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是建立在统一科学基础上的通.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1724513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教育是建立在统一科学基础上的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传统教育是建立在统一科学基础上的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传统教育是建立在统一科学基础上的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传统教育是建立在统一科学基础上的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传统教育是建立在统一科学基础上的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教育是建立在统一科学基础上的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教育是建立在统一科学基础上的通.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教育是建立在统一科学基础上的通识教育(一)时间:2011-10-03 23:46来源:原创作者:吴越点击:78次2005年3月29日,95岁的钱学森在病床上做了人生中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2005年3月29日,95岁的钱学森在病床上做了人生中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的确,近六十年来,中国教育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家”、“大器”。提起数学家还是“华罗庚”,提

2、起文学家还是“鲁迅”之类,提起生物学家还是“童第周”、“竺可桢”等。连香港都出了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而偌大的中国大陆却一个也没有,这真是中国人之羞。而中国传统教育却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圣贤、名流,使中国在几千年里长盛不衰,鼎立于世界。因为中国古代科学是统一科学,中国传统教育是真正的通识教育。一、中国传统科学有一条统一贯穿的线索(一)贯通的线索中国古代科学是统一科学,整个理论体系是用“道、太极、阴阳、五行”这几个基本范畴贯穿起来的。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中的各个学科、各个分支,其共通的知识是什么呢?就是“道、太极、阴阳、五行”,干支、周易、中医、传统天文学、地理学、传统管理学、传统音乐等,其中都贯穿着

3、“道、太极、阴阳、五行”的基本理念。如果把一个科学体系的基础称作“哲学”的话,那么,“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就是“道、太极、阴阳、五行”。中国传统文化灿烂多姿,都统一在“道、太极、阴阳、五行”之中。掌握了这个基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就能融会贯通了。(二)一体与分化中国哲学是一体观,中国人认识的宇宙是一个整体道是一体,道又体现出各层面的内容。一体的道是大道,道又分化出天道、地道、人道、王道、霸道、医道、养生之道、武道、家道、茶道等。世界是一体,是由无极而生的太极,太极又包涵和分化出阴阳、五行,以至万物,使世界纷繁复杂。整体的世界、复杂的万物,在道的统一制约之下,各呈异彩,生动变化,就成了可观的历史。

4、二、中国古代科学贯穿着“道”和太极(一)中国人重“道”“道”,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名词。中国人处处都会提起“道”。宇宙之“道”,古代也称为“天”或“天地”(古人有时把“道”与“天”、“天地”分开,有时又不分),在河图洛书中则称为“数”,名虽各异,其实为一。老子道德经中对“道”说得很多,如:道可道,非常道。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易经中有“复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尚书洪范中说:“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春秋左传中说到“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

5、,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和“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之说。中国人还说到天道、地道、人道、文道、武道、王道、霸道、兵道、茶道、养生之道等等。总之,万事万物无不有“道”。可见,“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范畴,即最高的概念。同时,“道”也是中国人最为敬重的一个名词。因此,学习中国文化,首先必须懂得“道”。(二)老子论道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说:老子说:“道”“渊兮似万物之宗”,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可以为天下母”。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早于天地万物而生的,是无法追问其产生时间的。至于说谁产生了“道”,那就更不知道了,也不能追问了。因为“道”是最本源、最根本,是一切知识的起点。本体的道,是天地万物的“造物主”,是一切的起源和原因,是制约一切的最根本力量,是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必须顺从的最高法则。宇宙之“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是永远不变的,即周易所称的“不易”,本体之“道”,可“动”,但不“变”,动与变是不同的。“道”表现为无形,不易于被人所认识,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如电脑硬件系统对于电脑中的影像世界(里面也有人物、山水和

7、万事万物)而言,就是“道”,就是影像世界得以创生和维持的机制。道是产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人们唯有去除一切的形式,才能够见道,此谓“为道日损”。可惜的是,当今大多的修道者和学术研究者,不是“为道日损”,而是“为道日增”,总想通过有为的方式,形式上的手段认识和了解大道,如此只能背道而驰。道,就像水一样,无声无息无为而养万物,此道之力,人不可及。唯有无为而寻道方可及道,另行他路必自损道行。(三)太极学说和太极图太极图是研究宇宙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是科学的灯塔。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又出现了不同的图象。故太

8、极图右而用白色表示属阳,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太极图(四)万物都是太极宇宙是一“太极”,人也是一“太极”。每个人都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有精神有身体,有心理有生理,有内脏有身躯,有左边有右边,有前胸有后背各部分,通过内在的生命机制统一在一起,互相协调运作,构成完整的生命整体。这就是“太极”,每个人都是一个“太极”。引申开去,任何一物都是一“太极”,天地也是一“太极”,宇宙也是一“太极”,从宏观到微观,任何一个物体或粒子,都是一个“太极”。人在宇宙中。所以人这个小“太极”要顺应宇宙这个最大的“太极”,也就是要顺应于宇宙之“道”。三、中国古代科学贯穿着“阴阳”“太极”生“两仪”: “太极”是“一”,

9、“太极”可分为“阴阳”。早在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提到阴阳。阴阳理论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阴阳五行是国学之本,看似简单,却知者甚少,知而能守其道者更是少之又少。以人为例,每个人自身都呈现出两面性:身体与精神,情感与理智,外向与内向,勤奋与懒惰,忍让与宽容几乎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人性的优点与弱点。“太极”的阳面强大的人就是刚强的人,是“君子”,是成功者;太极”的阴面强大的人就是软弱的人,是“小人”,是失败者。所以人就分出了二大类:男和女,老和少,强和弱,善与恶,智与愚,外向与内向(待续)中国传统教育是建立在统一科学基础上的通识教育

10、(二)时间:2011-10-04 22:49来源:原创作者:吴越点击:82次四、中国古代科学贯穿着“五行”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老而博大精深的物理学。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能量所构成。四、中国古代科学贯穿着“五行”(一)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老而博大精深的物理学。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能量所构成。中国道家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加上一个“中”,就成了“五行”木(少阳)、火(老阳)、土(中)、金(老阴)、水(少阴)。四象把万物分成四大类,如中季春夏秋冬、四方东南西北,也可把人分成四类,如少阳(半外向)、太阳(外向)

11、、老阴(内向)、少阴(半内向),所以,四象学说与五行学说是相通的。宇宙由这五种要素所构成,随著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还可以一分为二,就变成了十类:阳木、阳火、阳土、阳金、阳水和阴木、阴火、阴土、阴金、阴水。宇宙(天地)是由五行(十类)构成的大系统,万物和人都有各自的五行属性。(二)五行生克五行相生相克,衍化出无比奥妙的宇宙:1、五行相克: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2、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生克图(三)五行来源于“天地之数”河图洛书周易系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

12、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段系辞文字对应着“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是“象”,天地之数是“数”。河图洛书和天地之数讲的是万物起源问题。道或最高本体之太极,远观或整体观之,是“有物混成”;近观或分部分观之,则可分成两大部分:“天”的部分和“地”的部分。这也就是太极分成阴阳两部分。这里的“天地”对应太极中的“阳阴”。“天地”两部分又各分成五部分,各自有各自的“数”,即各有各的数量特征。其实这就是五行的来源。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一般人理解为万物的性质,可是这些性质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这十个“天地之数”所生成的

13、。“天地之数”不只是数,而是产生天地万物的十种机制,这十种机制决定了万物的十类性质。“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句话说明了这十个“天地之数”是万物的根源。这十个“天地之数”,实质上也就是“天干地支”。干支是表征时间的,也就是描述时间场的。万物都在时间中产生,万物都受时间的制约。一句话把宇宙万物的奥秘说尽了。河图洛书的实质是一个“时间场”,象个大圆盘一样,我们称之为“时间大转盘”。而这个盘,细看又是由二个大盘组成的,这就是“天盘”和“地盘”。整个大盘中又套着层层的小盘,极其复杂,用图象、语文和数字表达出来的只是其大概而已。五行,本质上是产生万物的时间机构,表现上则是由时间产生的万物的属性。学习

14、五行,这是最基础,最开始。五行与天地之数五行木火土金水天地之数三,八七,二五,十九,四一,六天地之数分五行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如果放大一人或一物来看,它们自身又都是由五行(十类)的各部分所构成的小系统,如一个人整体有五行属性,而人体又由五脏六腑和四肢五官等构成,而脏腑肢体等又都各自有其五行属性,如肾属水,脾属土,肺属金等等。如此层层展开,从宏观到微观,各层系统都可用五行模型来描述和沟通。中国的“五行”,从天到人,从人到物,从身到心,从宏观到微观,无不贯通。建立在五行学说基础上的五行人格理论也是层层贯通的。而且,五行人格理论与西方的气质理论、血型理论、神经活动理论、九型人格理论等也是相通的。(四)五行与八卦相通:“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那就是“周易”了。中国的周易闻名世界,而周易与八卦密不可分。八卦也有五行的属性:震巽属木,离属火,艮坤属土,乾兌属金,坎属水。五行与八卦关系图(五)五行与干支(时空)相通“天干地支”也与五行相通:天干地支与五行关系图中国古代科学用干支学说描述时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也用干支表示空间方位。干支有五行属性,也就是说,时间与空间都有五行属性。天干地支五行属性表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天干(阳)甲丙戊庚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