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72352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金龙小学 黄晓慧最近趁空暇时间学习了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这是一本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简明读本。书中主要阐明了陶行知代表性的教育观念,如生活教育观念、教学合一的教育观念、民主教育观念、完整人的观念等。作为名篇的精选,这本书在选择篇目上下了功夫,强调时代针对性和价值。像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试等文章都有超越现在流行理论的底蕴。翻着这本书,先生那富有代表性的教育思想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受到了良好的启迪和深刻的教育。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文章就是教学合一。陶行知先生早在1919年就提出了“教学合一”的思想,他认为教与学是不能分离的,并列举了三条理由:

2、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第三、先生要一面教一面学。在以往,无论是教案的设计,还是组织教学,都是以教师为轴心。陶行知先生认为: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思想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流弊。“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先生详细地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他认为“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

3、最短的时间,通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也就是近代教育家主张的“自动”。陶先生的这个观点也是现在新课程所大力提倡的。热心的教师,总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教师又怎能穷尽天地间的奥妙?既然如此,那他所能给学生的,也是有限的,其余还是要学生自己去学习、实践。只有教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寻找解决同类问题的办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真正的活学活用知识,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很多语文教师都感到习作教学是块“难啃的骨头”,学生怕写,教师怕改。教师费了好大力气改好的作文,学生只是瞧上几眼就塞进书包里

4、。学生没有习作的兴趣,教师教得也累。我认为,要实现教学合一,教师应在“法”上给于引导,在“权”上予以下放。由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一方面我着重在修改方法上指导学生学会自评,指出自己文中的闪光点,并找出文中还有疑惑的地方。另一方面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互评,如:让中等生和后进生找出优等生文中的错别字和优美词句,而优等生则从选材和立意方面对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讲评。让学生成为讲评的主体,在参与讲评中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成对自我的激励与超越,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同时,我针对学生的评改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各抒己见,甚至争论来解决评改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既发挥了教师

5、的导向、扶助作用,又让学生在争论中拓展思维,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俗话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一旦有了自评自改的能力,何愁不能“自主作文”呢?作为教师,重要的是“教学生学”。只有找准自己的“位”才能真正有所“为”。陶先生认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要求教师的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则教师“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也乐学。不要一味的让学生读死书,而是要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充分的联系起来。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定,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来定。对此,我有一些体会,四年级有一课捞铁牛,这篇课文记叙了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经过,赞扬怀丙和尚是个出色的工

6、程家。对于什么是浮力,学生比较陌生。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浮力的实验。先找来“船”、“河水”、“铁牛”等代替材料,根据课文内容自行设计实验过程;然后分组合作解决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相互介绍实验过程。通过动手动脑,既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所以,说得再多,还不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自己做课堂的主人。陶行知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批评当时的教育界“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这也是教与学分离的流弊。他主张教学

7、合一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他很赞成当时德国一位学者所说的“德国大学的教员就是科学家,科学家就是教员”。他要求教师要做到教学相长,经常研究学问,不断寻求新理,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多得些益处。“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记得松溪县实验小学的张元进老师曾在福建教育发表一篇题为老师们,请多读点书吧的文章。文中这样写道:“在上麻雀一课时,一个学生突然说:这篇文章的主题不是告诉我们母爱的伟大,而是告诉人们不要畏惧庞然大物,只要敢于斗争,弱小者最终是可以战胜强大者的道理。这位学生独特的见解不仅得不到肯定,还被老师否定了。学生只好红着脸坐下了。下课后,我找到这个学生,微

8、笑着肯定了他的说法,并询问他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后来,我和这位授课教师交谈时,问他是否读过猎人日记这本书?老师直摇头。当我告诉他,那位学生说的这篇文章的主题不是告诉我们母爱的伟大,而是告诉人们不要畏惧庞然大物,只要敢于斗争,弱小者最终是可以战胜强大者的道理。这个理解是对的,授课老师却说:教参上都是说赞颂母爱的伟大。听了老师的回答,一丝遗憾萦绕在我的心头,不由得涌起一股冲动老师们,请多读点书吧!”张元进老师的一席话正表明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师在未读全文原著的情况下武断否定学生的正确见解,更以“教参”为标准答案,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呢?试想,一个不能以书籍开启学生智慧的老师,他自己究

9、竟存有多少智慧,他在课堂上所贩卖的东西又有多少价值呢?老师们都有同感: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可是桶再大也有取尽的一天,要不断的往桶里注入新的水才行!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

10、学的博。”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永无止境。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教师如果停留于以往的知识结构,没有及时了解知识的动态发展,又怎么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我们只有不断充电,才能成为学生的导航灯,才能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快速地捕捉课堂上闪光的生成资源,并有效利用,才会产生“没有预约的精彩!”。陶行知先生离开我们己半个世纪了,但他丰富而宝贵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创新教育事业仍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今天,当我捧读这位教育大家的教育名篇,仿佛看到了这位朴实的老人,正缓缓向我走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继承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断丰富陶行知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陶行知理论,使行知理论不断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