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表由来.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174861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老表由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西老表由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西老表由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西老表由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老表由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老表由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老表由来“鄱阳湖的草,江西人的宝”“崇明人猜天,江西人识宝”“江西会馆的银子,贵州会馆的顶子,宝庆会馆的拳子” 然而现在江西人的形象是什么?我认为有一个词比较简洁地作了说明“老表”。尽管这个词在我们原产地没有任何的贬义,而只是一种称呼的通俗表达,但在改革开放之后,省外人把江西人称之为“老表”,却传达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淳朴、善良、热情、落后、贫穷、封闭,在不同人的眼神和话语语境中似乎有不同的内涵。“老表”一词所代表的似乎更接近“文学艺术”中的形象。是的,清末以来,随着中华帝国的殒落,江西不再展露唐宋时期的人才辈出、文化昌盛、经济繁荣之景象。王勃的“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似乎也成了滕王阁的历史遗

2、迹。但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即使明与前清时期,江西人也依然牛气十足。江西商人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省区,湖、广、川、滇一些地方甚至“无江(西)不成市。”“一个包袱一把伞,跑到湖南当老板”,成为民间为流传的谚语。山西帮、徽帮、江西帮,在中国封建时代后期成为在全国颇具影响的三大商人集团。江南之西道的江西人比之同时期的闽、粤人不知有多少倍的美誉度。毕竟这块土地上孕育了欧阳修、王安石、朱熹、文天祥、汤显祖、宋应星、雷发达、朱耷等等国字号的文化名人。 几千年来,勤劳、好学、聪慧的江西人民在农耕经济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灿烂的精神文化。南丰蜜桔是著名的贡桔,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作为经济交往和贡品,突破了

3、纯资源物质形态,创造了独特的蜜桔文化。广昌白莲始种于唐高宗仪风年间,南宋绍定元年就有“莲乡”之美称。文化底蕴的的深厚也使得江西人具备了吃苦耐劳、敦厚务实的特质。江西历史上,文学、艺术、史学、科技大师辈出,临川还被喻为“才子之乡、文献之邦”,撑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 古代的江西经济是中国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很多地方都是农桑富庶之地,这种“鱼米之乡”的无忧生活使江西人没有一种很强的自主经商意识,也造就了今日江西人勤奋务实、缺少冲击力、与世无争的中庸心态。 纵观中华民族文化史,对今天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定型产生主要影响的,是宋明以后在中国哲学占主导地位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南禅佛

4、学与老庄道学。而理学发源于江西,定型于江西,中国儒家思想的哲学化、体系化,在江西这块土地上最后完成。禅宗的中国化,最后也是在江西得以完成。同时,江西是道教的主要发源地与传播地,至今仍为道教的活动中心之一。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江西人的性格也带有浓厚的兼容并蓄色彩。 江西的地理与人文也影响到了江西人的性格。从区域色彩看,江西属于“吴头楚尾”,加上是内陆城市,江西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拥有封闭、保守、自满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而江西人当中,其先民很多也是因逃避战乱,为寻求安宁的环境才南迁而至,渴望和平、安居乐业的心态影响到后裔中。而长期熏陶的封建儒家忠诚思想及道家的无为理念,使安于现状、忠诚守信的烙印很深。

5、事实是江西近现代落后了,江西人慢慢就只剩下“老表”了。作为江西人,我想都不希望看到一个地域文化、经济和商业文明的逐渐消弱,江西人从来不缺智慧,能吃苦,有商业头脑,江西人需要在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展翅飞翔,我想这些分析更有利于江西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的目标。附:“老表”来源于朱元璋时期 元末(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封建统治者为削弱各族人民的反抗,维护其元朝特权,顽固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而这种暴政的产物,却是反元斗争的各种起义。农民起义首领朱元璋,为了争夺天下,与占据汉口号称汉王的号一位起义军首领陈友谅,在江西鄱阳湖大战了18年。陈友谅出身渔民,兄弟众多,兵将骁勇,武艺高强,水上善战。据余干县志记

6、载:公元1363年,陈友谅出动巨舰数十艘,水兵60万进围洪都(今南昌),在这次战斗中,陈军骁将张定边把朱元璋几乎打得全军覆没。朱元璋带着残兵败将,慌不择路,钻进港汉逃命。 浩瀚鄱阳湖八百里,天连水,水连天,朱元璋走投无路,仰天长叹曰:落此地步,岂非天绝我也!一连数天,他们挨饿受冻,沐雨栉风盲目地漂流着,退避着,终于靠近一块半岛陆地。经打听,此处名叫康郎山,属余干县地。村民们发现湖上漂来几条船,上前盘问,原来他们就是打过“扫除群寇,解除人民痛苦;实行仁义,不要贪图财货”旗子的朱元璋大军。大伙把他们救上岸来,安顿他们治疗养病,各家各户送来了粮食、猪肉、蔬菜,像亲人一样关照他们。朱元璋身中数箭,伤势

7、很重,村民们把他藏在一个山洞中,请来郎中,每天给他抽箭治毒、敷药喂饭,使朱元璋很受感动。朱元璋问他们姓什么,村民们说,我们全村都姓陈。朱元璋高兴极了,我凤阳老家的娘舅也姓陈,说不定五百年前你们还是一家呢。如此说来,我和你们还是姑表兄弟喽!自此以后双方都亲切地称呼对方为“老表”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和乡亲们的照料,朱元璋得以康复。他以此为据点,收容旧部,招兵买马,屯垦湖田洲地,帮助村民发展生产,增加部队给养。两年多之后,朱元璋重整军威,20万水师在康郎山列阵而呼,在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下,朱元璋把大批渔船扎上芦苇草人,内藏燃油火药,乘东风火攻陈营,一场历时35天的水上大战,陈友谅被流矢射中头颅毙命,

8、这一仗为朱元璋转变局势,既而统一全国,建立明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元璋对康郎山人的支持与帮助感激涕零,离村时,他向父老乡亲表示说:我朱元璋如果得了天下,你们有什么事只管来找我,只要说一声是江西来的老表就行,我一定要报答你们的恩情。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即位,万人簇拥,三呼万岁,登上了明朝开国皇帝的宝座。越数年,恰逢江西水旱接踵,灾害不断,老百姓挣扎在饥寒交迫之中。地方衙门贪官还要向老百姓征收田赋捐税,敛收财货,老百姓苦不堪言。此时,有人忽然想起了当今皇上朱元璋离村时说过的话,也许他真能开开天恩,于是,村里选了三个有胆有识的人去找他。三个村民水陆并进,日夜兼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

9、到了南京。乡下人进京,哪知皇宫大院的森严,左求情,右磕头,送礼塞腰包也总是见不到皇帝。他们出于无奈,只得冒死来到皇宫前打钟撞鼓。钟鼓惊动了皇帝,他问道:“何人大胆惊驾?”太监唯唯回报:“三个江西来的百姓,说是圣上的老表,口口声声要求见驾。”朱元璋一听,忽然想起当年康郎山落魄的情景,大手一杨:快天中门,大礼相迎。朱元璋御驾接见江西来的“老表”,问明缘由,好言相慰,好酒相待,当即下旨,拔出大批银钱粮草赈济江西灾民,康郎山则永远免交粮赋税收,传谕各州、府、县。从此,“江西老表”就在全国各地传开了。故事:老表的热情出了名驰名中外的陈毅元帅,当初在赣粤边区坚持游击战争时,同样与赣南老表生死相依、休戚与共

10、,结下了没齿难忘的深情厚谊。全国胜利后,陈毅当上了元帅、副总理,当年和他在赣粤山区风餐野露、同床共眠的游击队员朱赞珍进京拜访陈老总。电话打进去工作人员不明来者身份不予通报。朱赞珍的犟脾气来了,怒发冲冠地大喊:“岂有此理!就说我是信丰的朱老表!”陈毅一听,赶紧吩咐秘书派专车迎接。两人相见,朱赞珍热泪盈眶,抬手捶陈毅一拳,亲昵道:“崽古头(意指带兵的人),我还以为你忘了我们作田老表呢!”陈毅抱着他的肩膀说:“哪里哪里,苟富贵,毋相忘。老表同志哥,你瞧我陈毅是那号角色吗?赣南老表与我陈毅情同手足,恩胜父母,我岂敢忘怀!”60年代初,时任江西省委副书记的刘俊秀进京汇报工作,周总理向毛主席介绍道:“这位

11、就是江西老表刘俊秀。”毛泽东呵呵笑道:“稀客稀客!呵,江西老表出了名哩。”江西人喜欢自诩“老表”,外乡人也以“老表”表达他们对江西人的亲热和欢迎。也正因此,江西人对表亲自然而然地怀着一种潜意识的眷恋情感,尤其表现在对舅舅的尊重程度上,更是外地人无法比拟的。其实,早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制及父系氏族制早期,因性关系混乱,舅舅与外甥间便存在一种理所当然的权利和义务。舅舅作为甥儿甥女最亲的男性长辈,与姊妹一起承担抚养教育下一代的职责,年老后由甥儿甥女供养,职位(酋长,祭师等)和个人财产也由甥儿甥女继承。很多地方至今仍有“天上的雷公,地下的舅公”的说法,这是一种母系氏族制的残留,但在江西却有许多仪式把这一

12、“尊舅”传统保存了下来。就拿赣州的结婚仪式来看,外甥结婚,舅舅是上宾。在举行婚礼的这一天,还要由舅舅在厅堂的显眼处挂上一块木匾(现多用玻璃镜代替),上书外甥的名号以及吉祥词语,在挂的时候,舅舅口中还需不停地念吉祥祝词,这一仪式称为挂号牌。还有,客家人嫁女儿,都有送嫁的习俗。在送嫁的人中,最重要的是送嫁舅,也就是新娘的弟弟(一般是最小的弟弟),这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如果没有亲弟弟,就要请与自己最亲的堂弟去。送嫁舅的任务是给姐姐拿钱袋子(过去是抱钱箱子)。新娘在出嫁前要向父母及亲戚朋友哭嫁,哭嫁所得的钱就放在这个钱袋子里。按照客家人的规定,新娘出嫁时身上是不允许带着娘家的钱出门的,于是只能让送嫁的弟

13、弟拿着钱袋子。送嫁舅是嘉宾中的嘉宾,贵客中的贵客。新郎要对他特别敬重和热情周到地服侍,不敢有任何的怠慢。送嫁舅不会同时和姐姐进男方家的门,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后,新郎家要吹吹打打去门外迎接送嫁舅,同时还要给送嫁舅一个大红包。有的送嫁舅比较调皮或是想多捞几个红包,总要在外面磨磨蹭蹭捱上很长一段时间。送嫁舅进门后,新郎家要立即端上一碗满碗给他吃。此外,新郎要想拿到钱袋子,又要包上几个红包。开席的时候,男方家要进行安席的礼节,毫无疑问,送嫁舅不论年龄大小,是要坐上席的。安席也要吹吹打打,放鞭炮,有的送嫁舅在这时会躲藏起来,新郎左找右找找到后,又要包红包他才会入席。闹洞房的时候,送嫁舅一般会陪伴在姐姐的身旁。等夜深人静闹洞房的人散去后,有的送嫁舅特别是年幼的送嫁舅会赖在那里,不肯离开,说要同姐姐睡。这时新郎又要费一番心思,采取软硬兼施,用红包引诱等办法,把送嫁舅哄走。此时,不管新郎和男方家人的性子多么急,脾气多么躁,都会忍耐着。充分表现出江西人在对待舅方的态度上丝毫不敢含糊。而且,每逢摆酒席,每张八仙桌上,只要有舅舅,都是必须坐上席的。这种表亲关系是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的。江西人就是这样可爱地真心喜欢着“老表”的称呼,并热情招呼着南来北往的客人们,身体力行地充当好全国人民的“老表”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