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蚤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培养.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73345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蚤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蚤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蚤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水蚤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水蚤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蚤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蚤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蚤的野外采集和室内培养摘 要 本文介绍了水蚤捕捞工具的制作以及纯化培养的简便方法, 该方法能够培养出个体一致符合观察要求 的水蚤, 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 水蚤 采集 培养水蚤是枝角类动物的通称, 俗称红虫, 属甲壳纲动物。其分布广, 数量大, 容易采集, 同时生活周期短, 繁 殖快, 又便于培养, 而且在显微镜下能够很容易地看清 其身体内部的多种结构及其生理活动, 是一类十分理想的实验动物, 在生物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八年 级探究 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的实 验中, 部分教师反映水蚤不易采集和培养。本文将水 蚤采集和培养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1 捕捞1. 1 捕捞工具 捕

2、捞的主要工具是水网, 可以根据需 要自行制作。网圈用直径 4 10mm 的铁丝或不锈钢 丝围成, 口径在 150 300mm, 网兜长度在 1. 5 1. 8m。 网兜可根据需要的水蚤大小用不同目数的尼龙纱筛绢 缝制, 捞水蚤的网一般用 80 目左右的。网杆长 2. 0 4. 0m, 竹杆、钓鱼竿都可以。如果钓鱼竿能够伸缩, 那 便于长途携带。1. 2 捕捞地点 水蚤一般生活在水流缓慢、肥沃的水域中, 湖泊、池塘、水库中的数量常较江、河多。在山溪 以及流速大的江河中几乎见不到水蚤。而废弃旧河道 或闭塞的水沟却常是水蚤大量繁殖的场所。雨后形成 的水坑、水潭等间歇性小型水域中有时也会有大量的 水蚤

3、存在。1. 3 捕捞时间 水蚤一年四季都可以捞到。水蚤最 适生活温度为 18 25 , 夏末至仲秋 ( 8至 l0月 )和 春末至初夏 ( 5至 6月 )是水蚤全年总数量最多的两个 时期, 1、2月份总数量最低。冬季气温较低, 水蚤多集 聚在下层, 因此冬季捞水蚤时网要在水下搅动, 让水产 生漩涡, 水下层的水蚤才会随水流上来。水蚤喜欢一定强度的光照, 在光弱时向上移动接近水体表层, 在强光下, 则移至深处。因而在同一地 方、同一水层中, 水蚤的数量有昼夜变化, 尤其晴天, 昼 夜垂直移动情况更为明显。白天多在水域的下层, 而傍晚与夜间则集中到上层。因此, 选择黎明或傍晚在 表层即可以采集到较

4、多的水蚤。在白昼由于堤坝和树 荫及水草的遮挡, 湖泊沿岸区光线往往较弱, 也可以采 到较多的水蚤。1. 4 捕捞方法 先在采水蚤的水域取水并用过滤网过滤后倒入大容积的广口有机玻璃瓶或无毒塑料桶 中, 再用水网在一定范围的水域中拖拉, 使水蚤浓集, 然后迅速提起水网, 对着广口瓶翻转网底, 把捞到的水 蚤倒入广口瓶内。如果返回实验室的路途较远时, 要 使用较大的容器运输, 途中可适当打开容器盖, 以便通 气, 从而防止容器内水蚤因种群密度过大、长途涤荡及 缺氧而死亡。2 室内培养最好当天实验, 当天捞取, 时间过长水蚤会大量死 亡。无法当天实验的采集后要及时进行人工培养。2. 1 分离纯化 捕捞

5、回来的水蚤大小不一, 同时混杂 有其他的小型浮游动物。纯化的目的是将不同大小的水蚤分开培养, 同时清除其他的水生浮游动物, 例如轮 虫、介形虫、剑水蚤等。第一步先进行大小分离: 准备 4 个筛子, 分别是 40 目、60目、80目、120 目的筛网。然后把筛子放在接水 的容器上从上到下按 40 目、60 目、80目、120 目的顺序摞起来, 然后把水样倒在最上面的筛子里, 40 目筛出 来是最大的水蚤, 然后是 60 目筛出来的水蚤、80目筛出来的水蚤, 120目筛出来的是水蚤幼体和小型轮虫或草履虫。用哪几种规格的筛子分离, 取决于捕捞时水网 的规格及所需水蚤的大小。探究 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

6、蚤心率的影响 的实验一般选取 60目或 80 目筛出的水蚤, 倒入备好的新鲜水中暂存, 密度不宜太大。 第二步分离其他动物: 浮游水生动物肉眼难以分辨, 故而分离要在双目解剖镜下进行。取一培养皿, 往里倒入一些水样, 置于双目解剖镜暗光下观察。发现 死亡的水蚤及其他水生动物, 可以用胶头滴管吸出移 到其他水体中。然后将分离后的水蚤放入用双层 200 目绢筛过滤后的原水蚤生活的新鲜水体中, 以备实验 所用或长期培养。这样分离出来的均为个体大小基本 一致的水蚤个体。2. 2 室内培养 培养时涉及容器、食物、水质、水温、 光照等多个方面, 分别介绍如下:2. 2. 1 容器 在室内小规模培养水蚤,

7、可利用玻璃或 聚乙烯制的圆形培养缸、水族箱 ( 40L 左右 ) 作为培养 容器, 水蚤无专门的呼吸器官, 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由于水面溶解的氧气多, 水蚤会浮到水面上来进 行呼吸, 因此最好用接触空气面积比较大的容器即浅 容器来饲养, 水位保持在 5 10cm, 高于 10 cm 繁殖速度减慢。若长期饲养用带有氧气泵的鱼缸最好。2. 2. 2 食物 水蚤是滤食性的动物, 主要摄食单细胞 藻类、细菌 (例如乳酸菌 )、酵母菌类, 其中个体较大的 水蚤更喜欢吃细菌的腐屑。准备常年饲养则需要培养 绿水 (含有许多绿色的藻类, 为水蚤的生长繁殖提供了 丰富的营养来源 ): 可在透光的容器中,

8、 将新鲜尿液和 储放过的自来水以 1 100 的体积比配制成 1% 人尿培 养液, 接种单细胞绿藻, 放在直射太阳光下曝晒 1 2 周, 水由清变成浅绿色就可以。在用绿水培养水蚤的 过程中也可以加入少量酵母, 用于弥补水蚤因种类不 同而造成的食物缺乏。若临时培养水蚤, 准备绿水来不及, 用酵母比较方 便, 到超市购买小的普通的面包酵母粉一包, 30 40 的温水浸泡后成酵母液投入水蚤培养缸。也可以 直接用绿藻粉、螺旋藻 (保健品店有售, 价格贵 ) 、酸奶 培养。酸奶投放量最好以滴作为单位, 多了水面易生成油膜, 水蚤就会缺氧。实验得知酵母、绿藻粉、螺旋 藻、酸奶都没有天然绿水效果好。2. 2

9、. 3 水质 将所分离纯化的水蚤, 先养在一般稍大 的容器中, 以原水质试养数天, 使其先适应实验室的条 件, 淘汰不适于在实验室作培养的种类和个体, 挑选的个体应是生殖周期短, 繁殖量大、能经受实验室小水体 生活的强壮个体, 特别是应选择一些常年能在实验室 条件下培养的种类, 以便长期培养。保持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水质是水蚤快速繁殖的基础。培养水蚤用的自来水要事先储放 5 天以上, 确 保水里不含氯, 再加入绿水, 培养液微绿即可。然后用 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调节培养液的 pH 到 7 7. 5 之间。接种水蚤的数量以每只占 3 5m L 生存空间为 宜。应保持水的清洁, 要勤换水, 一般

10、2d 换水和供饵 1 次, 换水时避免将绿水直接加入鱼缸, 要调好 pH 值再 加入, 换水量为总水量的 1 /4 1 /3, 水变清澈时, 加大 绿水, 维持淡绿色, 防止水体中细菌的过量繁殖, 以及 藻类的过分积累。否则细菌及藻类太多会导致水中缺 氧 (带氧气泵的鱼缸好些 ), 引起水蚤大量死亡。利用酵母培养水蚤时, 应保证酵母质量, 将溶化了 酵母的水倒入水蚤养殖缸, 投喂量以当天吃完为宜, 夏 季要半天吃完, 1d 喂 2 次。若是用量控制不好, 水质 很快就恶化, 造成水蚤快速死亡, 一般投放量最好由少 到多。在水变得像水晶一样清澈之前, 无需再往养殖 缸中添加饲料。若用酵母投喂量不

11、多的情况下, 水还 能见底, 可以每 3d 换 1 次水, 也可以加水。若没时间 换水也可把吸了酵母液的微孔海棉投放到水蚤缸, 水 中酵母菌不够的情况下, 会从海绵溢出, 水蚤便会到海 绵附近就餐。换加水时间可以从 2d变成 5 d换 1 次。2. 2. 4 水温 水温是影响水蚤繁殖的重要因素。水蚤 在 3 5 的水温下不产卵, 当水温升到 6 10 又 重新产卵, 而继续上升到 30 , 又停止产卵。水温在 15 25 之间繁殖量最大, 从孵化到性成熟需 3 4d 1 。 让水蚤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季, 是水蚤室内培养成败的关 键。夏季气温一般都在 30 以上, 若温度高于 30 时, 用双层水

12、域培养, 即将培养水蚤的水族箱放入盛有自来水或冰水的大盆内, 这样可使养殖水温降低。冬季若有 必要可采用水族箱恒温加热器进行加热。2. 2. 5 光照 水蚤喜弱光, 自然光即可, 且不可将水 族箱置于太阳直射光下, 可在水族箱正上方悬挂一遮光板以遮挡中午强光直射。若想加快繁殖, 可在晚上 用小光源 (例如 5w 的小夜灯等 )照明。2. 2. 6 采收 在适宜条件下水蚤繁殖很快, 生命周期 为 1周, 4 5d 大量繁殖, 10 12d 达繁殖高峰。要控 制其密度, 若水面大量密集水蚤, 水下层也有, 则应该及时捞出, 可每日 1 次, 也可 2 3d 1次, 每次应不超过 池内蚤体总量的 1 / 3, 捞取后保持水的浅绿色, 才能促 进水蚤生长繁殖, 保持 生态平衡 。采收时可用 80目 抄网捞取, 也可换水滤取。在培育过程中, 若密度过大又暂时用不到应及时进行分养, 放养密度可控制在 3 5m L水 /只。主要参考文献 1 陈书华. 2003. 枝角类的培养及利用. 河北渔业, 130 ( 4) : 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