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学——语文教学的诗意的栖居.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1772959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感教学——语文教学的诗意的栖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感教学——语文教学的诗意的栖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感教学——语文教学的诗意的栖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感教学——语文教学的诗意的栖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感教学——语文教学的诗意的栖居.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感教学语文教学的诗意的栖居摘 要:语文的美感教育是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宗旨,特别在小学的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感受等审美意识。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是整个生命历程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将美感贯彻在教学之中,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关键词:审美教育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美感 情感 课堂 完美人格 语文美感教育,是以语文的内容与承载的价值为对象、以塑造人的全面发展的完美个性为最终目的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是以完善人自身素质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生命质量为目的,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人格为手段的审美意识的教育,是对语文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的体认、体验、

2、体悟的美感活动的过程。实施美感教育是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主体人格形成与潜能的发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根据语文自身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遵循美的规律与特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塑造能符合现实需要的具有审美个性的人,能积极满足社会的需要的四有新人。本文初步探讨如何有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美感教育,也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目的所在。一、具有内在美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富有创意,教学步骤应合理紧凑。由于语文审美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作用中,遵循“同化一顺应”的心理机制,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地向前发展的过程。从而要求教师把内化于自己审美心理结构的教学内容美及其形式美,通过教学过程

3、的基本阶段和各个环节外化、呈现出来,从而创造了新的美,并以此去唤起学生的审美经验,调动学生的审美兴趣。所以教学设计要能居高临下,提纲挈领,主次分明,始终保持教学思路的连贯性和明确性,使执教者成竹在胸,受教者一目了然,使教学设计体现一种内在的理性美。设计要能根据客观的实际进行安排,符合教学的规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实际、实用、实在。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总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陶冶。所以符合理趣美的语文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既要体现知识性和科学性,又要能体现情趣美和艺术美,在操作的过程中得心应手,教育者感到流畅一气呵成,被教育者理解透彻如醍醐灌顶。这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应达到同频共振,协调发展,体现出教

4、学设计的内在美。二、课堂导入的美感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很关键的是开头的设计,因为一般来说,一节课的布局是环环相克的,所以开头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精彩的设计的“圈套中”是很重要的。那么不要忘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小学生只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勤于观察和思考,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活整个智力活动。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我们一定要应用好兴趣这把钥匙,也就能够顺利的打开我们教育的成功之门。开头设计一般是要新颖,趣味性强,有很大的吸引力,很能够为小学生所喜欢,产生共鸣,

5、形成迫不及待的心理。例如在讲授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时,可以用多媒体把祖国的地图放映出来,先让学生去寻找大峡谷,培养学生的地理方位意识,然后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结合其独有的自然界的声响,由远及近的顺序把雅鲁藏布江远景近景特写一一点击出来,从而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情感的陶冶,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其情感得以升华,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接下来就顺理成章的进入正题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有效的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也是我们美感教学的关键所在。如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多方面多维度的给学生的感官冲击,可以最大限度的打开学生的接受阀限,提高学习效率,将文学作品中美

6、的形象、美的意境呈现在学生耳侧目前,于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中得到智力的开拓、心灵的净化、人格的构建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三、 课堂教学的美感一般来说良好的课堂气氛离不开教师的表演,如何当好表演者除了全身心的投入外,还必须要有充沛的情感,用激情营造美好的课堂教育心理环境。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之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并且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所以我们注重教师要善于把握和运用自己的情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激励人,用高尚的真情去感染孩子,激活孩子内心的情绪情感,使孩子始终处在浓郁的情感熏染和陶冶之中。

7、同时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要能准确揭示作品美的主题,指导学生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认真揣摩作品美的意境,深入体会作者美的情感。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由于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着主导和中介的作用,所以课堂的良好的氛围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融成一个整体,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从而才会拉近大家的距离,让学生全身心的放松,使受教育者获得自由,并不断趋向更高自由的美感教育。还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质疑,陶行知说:“一切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创新来自于“质疑”,是人们不迷信于学术权威和传统学术规则,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的过程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和潜在动力,在美感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得到创造性的

8、发展。其次是生动、激情的语言魅力。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与教育学生最直接的工具,生动激情和抑扬顿挫的语言,最能打动人的心灵。诗人白居易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用真心、真情换化成情真意切的语句来演绎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凭借生动、激情的语言魅力感化孩子的心灵,呼唤孩子的真情回应,孩子们“听语动容”“受言激情”“纳言暖心”!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的教学,应该用喜悦慷慨激昂的语调有节奏的朗读,以声传情品评,披文入情积极启发想象和联想,让学生主动体验、品味作品中浓郁的美感,让学生领略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之美,声调的美、韵律的美、结构的美,修辞的美。再次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

9、仪表美、行为美,穿着举止要合时宜,给学生的印象是春风满面豪情万丈,让优美的身体语言能给学生无形之中美的影响。教师的笑容是少不了的,给学生一张微笑的脸,让其沐浴在你的春风笑雨中茁壮成长。时候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将相和一文中需要让学生明白的是如何做人才是最关键的,无论是廉颇还是蔺相如或者赵王都有其闪光点,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明白我们需要做个什么样的人,将来怎么去做人,这样可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贯穿于教学之中,又可以让学生立身立行。最后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心灵的敏感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发育,“你能行!”“你真棒!

10、”“你真聪明!”这样的鼓励会滋润学生的心田。要善于让不同水平、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可门是待牵的羔羊,待哺的乳鸭,他们需要老师的呵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做到教育公平,才会受到每一个孩子的由衷的喜爱和尊敬,在平等活跃的气氛交流中让学生享受自由之美。总的来说教学过程也就是美感的实践过程,学生从已有的审美经验出发、感知、选择和整合有关信息,并将其内化到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去,使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量变。随着教育活动的展开和对美的认识的深入,学生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不能同化、容纳更高层次的审美信息,必须使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质变而重新进行建构,形成更为丰富的

11、美感。四、课外加强学生的美感教育实践课堂的教育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时间,让美感教学深入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给学生安排一定的具有美感的课外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以适当要求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学会帮助我们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然后让他们将自己的行动过程写出一篇文章,教师根据他们的“事迹”多加鼓励,让他们明白帮助别人的乐趣,因为我们的生活之中也需要他人的帮助。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适当开展课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感性的美感、道德教育。我们祖国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有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等,那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2、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古迹,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灿烂历史和悠久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组织学生唱健康歌曲、爱国歌曲,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那种纯真的快乐。组织学生查找课外的学习资料,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小发现、小创造活动,让学生在开动脑筋的同时,培养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有效的延伸美感教育。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审美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以及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方法,更要教会学生做人。我们很有必要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观,成为人格健全的人。需要培养和

13、发展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独立探究、主动创新的精神,同时美感教育可以使人胸襟宽广、眼界开阔、精神和谐、人格健全,从而成为一个充满勃勃生机、明事理、有作为的人。从根本上讲,美感教育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来培养,而不是作为被动的客体来塑造。通过美感教育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才能,以最大限度开发他们的身心为己任,增强主体意识,发展主体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体。 参考资料:曹明海 语文教育智慧论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1版陆勇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西江教育论丛 2007年第2期 胡家祥 审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版范丹红美感教育的人性关爱管窥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7月 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版潘纪平 柯华桥语文审美教育原理略论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