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9古诗两首.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759348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9古诗两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上9古诗两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上9古诗两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上9古诗两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上9古诗两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上9古诗两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9古诗两首.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横山县第三小学学导案课 题9 古诗两首主备教师梁冬梅日期2013、9、16教材简析 古诗两首分别是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心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作者背井离乡在重阳节对故乡对亲人的真挚思念。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习重点1、 识字、写字。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难点理解古诗含义,体会诗人的感情。课程资源多媒体课时安排2学 导 过 程环节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 夜书

2、所见名言诵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学习行为习惯: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一、上课辅助环节1、导入:古诗是我国悠久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许多同学在幼儿园就会背诵唐诗三百首中的很多诗,最近你们还背诵了哪些古诗呢?背给大家听听。2刚才同学们背诵许多诗人的作品。在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板书课题,理解课题。3大家说说怎样来学习古诗、(1)了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2) 理解古诗中字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意。(3)体会作者的感情。4、学习目标:1、认识“促”并书写它和“深”,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学1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2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4 交流:后鼻韵母:声、江、上、风、情、灯、明 翘舌音:声、知、儿、织、深2、划分节奏理解生词。萧萧:风声。 挑:捉。 促织:蟋蟀和蛐蛐。 动客情:引发客人的心思。三、研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4人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3、指名描述画面。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孤独、寂寞、可怜、思念

4、亲人)四、展1、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图文结合,熟读成诵4、练习背诵,指名背诵。五、练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促”。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作业: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第二课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名言诵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学习行为习惯: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一|上课辅助环节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2导入: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板书课题:理解“忆”。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交流课前的了解。3、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书写9个生字,朗读、背诵

5、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学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自学基本步骤:a、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b、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c、交流:读读、说说、问问。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划分节奏。三、研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重点指导“异乡”、“异客”的意思1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3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 4再次有感情朗读。四、展1自由朗读。2同桌互读。3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文字用得特别好?4指名背诵。五、练1出示生字:忆、异、逢、佳、倍、遥、遍、插,组词朗读。2说说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3练写生字,或互相评点或大堂展评。作业: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复 备设计特色作业作业反馈课后反思资料资料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