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766008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20100831).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莲都区林业局2010年10月莲都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围绕省、市林业部门的工作要求和莲都区十二五规划内容,结合我区林业工作实际,现制订我区“十二五”林业专项规划。第一章 “十一五”林业成效回顾“十一五”期间,莲都林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区党委政府的总体思路,明确“建设生态林业、发展富民林业、倡导人文林业、走在全市前列”之目标,有效地推进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一)营造林工作成绩喜人。“十一五”期间,全区完成迹地更新造林4.57万亩,林木抚育4.53万亩,新建生物防火林带320.7公里

2、,实施阔叶林发展工程1.17万亩。新建义务植树点21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6%。(二)公益林管理扎实开展。“十一五”期间,新增省级重点公益林49.4万亩。由此,莲都区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面积达到102.8万亩。截至2009年,共发放补偿资金2744.61万元,惠及农户1.4万户。2008年,莲都区被浙江省林业厅命名为“浙江省公益林建设示范县”。(三)村庄绿化进一步提升。通过实施百村绿化工程,提升了村庄绿化水平,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增强了生态文明意识。“十一五”期间,全区已有16个乡镇(街道)158个村完成了村庄绿化,建成绿化示范村73个,其中,省级绿化示范村16个。二、兴林富民卓有成效(一)兴林

3、富民成效突出。“十一五”期间,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已培训林农284次1.34万人次,建成兴林富民示范乡镇4个、科技示范基地7个、示范村11个。实施毛竹和油茶低产林改造5.67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5.35万亩。建立森林食品基地8个3.79万亩。培育龙头企业5家、林业产业合作社19家、示范性合作社7家,创建森林食品品牌3个。(二)科技兴林硕果累累。“十一五”期间共完成毛竹高效经营技术推广等11个课题,发表科技论文80多篇。引进推广无公害笋竹两用林新技术5项2000多亩;引进油茶、香榧等新品种49个,建立良种基地150亩。三、林政管理全面加强(一)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区活立木总

4、蓄积达335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林业用地面积182.1万亩,同比增1.6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0%。(二)采伐限额和林地征占用制度较好执行。2006年实现了网上审批发证、2007年推行了采伐公示制度。“十一五”期间共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6000多份、木材运输证2.05万份,审核审批林地征占用项目41个105.29公顷。均未突破省政府下达的各项限额指标。(三)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保护得以加强。全社会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意识明确提高,野生动物驯、繁和经营利用秩序井然,乱捕滥猎现象明显减少。“十一五”期间,全区抢救性保护了200多处古树名木,开展了猎捕成灾野猪行动4次。大山峰、葑洋湖和瓯江碧湖段(九

5、龙湿地公园)等三处湿地分别被列入浙江省重点湿地名录、国家级保护名录,总面积158公顷,且瓯江九龙国家级湿地公园已进入实质性开发保护建设阶段。(四)林业行政执法强力推进。推进了“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教活动。规范和强化了林业行政执法内部监管,林业执法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十一五”期间共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60多次、执法讲评会4次、法制培训班8个。先后组织了“清火一号”暨侦破森林火灾大会战行动等活动18次,侦破刑事案件19起,查处行政案件1496起,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四、森林消防成绩斐然通过创新森林管护模式,实现了森林管护和防火巡查两支力量的合二为一,达到了森林

6、管护全覆盖的目标。有效落实森林消防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森林消防宣传,普及森林消防知识,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森林消防队伍实战演练,提高实战和应急能力,做到“山有人看、林有人护、火有人管,责有人担”。“十一五”期,我区森林消防各项指标均未突破省市考核指标,也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发生。2009年度获丽水市森林消防工作考核一等奖。五、林改工作实现突破“十一五”期,组建了“莲都区林权管理中心”,并配套成立了森林资源评估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推行了“林农信用保证为主,森林资源资产为辅”的贷款新模式。全区已建“三山”清册7.57万份,签订责任山承包合同3.05万份,发放林权证4.97万本,建

7、立林改档案6845册。发生山林权属纠纷196起,调处191起,调处率达97.44%。实现森林资源流转5300多起、总成交金额3464.2万元,完成了167万亩森林资源火灾投保。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共评定37951个信用户,授信额度13亿元。建立林权信息管理系统,深化和完善贷款制度,优化运作环境,形成了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与林农增收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截止 2010年底,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9亿元,其中2010年新增林权抵押贷款2.3亿元。莲都区政府被浙江省委评为2006年山林延包工作先进集体。莲都区林业局被丽水市人民政府评为2009年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集体三等奖。六、森防森检取得实效“十一

8、五”期间,我区未发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性事件,健全森防检疫机构、完善测报网络、组建专业防治队伍、监测预警、减灾防灾能力显著提高。调查监测松材线虫病等疫情400多万亩次,签发检疫证书1.32万份,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100、测报准确率85.5、产地检疫率94.9。销毁疫区流入的松木包装箱和电缆盘21只。营造健康示范林4477亩。2009年,被丽水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评为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先进单位。森防森检工作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第二章莲都区情一、自然环境。莲都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常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

9、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现为丽水市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浙西南的交通枢纽,金丽温高速公路、龙丽和丽龙高速公路,330国道、49省道、省道丽浦线和丽龙线、金温铁路纵贯全区连接各地。二、地型地貌:莲都区地处浙江第二大河瓯江中游,东与青田县毗邻,南与云和县及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西与松阳县相连,西北与武义县交界,东北与缙云县连接,介于北纬28062844和东径1193212008之间,境处括苍山、洞宫山、仙霞岭3山脉之间。全区土地总面积150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28.52%,丘陵占45.18%,平原占26.30%。三、森林资源: 2009年,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82.1万亩,

10、林木总蓄积量33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0%,林木资源特点以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树为主。四、生物资源:境内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木本植物有93科278属655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1科12种,其中属于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的有:伯乐树(钟萼木)、香果树、银杏、鹅掌揪、华东黄杉、长叶榧等6种。动物种类较多,其中:脊椎动物有5纲37目76科400多种。哺乳纲动物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黑麂;属国家二类保护的有穿山甲、大灵猫、水獭、猕猴、鬣羚等。爬行纲动物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为鼋。两栖纲动物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大鲵。五、社会发展: 2010年,全区实现总产值168.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

11、12.2%;第一产业12.31亿元,增3.5 %;第二产业72.64亿元,增14.6%;第三产业83.93亿元,增11.4%。财政总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18.0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4亿元,增长24.2%。农民人均纯收入8032元,同比增14%。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编制期限和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以生态建设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莲都为核心,以维护森林植被生态安全体系为基础,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动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

12、生态效益优先、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广泛参与,谁开发、谁管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与农民脱贫致富、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兼顾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利益。-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的原则,注重林权改革和和林场改制,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坚持依靠科技兴林、依法治林和市场引导的原则,实现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相统一。三、编制期限:20112015年。四、奋斗目标通过管好现有林、扩大新造林、优化林结构的途径,进一步增加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森林碳汇储量,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到2015年,森林面积要保持18

13、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稳定在80%左右,森林蓄积量增长到380万立方米,达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五、“十二五”期间主要指标:1.林产业发展指标:花卉苗木0.6万亩,速生丰产林1万亩。新建和改造笋竹两用林2万亩,改造和新造油茶5万亩,其中新造1万亩,低改4万亩;建设油茶示范园区1个2000亩;新建香榧1万亩。2.林产品发展指标:商品木材15 万立方米,苗木花卉120万株,野生动物驯养繁殖5000头(只)。3.森林旅游发展指标:新建森林公园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总面积2.13 万亩,年接待游客72万人次。4.林业科技

14、服务指标:进一步发展林业科研推广、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资源调查等事业,提高林业科技队伍素质;逐步完善林业工程监理、林业项目咨询评估、林业资金监管、林业项目规划设计等中介服务内容。第四章总体布局思路和重点建设领域按照“结合项目建基地、依托基地兴产业”思路,来布局“十二五”期间的林产品基地,发展干果、森林药材、森林食品、竹木生产及加工、苗木花卉、野生动物驯繁养、森林旅游等产业。一、总体布局思路围绕“十二五”规划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大战略环境绿化,以城市景观林、村镇绿化提升、绿色通道建设、“三沿”(沿景、沿江、沿路)绿化为重点来布局营林绿化项目,实现重点区域全面绿化,在此基础上,实现由“量”到“

15、质”的提升,提高绿化档次和水平。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市场导向,加快推进林业结构调整,有计划地建设好经济林、花卉苗木基地,适地发展用材林、碳汇林,提高林业经济效益。要保护好林木、野生动植物资源,稳妥地发展森林公园和游憩性森林。完善林业“五网”(科技信息网、护林防火网、病虫防治网、林产品产销网、林业应急网)建设,为林业科学、安全、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二、重点建设领域(一)体系建设1、公益林建设。公益林面积达到103万亩。运用林业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切实管住、管严公益林,并通过造、封、抚、引等措施,逐步建成多层林、混交林、复层林相结合的公益林体系,提高公益林的森林质量,实现了由砍树、

16、卖树到养树、看树的转变。建立公益林体系档案,增强森林质量、林地保存、林地管护、生态旅游、碳汇储存等功能。2、城市景观林及景区周边的绿化。“十二五”期间,根据市委政府对林业工作的要求,将城市景观林建设作为重点来落实,基本达到在城市视野范围内普遍进行绿化美化。要加强对东西岩、古堰画乡、九龙湿地公园等景区周边的绿化。在保护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基础上,以提升绿化档次为主,根据景区特点和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景区内密植各类观赏树种或种植时令花卉,形成集绿化、美化、防护、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绿化体系。3、村镇绿化提升。村镇绿化要以乡镇政府驻地为轴心,向四周辐射,以村庄道路和公共活动场所绿化为重点,向村镇内部延伸,重点搞好村镇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提升村镇的对外形象。4、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