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71642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超监测下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10例疗效分析【关键词】 B超监测我们对19例子宫切口声像图液性暗区2cm者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治疗。其中10例在B超导向下行子宫切口处积液抽吸及注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1年3月至2003年2月在我院施行剖宫产术者中随机选择360例。在声像图上子宫切口呈一边界清晰的线状或弧状强回声光带,提示子宫切口愈合良好,共311例;在强回声光带中局部有一混合性光团, 提示子宫切口积液伴有炎性反应,共49例,其中19例液性暗区2cm,占异常病例的38.7%。此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9例),年龄1932岁,2组经

2、统计分析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局部穿刺治疗(治疗组):B超下定点,皮肤消毒、局麻后,以16号腹穿针在定点处垂直刺入包块内,经B超证实穿刺针已进入包块后抽吸,若液体粘稠,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将液体尽量抽出,此时感负压较大,声像图上液性暗区明显缩小,局部注入抗生素及小剂量皮质激素,停用全身抗生素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对照组):广谱抗生素+宫缩剂静脉滴注,辅以全身支持治疗,至好转停药出院。 1.3疗效判定标准好转:血性恶露干净或减少,子宫声像图示切口包块缩小,呈现强光团为主的混合光团。治愈:恶露干净,子宫声像图示子宫切口呈线或弧状强回声光带。 2结果治疗组子宫切口声像图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日、

3、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表1)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晚期产后出血,无不良反应及损伤,仅2例当晚有轻微尿频,未经处理自愈。对照组中1例产后27d因阴道出血,再次入院保守治疗1周好转出院。 3讨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早期的切口积液可导致循环不良、组织水肿、炎性浸润,若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则可导致切口感染或无菌性坏死,最终引起切口裂开而发生严重的晚期产后出血。因此,对子宫切口积液者应及早给予适当的治疗,以阻止这一发展过程,促进子宫切口愈合。我们对在术后子宫切口处有低或无回声光团者,经

4、穿刺抽吸证实,多数为血肿(血液或血凝块),少数为浆液性炎性渗出物,说明早期子宫切口局部的炎症反应一般为非感染性炎症,此时在超声导向下穿刺抽吸血液或渗出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去除有利细菌繁殖生长条件,局部注入广谱抗生素及小剂量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本文中10例穿刺治疗者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全身药物治疗者,说明此法在促进子宫切口早期愈合中确实具有积极作用。穿刺治疗子宫切口积液的体会:穿刺治疗适合于子宫切口暗区2.0cm者;穿刺术前患者膀胱应适度充盈,以能清楚暴露切口处积液为限,高度充盈的膀胱往往遮盖切口,穿刺则易损伤膀胱;穿刺对于了解积液性状及判断预后有一定帮助,一般浆液性积液较血肿治疗效果好,穿刺物培养可帮助选择敏感抗生素;血肿直径5cm者,治愈所需时间较长,必要时应配合局部理疗及中药治疗。 (赤壁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 赤壁 437300)作者:吴红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