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备好一节课 (2).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78140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备好一节课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怎样备好一节课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怎样备好一节课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怎样备好一节课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怎样备好一节课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备好一节课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备好一节课 (2).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备好一节课 第一个问题:备课的含义 一、为什么要备课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 “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 教学工作也是这样,不备课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知识丰富,也学过教学法,但是,备课马虎,草率,敷衍了事,结果,教学效果不好;也有的教师虽然知识掌握得一般,教学经验也还不够,可是,备课却很认真,下了功夫,结果,教学效果很好,并且能够“一遍拆洗一遍新”,教一遍就有一遍提高,使自己教学不断臻于成熟。在这里,备课工作不但是弥补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方面不足的

2、手段,而且是教师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业务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孔子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认真备课。 二、备课的含义(一)备课的基本含义: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一般包括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设计过程、形成教案、及时反思几个方面。 备课有狭义的备课与广义的备课之分。狭义的备课是指针对当次课程的备课。广义的备课是指教师的自我装备,

3、自我成长和持续发展。(二)备课的新含义: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备课是知识的内化、具体化与课堂物化的预案。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备课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第二个问题:备课的内容1、研究课程标准。2、研究教材。3、研究学生。4、研究例题、习题,设计好检测手段与巩固强化内容。5、研究教学的教育素材。6、研究教法和学法的指导。7、制定教案。8、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第三个问题:备课的要求 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1. 备课程标准课前必须学习和掌握(

4、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分析等,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性质及教学的总体要求。 2.备教材 (1)备全册、备单元。实行全册教材通研和单元集体备课。教师要了解全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教学建议等,对全册教材形成完整的认识。在全册教材通研的基础上实施单元备课。单元集体备课要分析单元教学内容、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2)备课时教材。要认真研究没小节教材在全册及本单元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编写意图,把握教学的具体要求和重点难点。(作者 编者 读者 教者)(3)备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已经知道了什么,

5、包括已掌握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预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预设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4)备教法 把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重点考虑如何组织和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实施课堂教学。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怎样的教学情景、通过什么方式揭示学生要探究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应采用何种学习方式,运用什么教学手段等等。把对(课程标准)、教材及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转化为教学策略。第四个问题:备课的方法 把握课标、解读文本、了解学生、设计方法、形成教案、及时反思 一、把握课标 备课前必须钻研好课程标准,弄清课标对本学段、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准确定位教学

6、目标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年段特点、单元目标。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课标中规定的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因此山中访友的目标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是教材(文本 )特点。不同的教材、课文应该设置不同的目标。山中访友是写景的抒情散文,充分运用了一些表达手法,因此,依据本课的特点,可以设置目标:“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等。 三是学生特点。依据本班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 目标。在背诵方面

7、,可以要求学习优秀、记忆力好的学生背诵全文,记忆力不好的同学背诵几段。 四是课后思考题。 二、解读文本(一)进入四种角色 1.进入作者角色 进入作者角色要求我们细细研究这篇文章产生的过程。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写作背景)?写了什么内容?写给谁看的?文章的相关章节、语句有什么目的和关系?我们要善于分析文本的标题、重点句、中心句、议论句,要分析作者语言文字后面所隐藏的情感信息以及当时的心情。所以苏教版七下中的柳叶儿,作者不仅仅是在讲述自己难忘、苦涩、充满趣味的童年生活,具有在那个年代生活的一种普遍性,更是对现在的生活产生一种启迪。 2.进入编者角色 进入编者角色即揣摩编者的编写意图。揣摩编者的编

8、写意图至少要回答好以下一些问题:文本在本册教材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文本在本组课文中具有哪些代表性(共性与个性)?本组课文的主题思路是什么?与作文训练有什么联系?文本总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重点、难点及其课程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师在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时需要开阔的视野,高屋建瓴;需要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平分主次,取舍轻重;需要理解的精当与明确,有的放矢。 3.进入学生角色 即作为一名学生去读文本。了解学生学习已有的基础;找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兴奋点;分析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充分考虑儿童学习的困难,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 4.进入教师角色。 即带着教学的目标去

9、潜心会文,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去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去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深入领会文本思想,准确洞察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寄托的主旨;深入把握文本特征,即对文本的结构、语言、文脉了然于心;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即对重点、难点、疑点心中有数;深入揣摩编者意图,充分设想文本应着力发挥哪一方面的“例子功能”,以便使教学有的放矢。(二)解读方法 1.整体把握 一要将文章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阅读。所谓“整体把握”,首先是把文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要“整体入手”,让学生整体直觉地解读文本,涵咏沉潜于作品之中,凭借直觉,对文本整体作灵感式的体悟。在阅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茅檐低小,溪

10、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孤立地看词中每一句话,并没有独特之处,但整体联系起来看,这是一幅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场景图。这个普通的农家,他们也许是清贫的,却又是幸福和快乐的!老夫妻和和气气,孩子们尽自己所能进行劳动,心态是那么的平和;最小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童年美好的时光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看到这样安详的农家生活状态后心里所产生的愉悦之感。 2.找准切入点。 看到开国大典的课题,你会看到文本写的是一次典礼,是盛大的典礼,是为庆祝新中国的成立而举行的盛大的典礼。这是由课题产生的初步的解读。深读课文,你会看到

11、“大”字在文中的丰富内涵:文章写了“庆祝新中国诞生”这个“大事件”,写了“群众进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等“大场面”,还具体写了参加典礼的群众的“大热情”。文题中的这个“大”字,就是“情采合一”处!抓住“大”字,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可以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抓住“大”字,细读课文,可以弄清课文围绕“庆祝新中国诞生”写了哪几个场面;抓住“大”字,深入研读课文,品味描写主席行为和群众反应的语句,可以通过“典礼仪式”时的“一齐欢呼”、“一齐欢跃”、“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多次描写掌声的词句以及“阅兵式”及“群众游行”中的多处描写,充分感受开国大典喜庆、

12、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以及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扣词析句。 可以抓住细微描写处展开细读,可以抓住看似矛盾处展开细读,可以抓住特殊的语言形式展开细读。开国大典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反复两次出现,从中可以读出什么?“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这个整齐的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从“欢呼”与“欢跃”这

13、两个不同的词语中又读出了什么?作者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情感、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心境、心绪、心态的。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对这样的语言形式岂能放过?我们要仔细品味句子表达上的妙处,体会文中的情韵,从中开掘作品蕴藏的思想内涵,这种开掘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扎在语言的表达上。 4.多元解读。 多元可以共存。一位教师教学去年的树时认为,这篇课文主要是讲珍惜友谊和信守承诺的,但课文本身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诸如“环保观”(保护环境、爱护树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奉献观”(无私奉献的乐观态度、为光明和正义而牺牲是伟大的以及为朋友的光荣献身而感到骄傲等)、“爱情观”(文中写大树用“他”,写小鸟用“她”,作者

14、在向我们讲述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世事无常论”(课文讲的是世事多变,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生死轮回论”(生死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大树的“死”,是另一种人生的开始)教学时教师担心“多元解读”会影响“基本解读”,就决定扎扎实实地抓一两个训练点。所以,这节课就是一条单一的线索走到底只讲友情,不谈其它。 多元解读有时的确会影响对主导价值观的基本解读。面对众多的信息,教师要首先保证学生达到基本解读,然后考虑多元解读,要帮助学生过滤掉那些牵强附会的或错误的解读,例如十分牵强的所谓“爱情论”、“世事多变论”、“生死轮回论”以及关于环保意识的错误解读(我认为将文本主旨定位为“环保”是错误的,

15、有的树种下来就是供人们砍伐、当柴火或做桌椅板凳的)等。但是,在不违背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仍然是最重要的,这是阅读的灵魂。课文里的大树和小鸟是好朋友,它被砍伐下来,制成了火柴,小鸟再也见不到大树了,不免有些遗憾。但是,不见得就一定悲伤。课文最后写到:“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此时对小鸟的心情的理解和感悟是关键,“小鸟可能想些什么呢?”没有看到朋友只看到灯火,小鸟也许有些遗憾;再也看不到大树了,小鸟也许有些难过;也可能是对朋友实现人生价值感到快慰;也许有自己实践了诺言后的轻松;或者是见到了老朋友的欣慰以友谊和诚信为核心,可以放飞思维,天马行空。给了学生机会,就可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些多元解读,都说得通,又没有知识和价值观方面的错误,为什么不允许“多元共存”?为什么一定要“非此即彼”? 三、研究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而进行,在备课的具体工作中,备学生是核心环节。备学生的工作效果对于备课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