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学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785505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浮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浮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浮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浮力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浮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力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浮力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浮力的基础知识之后,继续学习有关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的知识。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第二部分了解浮力的应用。其中用到前面学习的力,二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等有关知识,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浮沉原理。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教学难点通过调节浮力

2、和重力的关系来得到或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初步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学生分析及设计意图:我任教的是一所普通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学生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年龄的因素,他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时我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并且刚在上一节课探究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经过 一些物理思维方法训练,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我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两点: 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视频,动画展示部分实验及分析过程,提供学习资源,点拨、辅助学生思考问题。 另一方面在课程设计中鼓励他们亲手操作,把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资源,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真正做到发现学生思维的

3、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要性说明本节课的特点是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的现象甚至是学生司空见惯的,所以不容易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实验易做,但根据实验分析时,实验的可视性差,若利用多媒体展示部分实验,可以将短暂的实验慢镜头播放,有利于分析的需要,同时,这种方式也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节课内容较多,有推理的物理规律,还有许多值得思考和记忆的常识性的内容,单纯利用课本上的文字,图片来学习显得有些枯燥,利用多媒体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拉近了科学和现实生活的距离,有利于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帮助学

4、生建立应用科学技术的意识。教师使用的课件有的来源于网络,有的是教师自主制作,这样能给学生树立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榜样,了解当代的多种学习方式。教学过程设计:问题导入,创设情境以提问导入,问:你知道现实生活中浮力有那些应用?让学生通过课下收集资料,课堂上的交流汇报结果,从而实现合作学习。(教师利用媒体的图片给予补充)实验质疑,猜想规律教师导语;这节课我们将利用已知道的浮力及力学知识来共同讨论发现这些应用中所蕴涵的科学道理。进行新课演示实验:木块,蜡块按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鸡蛋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橡皮泥,铁块投入装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质疑学生:从这三个现象中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讨论回

5、答:橡皮泥,铁块,鸡蛋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都沉入水底;木块,蜡块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都上浮直到漂浮在水面。教师补充评价学生的回答:很好,那同学们再大胆的猜想一下,如果物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会怎样?学生回答:不上浮也不下沉,停留(悬浮)在液体中物_液 上浮物_液 悬浮物_液 下沉(教师利用多媒体总结规律,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动画演示悬浮,学生平时不易见到的现象利用视频加深印象)媒体点拨,学生讨论,探寻规律继续置疑:上浮和下沉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那么就要考虑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同学们思考: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但是为什么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物体要下沉,有

6、的物体要悬浮呢?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学生回答:当F浮G物,则物体下沉当F浮G物,则物体上浮 当F浮=G物,则物体悬浮(教师利用动画展示浸在水里的物体受力,形象直观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总结说明物体的浮沉条件,代替板书,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印象深刻,完整):(利用视频重现橡皮泥,木块在水中现象,加深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认识,补充上浮的最终结果是漂浮)教师点拨,总结规律教师引导: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 v排G物=物g v 物根据: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物=V排,进一步推导物_液 上浮物_液 悬浮物_液 下沉推导过程不是重点,利用多媒体可以节约板书时间教师引导,媒体点拨,学生实验,运

7、用规律教师导语:刚才我们找到的物理规律是正确的,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善于观察,勇于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也许就会有伟大的发现。可见,物体的浮沉是由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想办法来改变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控制物体的浮沉,以达到很好地利用浮力的目的2浮力的应用提出问题:怎样让鸡蛋浮在水面上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会回答:加盐(大部分学生在初二物理序言课时尝试过这个实验,也有这样的生活常识,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实验,节省时间和实验物品.)教师引导:从浮力和重力的关系的角度思考,加盐的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加盐增大鸡蛋受到的浮力,重力不变,从而改变浮力和重力的关系,使浮力大于重力。教

8、师引导:在重力不变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方法增大浮力,从而使下沉的物体上浮,浮在水面上?学生实验:给定实验器材寻找答案:橡皮泥,水槽,进行分组实验,尝试如何让下沉的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你能解释原因吗?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上台展示,并且请学生加以说明(学生活动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培养学生动手和表达能力,学生能说出的道理,教师就不必多解释,肯定学生的想法,加以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借学生的 回答引出轮船和潜水艇的学习1,轮船(利用影片介绍轮船是如何利用浮力的,加深印象)(简单交代什么叫排水量,用一个简单的小练习理解排水量)小练习:如果一只轮船,它本身和装的货物总重

9、100 000 N,它受到的浮力多少牛?它排开的水重多少牛?它排开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吨?学生思考讨论:这只船轮船从河里到海里,船会上浮些还是下沉些?为什么?(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木棍漂浮在水中和盐水中演示实验,解决实验的可视性差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学生总结回答:在河里和海里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于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所以它排开海水体积小于它排开河水的体积,轮船要上浮一些教师导语:潜水艇和轮船不同,它能潜入水下航行2潜水艇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提示:想一想浮力还能改变吗?改变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还可以改变什么力?再参考课本回答。(

10、影片介绍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影片介绍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利用课本自学回答,这里教师不用多说,利用播放多媒体加深学生头脑中印象就可以了)教师导语:气球和飞艇和潜水艇相似,它潜入空气中飞行3气球和飞艇思考:(让学生看课文自学,教师利用播放多媒体给予补充,给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用充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的办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讨论:要使充了氢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办法?这个讨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小结,分享收获:谈谈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大家分享布置作业,体验收获:同学们互相协作通过查阅资料

11、,自制潜水艇模型,孔明灯等利用浮力工作的物体,交流制作心得,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浮力为人类服务。教学反思: 利用利用多媒体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全部依赖也会引起学生视觉疲劳,所以要留出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及自主活动的空间,使学生手,脑,嘴,眼都调动起来。在这节课里媒体相当于给学生提供的 学习资料,辅助学生思考,不能代替学生思考。由于省掉了板书时间,学生没有时间记笔记消化知识,所以在播放知识性内容时速度要控制得慢些,在课后发放讲义见(附加页)予以补充,在讲义中还可以补充一些学习材料,拓展学生知识面。教学资源视频文件来源于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参考视频资源及自主摄制

12、, flash(附加页)浮力的应用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是(1)物体下沉:F浮 液(2)物体上浮:F浮G物 或物液 静止时 物体漂浮:F浮=G物 (3)物体悬浮:F浮=G物 或物= 液二 浮力的应用1,轮船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更多的水,增大浮力而浮在水面上。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单位是吨。 2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3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氦、热空气)三 思维方法提示利用浮力的关键是调节重力和浮力的关系。(1)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浮(如浸没水中的潜水艇)。(2)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或

13、气体)的体积实现沉浮。(如轮船)。学习材料自制孔明灯()用薄纸剪成如图所示规格的纸片.将第一张纸片的一边与第二张的一边粘在一起,再将第三张,第四张.依次同样粘上去,直到拼成一个两端漏空,直径约60厘米的球状物.再剪一张圆形薄纸片,把上面圆空口糊住.待干后,把气球吹胀,找一条薄而窄的竹条,弯成与下面洞口一样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内交叉两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并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纸边上,糊成的气球不能漏气.()把酒精棉球点燃扎在铁丝中心,等气球内部的空气烧热后,气球就会由平地直升天空.如图所示.()这是由于气球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向外跑了一部分,使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气球(包括气球内

14、部热空气)的重量,这样气球就会上升自制潜水艇模型找一个装眼药水的小塑料瓶和一根铁钉,用胶布把它们缠在一起,在紧靠铁钉的塑料瓶侧壁上戳几个小孔,在瓶口接上橡胶管,这就做成了潜水艇模型。浮力的综合计算教学设计赤水市第八中学 祁麟【教学目标】1.能用称量法计算浮力,分析物体受力情况.2.能用压力差法计算浮力,并加深对浮力产生原因的理解.3.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并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4.会用平衡法(二力平衡)求浮力,并加深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教学重点】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平衡法求浮力.【教学难点】四种浮力计算方法的特点,解题时方法的选择和规范步骤.【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

15、课时【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专题概述】本专题所涉及的浮力的综合计算,是各地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主要与压力、压强以及力学的其他知识综合构成中考的力学计算题.【教学过程】1.浮力的计算(多媒体展示) (1)四种计算方法称量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公式法:F浮G排液gV排.(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在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使用) 平衡法: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2)计算题解题方法总结: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物体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