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Word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74591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野考古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田野考古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田野考古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田野考古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田野考古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田野考古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野考古Word(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田野考古调查考古调查是田野考古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发现遗迹、遗址、遗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来说田野考古调查即了解一个地区古代人类文化遗存的分布的基本状况(古建筑、古城址、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碑刻等),为文物部门保护、管理、研究提供依据。通过调查了解一种考古学文化或某类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为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提供资料与信息(空间分布、自然环境、与其他相邻文化的关系等)。通过调查,了解一个遗址的人类文化遗存分布状况(分布范围、中心区、居住区、墓葬区、堆积厚度与层次等),为正式考古发掘做好准备。田野考古调查的主要形式普查。普查是对某一地区现存的所有具有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普遍性调查。调

2、查对象包括一切可见的地上和地下的文化遗存。目的在于掌握本地区的文化遗存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资料,为制定文武保护措施和科学研究提供条件。复查。复查是建立在过去调查或普查的基础上的有重点、有目的的再次或多次调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有关遗存的文化内涵、性质、时代、研究价值等。专题调查。专题调查是为了解决某一学术课题而进行的专门目的的调查。这种调查也一般是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的。田野考古调查的一般方法一、踏查。即实地步行调查。通过观察冲沟断崖或村民取土处曝露出的底层及遗迹、遗物,了解遗址文化层堆积、保保存情况和文化属性、时代等。踏查应注意遗址的范围及周边均需跑到;应尽可能多地采收各类遗物标本;应尽可能

3、详细地作好各种文字、图表、影像记录。二、钻探。在地面遗迹露头不多或不足以了解有关地下埋藏情况时,配合以钻探的方法进一步了解。钻探时,首先要在确定钻探的区域或部位规划布设探孔,并确定布孔的方法,绘制布孔平面图,常用的布孔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梅花点式布孔法:一般每平方米5孔,适用于大面积地下遗存的了解,如遗址、墓地的范围和墓位等。 井字形布孔法:相当于打两条十交叉探沟。主要用于了解遗址的纵横不同深度的堆积情况。 十字形布孔法:用于了解遗址的堆积情况或某一具体遗迹的形制等。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钻孔的密度,并辅以卡边法等,确定遗迹的形制或范围。考古钻探布孔示意图其次在进行考古钻探时,还要准确辨识土样。辨识

4、土样是了解地下文化遗存的关键。常见的土有灰土(文化层堆积)、五花土(墓葬填土)、路土、夯土、居住面土等。 灰土:人类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土中一般有较多的有机物腐殖质和生活垃圾等,常使土色呈黑灰、褐灰等不同的颜色,习称“灰土”。灰土的质地一般较松软,多包含有木炭、烧土块、残骨块、陶片等,构成考古学的文化层堆积。 五花土:人们在挖墓穴时,必然把不同颜色不同层次的熟土和生土翻到地面上,下葬后,又会把这些土回填到墓穴内。这种经混合后呈不同颜色的土就叫“五花土”。这种土中混合的生土块体较大,包含物较少,有时经夯打。 路土:古代的道路,因长期踩踏和碾压而形成的土叫“路土”。这种土一般质地较硬,结构为若干小

5、薄层叠压。 夯土:多墙和房屋基础等建筑遗迹,特点是土色一致、土质坚硬、结构紧密、多层叠压,可见夯窝或夯面。建筑夯土由于多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的纯净生土,故包含物极少。 居住面:古代房屋内居住、生活的地面,可分为三种:泥土居住面,直接用泥土铺垫并经长期践踏而成的硬面,其结构与路土相似;红烧土居住面,用泥土铺垫后经火烧烤而形成的硬面,土质坚硬,土色较红;白灰居住面,用泥土铺垫后再抹一层自灰,表面光滑而坚硬。最后要作好钻钻记录,填写钻探记录表并绘制钻探成果图:遗迹平面图、地层柱状剖面图。三、试掘。对一些重要遗址,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内涵,可在适当部位进行小面积试掘,目的是为了了解遗址地层堆积或遗迹关系。试

6、掘一般采用探沟法,有时也可用探方法。应注意:试掘应在踏查或钻探的基础上进行。 在需要了解的部位划布探沟(探沟代号为“T ) 。正常情况下探沟应采用正方向(即正南北或正东西方向),有时可根据地形或需要布设。如为了解城墙或围沟转角处的情况而必须在该处布设的探沟,就不一定要采用正方向。 常用布沟法有“一”字形 ,“十”字形、曲尺形等。探沟面积一般为10米x2米或5米x2米为宜。过深的探沟为安全起见,根据需要可适当加长、加宽。如果长度超过10米,则应每隔5或10米左右设一宽1米的隔梁,以便把握地层的变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调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技术应用于考古调查,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我国

7、应用于考古调查的勘测技术主要有空中摄影、遥感勘测和地下勘测等。二、田野考古发掘田野考古发掘是考古研究的基础,其目的是科学地获得研究资料。田野考古的发掘形式抢救性发掘。对处于被破坏状态遗存的考古发掘。如因偶然情况或基建施工中突然发现遗迹,因破坏性灾害暴露出古代遗存,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暴露出的墓群,处于被破坏的遗址和墓葬等。配合基本建设发掘。在经批准的工区范围内,现行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如水库、道路、工厂修建时,对占用地、取土地及周边可能遭受破坏的范围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主动性发掘。为解决某些学术问题而选择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如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临潼姜寨遗址的发掘等。田野考古发掘的一般原则1、按正

8、方向布方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均需按东、西、南、北方向布方,以便于发掘时的测量和记录。划布探方前,先应由测量总计准点 O 点,引出两条相互垂直的正方向控制基准线:一条为正南正北方向为 Y 线,一条为正东正西方向为 X 线,两条线相互垂直并交于基点。然后由 Y 线引出数条等距离且与 X 线平行的直线,由 X 线引出数条等距离且与 Y线平行的直线。这样就在发掘区域内布置出规划整齐的方格网。每个方格就是一个独立的发掘探方。常用的探方面积为 5 米5 米。也有根据特殊情况而是用的 10 米10 米、20 米20 米、50 米50 米等。2、自上而下逐层下挖发掘时应自上而下逐层下挖,自上而下依次编地层号(、

9、)。一个遗址或一个发掘区,尽可能统一地层。为此先做出一个遗址或一个发掘区纵横标准剖面是必要的。各探方依土质、土色等划分底层,并依标准剖面确定各层的序号。3、依据地层关系,先清理最晚的遗迹发掘时应依据地层的叠压或打破关系,先清理最晚期的底层或遗迹,以防止晚期单位的遗物混入早期单位中。对大型遗迹应先做 1/2 或 1/4发掘。遗迹编号依清理的先后顺序给号,如 H1、H2、H3编号应全遗址统一,尽可能避免重号。4、依地层和遗迹单位收集遗物并编号每一底层或遗迹均为考古发掘时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遗物的收集和编号应以每一探方为基础,以每一底层或遗迹单位为编号序列。完整的编号内容应包括发掘的时间、遗址、发掘

10、区、探方、遗迹单位、器物序号。5、重要遗物或小件器物应测量并填写标签,记录出土的三维坐标。即以每一探方的西南角为测量基点,分别量出横坐标、纵坐标和深度并记录。6、下挖到生土除有重要遗迹需要保留外,一般探方均需下挖至生土层为止。所谓生土,即不含有任何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的自然堆积。发掘时需注意“间歇层”。三、考古发掘资料整理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发掘资料(遗迹、遗物和考古记录)的整理、考古类型学研究、编写发掘报告。考古发掘记录的整理在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基本结束、发掘现场即将回填之前,要对所有的发掘记录(文字的、图表的、影像的)进行一次核实和检查,确保各种记录准确无误。特别是遗

11、迹、遗物记录的核查,必须在回填之前结束。核查工作以探方为基本单位进行。 出土遗物的整理与类型学研究一、出土物的清洗 长期埋藏于地下的遗物,其表面常沾有泥土、水垢、锈蚀等。为便于观察器物的形态、花纹、制法,必须进行清洗和清除。清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清洗以既能去掉泥土又不致损伤器物为原则。 清洗时应严格以地层和遗迹单位进行,避免不同单位的陶片混合。 陶片的硬度较低,洗刷时可用毛刷蘸水清洗,刷净表面及碴口的泥土水垢,切忌用金属刷,以免损伤。对于彩陶,则更要小心,可用软布、竹签等工具轻轻地将泥土剔净。 清洗后的陶片晾干后,要在不明显的部位写上遗址、遗迹或地层单位的编号。完整或可复原的器物,要填写出土器

12、物登记卡,一式二份,按项目填写,并贴上器物图或照片。二、出土物的统计 清洗后的出土物应按地层或遗迹单位进行统计,以便说明文化遗存的器物特征。统计内容如下: 陶系统计包括陶质(泥质、夹砂)、陶色(红、褐、灰、黑陶)、纹饰(绳纹、篮纹、弦纹、附加堆纹、刻划纹、彩陶等)等内容。可设计陶系统计表,按单位统计,并计算出各种陶质、陶色、纹饰的数量和百分比。 器型统计器型统计可按单位依器物的类别、型、式进行统计。如陶器、石器、骨器、青铜器等。每一类器物又可按器别如罐、盆、碗、鼎、帚、杯等进行统计。如果在整理时已做出型式划分的,可再进行更细的型式统计,如A型罐、B型盆、A型钵等。统计时,应包括完整器、可复原器

13、和可看出器形的器物残片。对残片的统计,可主要依据器物的口沿或底部进行,每一片不同器物的口沿或底部,可代表该类型的一件器物。最后计算出各类型器物的数量和百分比。三、出土物的绘图、照相、拓印 器物的绘图、照相或纹样、文字的拓印是取得器物形态资料的重要手段。由于实物资料并不是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直接观察到,故绘图、摄影资料就成为许多学者用于比较研究的最重要资料之一。因此,绘图和摄影是遗物整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原则上讲,凡完整器、可复原器和有重要意义的器物残片等,均要绘图和照相;各类器物的花纹、文字都应做拓本资料。 出土遗迹的整理与类型学研究一、遗迹的分类 遗址中常见的遗迹有房址、窖穴、水井

14、、道路、窑址、墓葬等。这些遗迹在发掘过程中已经初步进行了分类、记录和编号。在整理中,需要依据形制,对各类遗迹进一步分类。如墓葬依墓室的结构可分为竖穴土扩墓、洞室墓等形式;灰坑(窖穴)依据日、底部形态和结构可分为如圆形直筒状坑、圆形桶状坑、圆形袋状坑、圆形锅底状坑;椭圆形直筒状坑、椭圆形桶状坑、椭圆形袋状坑、椭圆形锅底状坑;方形或长方形直筒状坑、方形或长方形桶状坑;不规则形坑等。 二、遗迹的统计 在上述分类研究的的基础上,填写灰坑登记表墓葬登记表房址登记表等,并用表格的形式,把各类遗迹的数量、形式、尺寸等统计出来。考古报告的编写编写考古报告是田野考古的最后一项内容。考古报告并不是一般的一工作总结或汇报,它是对调查、发掘所获得的资料的科学报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质;也是田野考古丁一作各个环节最基础的研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要求编写者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原则、考古界惯用的语言和体例来撰写。考古报告依据田野下作的性质,可分为考古调查报告和考古发掘报告两类。考古报告的一般体例X X X遗址发掘报告第一章 遗址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 第一节 地理环境(附地理环境及遗址位置图) 第二节 历史沿革第二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