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复习线索.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790333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期中复习线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期中复习线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期中复习线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期中复习线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期中复习线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期中复习线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期中复习线索.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中英 鸦片战争(1840-1842):P4(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产品(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引导的虎门销烟,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3)性质:英国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4)经过: 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签订南京条约(5)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P5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大多在东南沿海。开放通商口岸最能体现根本目的是打开市场。 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必同英国商定(6)影响: 不利: 是中国的

2、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开端有利: 唤醒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军事)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影响: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趋势,引起积极作用。) 加速封建统治的灭亡 促进了通商口岸的经济发展(4)失败的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封建制度的落后。武器的落后、技术的落后 统治者的自大,站和不定。 将领的贪生怕死,无能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P8 (1)根本原因:与鸦片目的相同,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导火线(直接原因):换约受阻。 (2)

3、战争经过:1858年10月英法发动战争1860年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10月签订北京条约(奕与英法)使通商口岸开始由沿海深入内陆。(3)影响: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乘火打劫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签订不平等条约 p10 (5)中国人民的反抗: 1851太平军发动起义,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洋枪队。1862,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1876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站”的策略,收复新疆。 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P15 (1)根本原因:日本为实现蓄

4、谋已久的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野心。 直接原因:朝鲜民众起义 (2)经过: 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海战英勇抗敌1895点,日本攻占威海卫,李鸿章“避战保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4月,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主要内容P17 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赔款:2亿两白银 开放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设厂:日本。列强获得在华资本输出的权利,打击中国民族企业,资本大量输出(4)影响: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加深名族危机 战争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P21 (1)根本原

5、因:列强企图保护并扩大在华利益,全面控制清政府。直接原因: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列强在华利益 (2)战争经过:1900年八国联觉侵入,攻占天津随后再次攻占北京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对中国主权危害最严重的一个条约 经济:赔款4.5亿两 政治: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中国成为洋人的朝廷) 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军事:拆撤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道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进一步控制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总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6、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怒撞敌舰 义和团运动(一).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前(1839年6月2日6月26日) (1)人物: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2)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意义:向全国人民表明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名族尊严(二).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1)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或反帝反封建)运动。(2)人物: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对战洋枪队)(3

7、)内容:上海、青浦大战1862年进攻上海,在太仓地区展开激战1862,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三).左宗棠收复新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1)性质:统治者的反抗 (2)背景:阿古柏入侵新疆,沙俄侵占伊犁。(3)过程:1876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站”的策略,收复除伊犁外新疆广大地区1881签订条约收复伊犁 1884,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四).邓世昌(民族英雄)怒撞敌舰(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 (1)精神:英勇不屈,顽强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怕牺牲(2)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要亡国。紧跟世界潮流,改革开放,提升国力,重视军队建设(五).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

8、(1)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反帝反封建)运动。 (2) 背景:19世纪末,瓜分中国的狂潮引起中国人民的不满。 (3) 地点:兴起于山东 (4) 口号:扶清灭洋总结:两次农民运动体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承担着反帝反封建双重任务。线索三:中国人民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过程: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一).洋务运动P2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9世纪60-90年代) (1)性质:属于近代化的经济工业化。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3)人

9、物性质:地主阶级洋务派 (4)代表人物:奕、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 (5)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技术和练兵之法,建设近代化国防。(6)主张: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7)内容: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李鸿章:1865年在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 左宗棠:1866年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英国、法国组建新式陆海军(北洋舰队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民用工业:(求富)李鸿章:创办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湖北直补官居、汉阳铁厂 (8)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 (9)作用:消极:维护封建统治

10、,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国名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近代化进程。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得抵制作用,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人才。(10)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1872年,轮船招商总局在上海成立,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新民号)1880年,修筑唐山至胥各庄铁路,1881年竣工。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沟通了中国各重要城市间的联系 (1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名族资本主义),实业救国。(12)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904,主持北京至

11、张家口的铁路。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振奋了民族精神,为中国工程界赢得了荣誉。(二).维新变法P35(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1898年) (1)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属于政治民主化。 (2)目的: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3)人物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派(4)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5)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6)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7)主张: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8)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 发展:严复天演论 高潮:1898年,光绪帝颁

12、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 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21日) 结束:1898年9月,顽固派代表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谭嗣同等6人被杀 失败原因:变法触犯了势力强大的顽固派利益遭到其阻挠,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9)百日维新的内容: 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官员,人用维新人士 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 (11)作用: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革命。(三).辛亥革

13、命 P40 (1)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民主化。(2)人物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3)主要人物:孙中山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4)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民生:平均地权 民权:建立民国中国最先进的资产阶级纲领,领导革命的旗帜。(5)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6)经过:(1894年推翻了清政府统治)革命准备: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日本东京,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推进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领导武装起义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发动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所,11日完全占领武昌。 革命派武装起义的第一次胜利。史称辛亥革命,1911年为辛亥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临时政府南京(元年: X年1913+1=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结束: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北伐军阀的统治(7)影响:积极:推翻了清朝统治,推翻了两千多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