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设计书模板.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73345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查设计书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普查设计书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普查设计书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普查设计书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普查设计书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查设计书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查设计书模板.doc(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前 言第一节 目的任务根据*关于探矿权延续登记的有关要求,以及项目委托单位*公司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要求,编制了本设计。项目名称:*矿普查工作性质:普 查工作期限:*年1月*年1月勘查投资人: *公司项目来源:委托勘查单位:*地质大队总体目标任务是:1、在充分收集和详细研究前人地质、矿产资料及*年普查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已有工程,以地质测量、钻探、槽探手段,对琼塞布拉克红柱石矿深部开展普查。大致查明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空间位置;大致查明矿石类型、物质组份、矿石质量、品位变化;大致了解伴生矿物种类、含量及附存状态;大致了解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探求33

2、3+3341资源量。圈出详查区范围,为进一步勘探工作提供依据。2、主要实物工作量: 12000地质图修测3.72平方千米; 11000勘探线地质剖面测量500米;槽探500立方米;钻探500米;各类样品500件 。 项目工作周期:工作周期*年,于*年1月30日提交*矿普查报告。3、预期成果:通过上述工作,提交可供进一步勘查利用的矿点一处,*年11月提交*矿普查报告(送审稿)及相应图件。4、经费概算:经费预算控制为*万元。第二节 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概况*山*矿属*市管辖,位于*市*乡。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5645*5830,面积为15.72平方千米。工区距*团路口*国道15公里,

3、为汽车便道;由*团路口至*15公里,由*至*市42公里,绝大部分是柏油路面,交通比较方便(见交通位置图)。普查区位于*山东部山前地带,为侵蚀切割中低山区,海拔高度一般为12301995米,最高山头为2075米,比高一般为100350米,最高达850米,地形切割比较陡峭,陡坡比较发育,岩石风化后形成的陡坡地面松滑攀登困难,工作条件较差,给普查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普查区属大陆性气候,夏季干燥炎热,冬季寒冷,气候多变,雨雪较少,局部山涧有地表小径流,但延伸多在200米内渗入砾砂石冲积层中消失,78月间有少量暴雨形成山洪,简易公路常被冲毁,对运输造成一定的困难。普查区附近无居民点、无水、无柴,生产、生活

4、用水及其它物资均需从库尔勒市供给。第三节 矿业权设立情况*矿是*地质大队于*年6月6日获得探矿权,勘查许可证编号为*;*年6月11日延续后,勘查许可证号为*,该许可证于*年6月11日到期。*年6月2 日*矿业有限公司以*的成交价获得*交易中心挂牌出让的“*矿普查”项目的勘查许可证(证号*),该区无矿业权纠纷。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点名北京54西安80X(纵坐标)Y(横坐标)X(纵坐标)Y(横坐标)12345678矿区南北长约11.4km,东西宽约1.38km,面积为15.72km2。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第一节 以往区域矿产地质工作简况1、1960年*地质局*地质大队*分队在本区进行了1:5万普查

5、找矿,对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和研究,为后来的地质工作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并发现了*等找矿线索。2、1998年*地矿局*地质大队*分队在*山东段100km2范围内面上开展了1:2.5万*普查工作,大致查明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以及*的矿化特征及分布情况,确定*东段区域上存在南、北两个*成矿带:北带为*成矿带,南带为*成矿带。普查区位于*成矿带。第二节 以往矿区地质工作20032004年度,*地矿局*地质大队在该区开展了普查工作, 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通过10平方千米的1:25000地质草测,大致圈定了*为一规模巨大、形态较简单、品位较富(11.2417.87%,平均1

6、3.6%)的*矿体,具有很大找矿远景。由于工作程度低,其矿石类型、质量、物质组分、含量变化以及深部延伸情况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工作查明。20042005年度,*地矿局*地质大队在该区开展了普查工作, 通过大比例尺的填图工作,大致查明了矿床的成因,品位变化情况等特征。2011年,*矿业有限公司在矿区对*矿进行了预查,取得的地质成果如下:(1)通过1:2000的填图工作,初步查明了工作区地层出露情况,*矿体出露范围、宽度、空间展布形态及矿(化)体特征,粒度及品位变化情况。(2)通过地表槽探系统揭露与控制,圈定了*矿体范围。矿权内共圈出*矿体2个,即号、号*矿体。矿体近于东西向展布,其中号*矿体沿走向控

7、制长590m,出露宽度3048m。*含量一般为613%,最高可达16.76%。号*矿体沿走向控制长900m,出露宽度4290m。*含量一般为614%,最高可达17.82%。(3)通过面上的工作,大致了解区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并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大致评价。通过上述工作后进行了资源量估算,*矿估算预测资源量(3341)矿石量1728万吨,矿物量197万吨。其中工业矿体矿石量1641万吨,矿物量189万吨;低品位矿石量87万吨,矿物量8万吨。42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第一节 区域地质特征一、大地构造位置普查区位于*冒地槽褶皱带*复向斜南部边缘。南邻*地台*凹陷。二、地

8、层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元古界*群,下石炭统*组,中上石炭统*组,次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下元古界*群岩性主要为角闪斜长片麻岩,绢云母斜长片麻岩,长英质片麻岩等混合片麻岩及大理岩透镜体,主要分布在区域性大断裂F3南部,厚度500米。中上石炭统*组为陆源碎屑岩类复理式建造,主要岩性为灰岩、粉砂岩、泥岩、板岩等,主要分布在普查区西部及西北部,出露厚度为21003500米。下石炭统*组主要为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主要岩性为砂岩、粉砂岩、页岩、泥岩、板岩等,出露厚度为3001000米,*矿与黑色板岩关系密切,黑色板岩与花岗岩接触变质带上常见有*变质矿物出现。第四系全新统为冲洪积砂砾石层。三、构造普查

9、区处于*复向斜的南部,区域构造线总体方向为北西西向,主要为一系列线性褶皱,大多为对称型,个别为不对称型,南翼倾角陡,北翼倾角缓,局部形成倒褶皱。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主要有南部F3及北部F1两条深大断裂,为高角度逆断层。四、岩浆岩岩浆岩活动主要沿断裂分布,主要有元古代片麻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片麻状花岗岩以及华力西中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及闪长岩。第二节 普查区地质特征一、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中上石炭统*组(*)及下元古界变质岩系(Pt1),次为第四系(Q)。1、下元古界(Pt1)分布于矿区南西部,岩性主要有角闪斜长片麻岩、云母斜长片麻岩、混合片麻岩、黑云母角闪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和

10、大理岩。北部与石炭系主要为断层接触。2、中上石炭统*组(C2+3t)分布于矿区绝大部分地段,占矿区面积的70%以上,*矿体赋存于其中。其主要岩性有:(1)浅灰黄色石英砂岩(Ss)分布于矿区南部,出露宽度约40m。局部地段呈透镜状以夹层形式产出,厚度325m。新鲜面灰黄色,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石英、长石及泥质成分组成,节理、裂隙发育,其中有石英脉充填。(3)*矿体(灰黑色*板岩)(Ad)分布于矿区中部,矿体出露宽度一般30140m,最宽在150m左右。矿石具斑状变晶结构,板状构造。变斑晶主要由*组成,含量一般在515%之间,粒径15mm,长18cm,基质主要由黑云母、石英及炭质组成,其

11、中炭质占1520%左右,含少量的磁铁矿。(4)灰黑色含*板岩(ASI)广泛分布于矿体的南北两侧,东部出露宽度大,一般约500800m,最大约1200m,西部出露宽度约50150 m。少部分以夹层形式分布于矿体中,宽度510m。具斑状变晶结构,板状构造,变斑晶红柱石矿物含量35%左右,粒径15mm,长13cm,基质主要由炭质、石英、黑云母等组成。(5)灰黑色粉砂质板岩(StSI)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一般宽160500m,东部出露宽度较大,超出矿区。岩石具变余结构,板状构造,主要由炭质、石英、黑云母等组成。3、第四系(Q)(1) 冲洪积物(Qpal)分布于沟谷和一些小冲沟中,为大小混杂的河床砾石、

12、砂和少量的粘土,厚度及成分不一。(2)坡积及冲洪积物(Qpa-dl)为洪积砂砾石层与坡积碎石、砂、土层混杂堆积,主要分布于矿区沟谷两侧阶地上,厚度可达10余米。二、构造1、构造矿区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次之,还可见有一些小的裂隙错动。总体构造线方向为近东西向。2、褶皱矿区内存在一个向斜构造,向斜构造位于矿区北部,向斜轴方向近东西向展布,长约4km左右,宽约75100m,轴部由含红柱石板岩组成。南翼倾向320340,倾角为5062,北翼倾向为145165,倾角为55左右。3、断层矿区内断裂为F3断裂,为长期活动的区域性大断裂,倾向南西的逆断层,倾角80左右,南侧为元古界变质岩系,北侧为古生界石炭系

13、地层,元古界变质岩系逆掩于古生界地层之上,构成了古生界的南部边缘。断裂的北盘有*矿化,推测与*的生成有密切关系的岩浆岩与该断裂有关。三、岩浆岩普查区岩浆活动主要为华力西中期侵入体(42)侵入到石炭系*组砂岩、砾岩、板岩所形成的背斜核部,*岩体大致呈近东西向分布,其主要岩性为二云母花岗岩,灰白色、细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似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及少量白云母和黑云母,微含磁铁矿和榍石。四、变质作用矿区变质作用主要有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两种变质作用产生的变质岩特点不一,分述如下:1、区域变质作用下元古界和石炭纪地层都经受了区域变质作用,但其变质程度有明显差异,前者

14、变质深,后者变质程度很浅。矿区范围比较小,但从整个区域上看,矿区处于区域变质带中,该带由于后期岩浆岩活动与*大断裂的活动而叠加了接触变质作用与动力变质作用。以*大断裂为界,该带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变质相,即南部角闪岩相和北部低绿片岩相。(1)角闪岩相:分布在*大断裂以南,为下元古界变质岩系组成,主要岩性有黑云母角闪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云母斜长片麻岩、注入混合片麻岩等。(2)低绿片岩相:分布于*大断裂的北部,由中上石炭统*组组成。岩石中主要出现绢云母、绿泥石变质矿物,岩石具千枚状板状构造。主要岩性有变余砂岩、千枚岩、泥质或粉砂质板岩等。2、接触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其分布局限,花岗岩体周围最明显。矿区接触变质作用是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经华力西中期花岗岩侵入的热气液作用,叠加在区域变质岩之上而形成接触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多呈变斑状结构、斑点结构、角岩结构、片状或板状构造,主要接触变质矿物有*。主要岩性有*板岩、含*板岩、*角岩、黑云母*板岩。富含*的板岩即成为*矿体,*矿即产于接触变质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