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本主义(1).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745603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资本主义(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代资本主义(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代资本主义(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代资本主义(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资本主义(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资本主义(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势摘要:当代资本主义,是指“二战”以后,以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范围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优势,并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优势背后的历史与现实因素,深入研究上述优势产生的条件、原因。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优势的体现、动因、正文:首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有着当代世界最发达的生产力水平。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在世界科技发展中处于先进地位。从总体上看,代表当今世界科技水平的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例如,诺贝

2、尔科学奖的以上被发达国家的科学家获得;世界科研活动的以上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世界科技论文发表和国际技术专利申请的以上出自于发达国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在发达国家高达。(2)在世界劳动者教育素质中处于高层地位。劳动力是生产力发展诸要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劳动者教育素质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其人均受教育年限在年以上,比发展中国家高一倍多;适龄人口大学入学率,发达国家高达,而发展中国家仅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占本国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为,而发展中国家仅为。(3)在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大(一般在以上),工

3、业中制造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这种产业结构,使发达国家经济应变能力较强,财富增殖可能的幅度较大,使其在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在国际交换中可以攫取较大的利益。(4)在世界人均经济水平中处于领先地位。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统计分类中差不多与高收入国家是同义语,这在于其人均收入处于世界的最高层次。例如,按世界银行年报告的数字,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万多美元,为世界平均数的倍,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数的倍。第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优势形成的动因。(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先发优势。历史地看,资本主义经济最先在今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相对于封建社会

4、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经济跨越。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同时,资本原始积累对促进资本主义先发优势起到了重要作用。(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管理体制的调整。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教训,通过采取国家干预政策,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单纯的市场经济自发性调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的施行,起到了保持生产和消费的均衡、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激励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也改变了资本主义早期所采取的残酷剥削的方式,注重研究企业管理中人的需求层次和动力结构,通

5、过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支持工人入股等方式,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这些调整也缓解了国内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正常运转。(3)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间的相互联系空前密切,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为有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它们在国际经济组织的优势地位,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经济规则,并力图将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固定化、合法化;在全力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它们以不等价交换系,迅速获取最大利益;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上,它们利用资金、技术,特别是金融交易规则的优势,全方位地进行金融扩张和金融投机,在造成他国利益

6、损失的同时使自己从中获利。(4)知识和人才积累的优势。在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先导和加速作用,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又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20世纪90年代,在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科技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已经上升到70,其中教育和培训的份额占20左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对人才的培养乃至争夺,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在世界竞争格局中占据了有利地位。面对当今的知识经济浪潮,发达国家开始制定新的发展战略,通过科技、教育和生产的联合,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生产力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和人才的积累不足。第三,经济、科技优势与资本主

7、义国家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得的优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就此消失,资本主义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以机器大工业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是不相适应的。从长远来看,其经济与科技方面的优势不仅不能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且还会使这些矛盾深化,进而导致资本主义更大的危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社会不公的程度越来越大。在现代化大生产背景下,一般的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呈递减之势,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的比重在增大,但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却加剧了。(2)南北差距不断扩大。资本积累在国内引起两极分化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全球的两极

8、分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解放的道路,但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在限制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未能彻底打破;在流通领域,不利于南方国家的贸易规则依然存在;在金融领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继续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3)资源、财富的极大浪费。当代资本主义不顾人的真实需要和生活质量,以虚假的需求实现强迫性的消费。而这种经济增长的结果,是资源和财富的浪费以及恶性消费、畸形消费的产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5,消耗了世界80的原料和产品。资本主义急功近利、追逐利润的本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

9、展的最大障碍。最后,资本主义经济和科技所取得的巨大优势,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资本主义落后的生产关系又导致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与问题。因此,有必要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以指导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通过不断调整,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它还能在较长的时期内稳定发展,其经济和科技优势也不会在短时期内消失。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广泛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并尽可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促进本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最终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

10、命。福利国家的建立使当代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的确使得雇佣工人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资本主义的剥削的本质,认为福利国家就是为资本主义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入口处”。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尽管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只是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身范围内,无论如何也不会触动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私有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制度等自我改良,仍然是一种消极的“扬弃”,是资本与劳动的“妥协”。从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来说,由于资本要以劳动为存在的前提,所以资本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估计雇佣劳动者的情绪。但是,不管进行怎样的“妥协

11、”,都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相反,它恰恰是为了缓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拉长资本主义的“金锁链”。究其实质,所谓资本主义自我改良,就是在以私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以市场机制为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的前提下,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巩固资本的统治而对其生产关系进行的某些局部调整。第二,福利政策尽管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配形式出现某些变化,但是它无论如何不会消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不会触动到产品的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反而强化了这种关系。一般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大致有三个资金来源:一是劳动者自己上缴的保费;二是

12、雇主为雇佣人员交的保费;三是政府拨的财政补贴。严格来讲,劳动者自己上缴的保费是来自于其工资的一部分;雇主为雇佣工人交的保费是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必要劳动的直接扣除;政府的财政补贴虽然是从税收收入中开支的,但税收收入却最终来自于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所自鸣得意、大肆宣扬的社会福利制度,其资金来源既不是出自于资本家,也不是出自于政府,而是出自于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出自于雇佣劳动者所创造的新价值。第三,“职工人股”计划不但没有改变股份制的私有性质,而且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职工人股”计划的实行的确加快了股份公司股权分散化的进程。但事实上,“

13、职工入股”计划仅仅是一种分配方式,雇佣工人持有股票也仅仅是它所获得的劳动报酬的凭证,雇佣工人作为小股东是不可能与大资本家来平等地分享权力的。相反,资本家却能通过“职工人股”计划,把雇佣工人的收益同企业的效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并最终得到雇佣工人忠于企业并为企业卖力的好处。第四,福利制度的推行虽然使雇佣工人的工资增长了,但其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同时期资本家利润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在雇佣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中,雇佣工人所得到的份额越来越小,而资本家得到的份额却越来越多。由此资本主义国家贫富两极分化继续存在并不断扩大。由此可见,福利制度建立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真的改善雇佣工人生活水平过低的状况,而只是为了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以便使得资本家赚取更多的利润。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怎样的福利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更不能从根本上铲除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的经济根源。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属性依然是资本主义性质,它的建立不是为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入口”,而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