2023年年度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179046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年度乡村振兴战略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年度乡村振兴战略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年度乡村振兴战略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年度乡村振兴战略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年度乡村振兴战略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年度乡村振兴战略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年度乡村振兴战略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年度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乡村振兴战略论文2篇第1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贫困治理路径研究提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乡村振兴实现的起点和前提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农村贫困治理的效率和质量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因此,我国农村贫困治理选择哪种路径,对于提高农村贫困治理效率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详细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贫困治理的内在契合,分析当前农村贫困治理现状,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方面提出有效

2、治理农村贫困的路径,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探索。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贫困治理; 路径 一、农村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契合党的十九大将精准脱贫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机遇,农村的贫困治理必须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一)农村贫困治理的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农村贫困现状得到很大的改善。目前,农村贫困治理必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农村产业结构; 着力实施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异地搬迁等,致力农村生态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着农村政治、文化的综合发展。这些贫困治理措施取得很

3、大成效,截至2023年底,我国农村6,000多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打下了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贫困治理提供指导。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想在推进工农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同步迈向现代化。构建良好的城乡关系,建设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也为农村贫困治理提供了指导和方向。(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贫困治理相融相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贫困治理取得决定性进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未来贫困治理将更加注重提升贫困治理的质量和效率,首次

4、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四个“优先”,印证了乡村振兴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贫困治理相辅相成,前者重在设计规划层面,后者重在具体施策层面,两者相融相促。二、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贫困治理现状第2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乡村振兴战略论文-从“三农”问题剖析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与20xx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要战略的提出,为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指明了方向,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长效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深刻剖析我国“

5、三农”问题的现状及成因,探索现代“三农”建设的可能路径至关重要。1“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1.1长期困扰的“三农”问题自21世纪伊始,我国经济便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阶段,这一现象不可避免的造成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工人与农民间的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渐呈扩大趋势。20xx年初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始终把重点放在“三农”问题上,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也体现出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地位。近几年,国家本着强农、富农、惠农的原则,不断制定并出台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粮食产量增收、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生活改善。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

6、表大会提出,应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生产之路,提高以工促农的有效机制,培育新时代农民,逐步缩小差距。党的十八大重点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现有面貌,保证农民在参与农村现代化进程时有充分的话语权、平等权及参与权。但迄今为止,我国的“三农”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它们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1.2“三农”问题需要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若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施农村振兴的战略,这关系到我们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系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一直以来,国家都将“三农”

7、问题提上议程,探讨解决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农村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致力于做到工业繁荣、宜居生态、文明农村、治理高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刻不容缓。2我国“三农”问题现状不容忽视20xx年,我国农业农民农村发展形势趋于利好,为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夯实了基础。总体来看,虽然近几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经极大提高、农村现代化面貌得到很大改观,但是“三农”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治理,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三农”矛盾始终存在,当前城市与乡村发展的步伐不一致、农村的不充分发展仍是制约我国乡村振兴的最大症结所在。农业生

8、产重数量轻质量,附加价值低,农业产业链不完整,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弃农土地越来越多,农村自我完善机制薄弱,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1农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农业问题的特殊性在于不单单属于经济范畴,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农业问题给予高度关注。第一,“农业边缘化”问题。在国民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比,农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作用相对较小,地位相对较低。产值增加值方面,农业产值增加速度远远不及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二,农民兼业化现象已成常态,土地未转让亦未打理,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搁置并“抛荒”。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离

9、开农村,到城市工作。许多农村青年甚至完全放弃了务农,农民兼业已成为大多数农民的选择。与第二和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的稳定性低,投入较大成本,收入相对较低且不定,农业特性使得许多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由土地粗放经营转为直接“抛荒”土地。第三,农业生产过度追求数量,任由土地贫瘠,造成极大环境破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一味追求产量,如今造成严重的土地破坏和环境污染。第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边远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业仍处于简单生产状态,存在很大的脆弱性,这导致了农民收入保障的不确定性,不仅落后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还造成农业产出低、效率慢、潜力小等问题。2.2农村问题当今,农村问题

10、已衍变成为经济发展滞后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突出问题,生态环境破坏无疑是当下农村问题中最为棘手的一环。第一,农村产业发展滞后。从农村的产业结构看,我国农村第一产业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效率不高,尤其是贫困地区,仍在使用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农村第二产业生产工艺落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更为滞后。总体而言,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尚未形成。第二,农村人口结构失衡。近年来“空心村”现象凸显,空巢老人和空巢儿童的问题已经翻了一番。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常住居民数量日益锐减。第三,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堪忧。城镇化带来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污染源不仅来自生活垃圾和工业生产排放,还有农民在农牧业生产中的农业

11、污染,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空气、水、土壤、人体健康以及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危害非常显着,这也有悖于绿色生产与可持续生产。2.3农民问题林毅夫认为,农民问题应成为“三农”问题的重点,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与农村农业携手并进。第一,农民打工难致富,贫富分化加剧。在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大潮面前,农村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呈现高风险和低收入的状态。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数量多,但与这一现状相反的是,农业增加值不仅低,且增加速度缓慢,多数农民通过从事工业与服务业来实现收入的提高,然而,一方面农民储蓄偏低,若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的发生仍会花掉农民大部分储蓄,甚至举债。因此,

12、农民打工是在其获得土地报酬之后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一定程度上会极大地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或提升,但是难以实现快速致富。第二,农民老龄化问题突出。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随着新世纪城市的加速发展、工业和产业的繁荣,仍有大量农村青壮年甚至农村中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城务工,仅仅将年长老人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当下的突出问题是仅剩“最后一辈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在这之后农村将会陷入无人务农、无人事农的窘境。这一问题正是当下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3“三农”问题成因剖析3.1国家发展战略选择所致从我国工业化发展历程中的战略选择来看,在政策优惠、优

13、先发展、资源分配等方面,工业和城市始终处于国家重点发展战略,长期忽视农村和农业,造成国民收入再分配不利于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局面,这正是“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源。1949年新中国建立初期,在国民经济整体低水平的背景下,城乡差距较小,城乡矛盾并不十分突出。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政府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将农业置于附属地位,以牺牲农民利益的方式为国家工业化发展积累资金、铺平道路。如1956年实施的“一化三改”、1980年提出的“翻两番”,当中均重点强调国家工业化目标的突出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逐渐意识到农业问题的严峻性,摒弃了以农养工的政策导向,实施“多予少取”等相关农业政策,但是工

14、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体制尚未完整、尚不全面,而土地廉价、征地建厂和农业资金流向城市等新问题又日益凸显。3.2农业和农村尚未融入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以新兴科技为基础,以技术含量、附加价值、绿色可持续、环境利好作为衡量指标。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耕作地块细碎、靠天吃饭、传统要素投入大,从事农业投资的风险大、收益率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足,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因此,经济社会发展应转方式、调结构,优化产业体系、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方面,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相应激励机制、引进农业技术人才、鼓励农业技术创新,优先发展绿色、高效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村方面,以“乡村振兴”

15、战略促进现代农村建设,打造农村新面貌。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十九大报告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等词的首次出现,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地位的高度重视、对农村未来的无限期许、对农民福祉的高度关心。4.1提高涉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在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必须培养并依靠具有现代思想观念、高文化素养、掌握过硬农业技术人员及新农民。将过去对农民的传统解读、农业的简单种作方式摒弃,提高农民与农村工作队伍的素质与能力,要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业的农村新人员。振兴乡村的核心关键在人,应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涉农人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发挥其攻坚功能。4.2把盘活农村资源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如今农村存在

16、大量闲置资源,如土地、房屋、农具等,而重中之重就是有效利用农村丰富的闲置资源,盘活农村资源。土地租赁、转让、承包等措施应进一步健全,保证农民务工的同时也能从相关土地政策中获利,同时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房屋租赁可使大量闲置房屋得到有效归置,如将闲置房屋用作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业;外出务工农民可将房屋租赁给公司,一举两得。当然,农村资源产权明晰是盘活闲置资源的前提,土地、房屋等产权问题仍需制定相应政策,作出应对之道。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培育的海水稻产量超500kg/667m2,最高产量达620.95kg/667m2。在20xx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为其“点赞”,属于重大科技创新的海水稻逐步走向成熟。因此,应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农村振兴、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