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74437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和盾的集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矛和盾的集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矛和盾的集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矛和盾的集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和盾的集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大显神威、庞然大物、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等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重点句“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大显神威、庞然大物、左抵右挡、难以招架” 等词语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上有许多有趣的发明都是人们从大自然中、生活中受到启发而创造的,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齐读课题)二

2、、抓住“大显神威”理解课文1.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课题的意思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并画出来! (根据回答出示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里的“合二为一”就是课题中的 (生:集合),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 (生:大显神威。板书:大显神威)2.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坦克的“大显神威”呢?请自由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根据回答,出示句子: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 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坦克的“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这个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读出这个词的庞大气势吗? “哇哇直叫”中的“直”是什么意思

3、?他们在不停地叫什么呢? “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又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你能用些成语形容德国兵当时的惨状吗?(学生答,教师评)老师也积累了一些,让我们一起读读。(出示词语 落荒而逃、溃不成军、抱头鼠窜、哭天喊地、丢盔弃甲、魂飞魄散)总结朗读:同学们,1916年那一战呀,当时的德国兵是非常厉害的,可以说是所向无敌。而当他们遇到坦克竟被吓成了这样,你说坦克厉害吗?你能读出坦克的大显神威吗? 3.学生齐读重点句: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三、洞察发明之思1.多么厉害的坦克呀! 发明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到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呢? 矛和盾又是怎样集合的?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

4、课文1-4自然段。(根据回答,出示句子: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指名读。同学们,有些句子读着读着可以读出一幅画面来。请同学们自由地反复读读这句话,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是呀,多么快的矛啊! 对方的矛刺向发明家的上方,发明家马上用盾 (学生:抵挡),刺向他的下方,他马上用盾 (学生:抵挡),刺向左方 (学生:马上用盾抵挡),刺向右方 (学生:马上用盾抵挡),这就是 (学生:左抵右挡)。尽管发明家左抵右挡,还是 (学生:难以招架)。让我们来演演那紧张危急的时刻吧! 请拿出你的双手当作盾,老师的矛要进攻了,准备好了吗?我的矛刺向你的上方、下方

5、、左方、右方(学生做动作,说体会) 师:尽管我们左抵右挡,但抵挡得住吗?这真是 (学生:难以招架),抵挡不住,抵挡不及,这就是 (学生:难以招架)! 谁来读出发明家的急?2.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2-4自然段,并画出相关句子! 根据回答出示句子:盾太小啦!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站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可是,这样固然安全,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 “矛” 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A.让我们先来研究研究发明家的第一个想法。请同学

6、们先自由读读这个想法,边读边想想:你认为发明家的这个想法好不好,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盾 自卫)B.这样就完美了吗?有没有不足的地方?(学生交流第二个想法) 是呀,自卫,是为了 (学生:更好地进攻呀)C.这可怎么办呢?发明家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第三个想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矛 进攻) 发明家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样的集合使坦克在战场上 (生:大显神威。补板书:进攻+自卫大显神威)D.总结,引读发明家的思考过程。3.再次回顾重点句。课件出示坦克图:让我们来看看坦克图,哪里是坦克的“矛”,它的作用是?(学生:进攻)哪里是坦克的 “盾”,它的作用是?(学生:自卫)

7、让我们再次体会这句话吧! (学生齐读: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发明家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样的集合使坦克在战场上 (学生:大显神威。补充板书:矛+盾坦克)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发明家呀?是呀,这真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发明家呀! 他这种勤于思考的品质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四、品味作品之道1.师: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学生齐读:“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交流后再次齐读)2.同学们,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享受着集合带给我们的便利。比如说这枝铅

8、笔,它就集合了橡皮的优点 可以擦,笔的优点 可以书写。请与同桌讨论讨论: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也是集合的产物?(交流点评)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充满了集合,我们的未来也充满了集合! 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外可以再去找找!3.句中的“谁”除了指物体外,还可以指什么?(人)是呀,可以指人!这个谁可以是你,是我,是他。请再与同桌讨论讨论: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希望将哪些同学的优点集于一身?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使语文学习的天地更为广阔,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均衡发展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发明家把矛和盾的长处

9、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学生对于这个道理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怎样攻破这个难点呢?我想:教材只是阅读的文本,我们应该研究教材的价值,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哪些反映时代精神,先进科学理念,关注社会、自然、生命等的有价值的问题挖掘出来。为了让学生理顺文章的顺序,我反复地研读了课题矛和盾的集合。矛和盾的集合就是集合了矛和盾的优点,它们的优点是什么?矛的进攻和盾的自卫。这个想法怎样产生的呢?当我再读文本时,发现文本的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句话其实就是对课题的很好的诠释,也蕴含了文本要揭示的道理。于是想到从这句话入手。那么,如何引入这句话呢?这时就想到了“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课题的意思呢?” “同学们找一找,认真地读一读”。这样的衔接自然贴切。学生也很快找到答案。我让学生说一说学了这篇课文后明白了什么道理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取长补短的例子。这种设计联系了生活实际,使课内向课外延伸,实现了“文本、学生、生活”三位一体的大整合,在让学生思维得以拓展的同时,让学生放飞想像的翅膀,大胆设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得到飞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而学生的想像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确是让人震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