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770940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父亲母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父亲母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父亲母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父亲母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父亲母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父亲母亲》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成长根据地第一课 我的父亲母亲主备人:王启成 参与人:曹秀丽 备课时间:2015年9月3日使用班级:八年级教学内容课题名称我的父亲母亲学科思想品德总课时数4单元章节名称第一单元 成长根据地页码P1-P12执教者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年级八册次上册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家是港湾,家是天堂。父母亲是家的主要成员,他们在家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子女关爱有加,但他们的爱却很容易被子女忽视,甚至被子女误解,引发冲突。本课旨在让学生重新体会父母的爱,重新认识、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感受父母的爱,理解、体贴父母的言行,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2、 2、过程与方法:采用阅读、感悟、交流、合作、反思的教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和为自己付出的辛劳,理解体谅父母的言行,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和长辈,从而使自己的心与父母的心贴得更近,更好地爱父母及其他家人,主动承担家庭责任。教学重点1、“他们(父母)这样做的原因”。2、孝敬父母,为家分忧,落实具体行动。教学难点1、能理解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爱子女的方式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他们的爱是永恒的。2、要让学生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在家中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又是一个难点。教学方法以场景再现作依托,设计情景式教学;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3、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1、让学生搜集表现亲情的感人文章或自己以前写的以父母为内容的作文。2、回忆父母对自己爱的细节。3、相关歌曲磁带、录音机的准备。教学流程第 1 课时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教学内容课题名称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学科思想品德总课时数1单元章节名称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页码P1-P6执教者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年级八册次上册教学分析教材分析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是人民版教材思想品德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框题主要是让学生领悟到不论是轰轰烈烈的、牺牲自己生命的爱,还是如涓涓细流的日常生活中的爱,都是父母对我们爱的方式。本框题是第一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4、。它对今后学生生活圈的扩展教学来说,是一块奠基石。教材编写的意图主要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体会父母的爱心与付出,进而孝敬父母和长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感受父母的爱和其他亲人的爱。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案例、感悟父母的爱、交流父母的爱、反思父母的爱等教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从日常点滴的小事中,感受父母的爱和其他亲人的爱,从而使自己的心与父母的心贴得更近。教学重点理解、认可父母对子女爱的方式;落实具体行动,回报父母的爱教学难点要让家庭“小皇帝”、“小公主”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体会并接受父母爱的方式,一时心理难以承受。教学方法采用设问法、事例说

5、明法、讲授法、归纳法、启发式教学等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1、让学生搜集表现亲情的感人文章或自己以前写的以父母为内容的作文。2、歌曲常回家看看磁带、录音机的准备。3、抛出话题让学生在家和父母讨论。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导入提问:母亲节、父亲节的具体日期,是否给父母过过此节日。 回答:母亲节、父亲节的日期,并让曾经为父母过节的同学谈一谈他们及父母当时的感受。了解学生对这两个节日的了解情况和他们为父母亲做了哪些事情。切入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讲授“真爱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抱紧啊,千万不能松手和交流难忘的“表现亲情之爱的场面”;引导学生谈谈发生在自己身

6、上的表现亲情之爱的动人场面。指名朗读抱紧啊,千万不能松手让学生写出母亲最后一眼所包含的话语并用真情朗诵。学生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表现亲情之爱的动人场面。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讲读“涟漪片片”讲述:父母对子女的爱可能是轰轰烈烈的,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布置问题(P5右上)。阅读拐弯处的回头。举自己的例子。体会父母的爱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教育学生能理解父母。小活动“旧作重读”课前布置让学生收集,查看以前有关写父母的文章。点评文章。阅读旧作。在旧作重读的基础上再写一篇新作。旧作重读让学生产生新感受爱我们的不仅是父母设问:你的家庭构成?其他家人对你怎么样?指名回答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加快其

7、他亲人对自己爱的细节。课堂小结、朗诵会组织一场“亲情朗诵会”。通过学习本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理解、体谅父母的言行,从而一定使自己的心与父母的心贴得更近。在班会课上举办一场“亲情朗诵会”。 知识和情感交融与“旧作重读”相呼应,意在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在学生大脑中构架起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结构。板书设计一、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1、真爱阅读感人之至2、涟漪片片细微之处见真情 3、旧作重读爱我们的不只是父母。课后反思:第一,首先要向教材学习。教材是新教材,教材有很多的东西以前都没有接触过,教材上的好多例子也很生动形象,和学生生活接合的非常密切。教材上导入语,语言非常优美流畅,要比自己设计的好的多。

8、教材上安排的活动,环环相扣,更有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教材上的过渡也非常地自然,教材上的结束语也非常贴切。要学习,首先要向教材学习,学习和记忆教材上的语句。假期中就曾经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天记点东西。不管怎么样,第一轮教人民版,一定要熟悉教材,熟练教材,教材是我第一要学习的资料。第二,要向学生学习。教材上有很活动,也有一些思考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昨天上课之后,学生的回答时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这些问题,让我豁然开朗,所以学生回答时,我就记录下来。我在想,集思广益的学生的回答,就是标准答案,这个答案就不要从网第三,布置课本上活动的作业。原来布置的作业全是从应试的角度来考虑的,布置作业本上的作

9、业,就是一些考试的题目或要背诵的题目。即使一开始导读没有来,布置作业本上的作业,也是导读一来就不再布置了。这一次我的想法,从教研的角度,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做一下课本的活动题,虽然没有答案,一直做到课本讲课结束。导读和作业本两条线并重。第四,讲课要规范。说实话,以前讲课有些随意,语言不太规范,时间安排不紧凑,主题不太鲜明。但是昨天的讲课,我觉得规范了很多,少了很多费话,学生也好像规矩了很多。昨天上课时的一个感受就是,即使课本上的规范的语言背不下来,自己也不能随意的说,最好的方法是忘了就照着课本上读下来,这样几个班下来,自己也就不背而熟练于胸了。第五,讲课的过程也是自己提高的过程。很多不明白的,在讲

10、课的过程中一下子也明白了很多,比如我在备课的时候,始终不明白这一节的框题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是什么意思,然后在讲第一遍的过程中,我突然明白了,这里的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的“收到”的意思是:我们理解父母的爱了吗,我们知道父母的爱了吗,我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了吗。当理解了这一框题的意思,我也就茅塞顿开。这刚好和课本上P5上边的结束语相吻合。“内心激起涟漪,说明父母的爱我们接收到了。”再比如:在提问和讲解为什么许多年后这位7岁小女孩才会真正明白母亲最后一眼里所蕴涵的全部深意时,使我想起了一首儿歌爱我你就抱抱我中的歌词“我不明白爱是什么?”,同时也让我想起一篇文章妈妈爱吃鱼头。第六,教材上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取舍。这一框题,我的安排有两个:第一,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接收到父母的爱,让多名学生思考回答“生活中哪些细微之处流淌出父母对自己的爱?”以烘托主题。第二,主要和学生共同学习了前两个内容,而课本上最后的两个活动,留作班会用,比如歌颂父母之爱的诗文朗诵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