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古诗两首3 .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716147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 古诗两首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 古诗两首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 古诗两首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 古诗两首3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 古诗两首3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 古诗两首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 古诗两首3 .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雪执教者:卢佳一、预设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2、学会诗中的生字。3、理解诗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二、预设重点、难点:1、体会诗的意境,明白诗词的“借景抒情”和“借诗言志”。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诗的方法。3、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体悟诗歌的意境和韵味。三、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导入课题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朝诗人柳宗元写的诗江雪。(二)、教给方法,自主学习1、学古诗,你有什么好方法?2、出示方法:1、读诗句:反复朗读、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2、明诗意:先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再把它们串起来读。3、知诗人:收集、交流有关诗人的资料,走进诗人的内心。3、学生根据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教师巡回倾听。【四年级的学生对股市已不陌生,对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唐学生说说股古诗怎么学,就是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随后,教师让学生按照诗句、明诗意、知诗人的三步自学古诗,让学生有目标、有方法的学习。这样的自学与分组学习交流是扎实、有效的。】三、自学反馈,适时点拨1、谁来读这首诗?(你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尤其蓑笠翁三个字读得非常准,通过你们的预习,知道蓑笠是什么吗?)2、出示图片,这就是蓑衣和斗笠,从部首上看,蓑是草字头,

3、蓑衣是用草棕编成的,笠是竹子头,斗笠是竹条编成的,这就是用来防雨防雪的工具。3、谁再来读?4、读得真流畅。还有一个字要注意,就是“孤”,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5、“孤”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和老师一起写写。左边是子,横要变成提,最后一笔要写舒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此环节教师将音、形、义有机结合起来,提醒学生书写正确。督促学生养成零号的书写习惯。在读诗中解决“孤”字的书写,呈现“蓑笠”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蓑衣与斗笠这两种不常见的防雨雪的工具。达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的教学目标。】6、齐读古诗。7、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板书:画)你在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一边小声读诗,一边想象,我看到了

4、什么? 8、交流。 同学们,如果把黑板当作画纸,让你来画,你想画什么? (我要画一个人在小船上钓鱼。)(1)你为什么只画一个人、一条船?(点红理解“孤”和“独” )通过两个字看到了一个画面,(点红理解“蓑笠”:从字型上就可看出,“蓑”是用草棕编成的,“笠”是用竹子编成的,专门用来防雪防雨的工具。出示蓑衣图和斗笠图。)(点红理解“翁”:是一个老翁,他披着蓑衣、戴着斗笠。)(2)就这样把下面两幅画面清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了,谁来读读三四句,用你的朗读读出画面。 评价(1、我看到了一个人,我看到了一条船) 你还想画上什么?(我还想画上很多山,很多条路。) (1)你从哪里看出有很多山的?(点红理解“千山

5、” ) (2)还有一处写法和“千山”写法一样,是?(点红理解:万径) 看,我们抓住了关键词就读懂了诗。谁来读读一二句。 (评价 1、我看到了条条小路,许多座山。) 作者就是用这种夸张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条条小路,座座高山。 你还想画上什么?(我想画雪)(1)示范画。这样画行吗?(几片多些全是)(2)为什么要画这么多的雪?请细细读一读古诗,从字里行间找一找好吗?(“独钓寒江雪”“蓑笠翁”看出雪很大) (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也可以看到当时是雪天。因为鸟都不飞了,人都不出来了说明雪很大,鸟儿找不到食物,人也害怕寒冷不出来了。)(3)你是从哪两个字中发现原来漫山遍野全是飞雪? 随文点红理解“绝

6、:绝迹”、“灭:消失”(4)喔,原来这两句虽没有直接写雪,但“绝、灭”两字却告诉我们鸟儿绝迹,人迹消失。(5)这就是寒江飞雪的图画。板书:寒江飞雪 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这个画面吗?四、了解背景,体会意境1、我们对古诗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有一位叔叔通过自己的朗读不仅读出了画面,还读出了诗情,想听吗?2、下面让我们来听录音,听着诵读,看着画面,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播放录音3、你感受到渔翁怎样的心情?(孤独)4、你油然而生的是孤独,细细地读,静静的品,文中那几个词你还能读到孤独,还有那些字也是在写孤独。(鸟飞绝,人踪灭)5、“绝、灭”空旷无人,这两个字看似写鸟写人,实则写孤独,再找一找。是一座上

7、,是一条路吗?6、 很多座山,很多条路,都没有人,这么空旷的世界只有渔翁一个人,这种孤独太深、太浓、还厚了。文中有个词相信大家都发现了。 (点红“千万孤独”)你来读。7、文中看似处处在写景,实则处处在写情,千万孤独,谁来读,老师给他配上音乐。 【阅读教学的过程不可能是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注入”学生头脑中,而是学生必须在拥有对“文本”的自我理解并与教师展开平等对话以后,才有可能自主选择、自主深化,提升自己对“文本”更丰富、更深刻、更显教育意义的把握和理解。】8、同学们,古诗学到这儿,我们的目光不由地再次聚焦到这位老渔翁身上。这个渔翁他可能是谁呢?9、让我们走近柳宗元,读一读你收集的资料。

8、10、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柳宗元的资料。此时的柳宗元就在永州,在这之前,他一心救国救民,参加著名的永贞新政,触怒了当朝皇帝和权臣,被一纸诏书贬到了数千里之外的永州。在永州,他无职无权,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得在寺庙中借宿。在永州,他无家无室,有时,甚至连说话的人都没有。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环境下写的。在永州,他曾给朋友写下这样一封信,里面有这样两句话: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内:指柳宗元的内心、理想、志向。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遭受了这么多的磨难与挫折,我仍不会改变我的内心,我的理想,我的志向。11、从他的简介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12、天气虽然恶劣,环境虽然艰苦,虽身处逆境却顽强不

9、屈,虽困难重重却无所畏惧。江雪这首诗就是他志向的表达。如果都说我们刚刚读出的是他的借景抒情,(板书:情)那么现在我们读出的就是借诗言志(板书:志)。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这份坚守,这份孤独。13、我想你们一定把这首诗深深的记在心里了,让我们一起来背背这首诗。14、同学们,你们现在还小,可能还没有完全感受到诗人柳宗元孤独寂寞的心情和面对重重困难而无所畏惧的精神,但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能真正的走进宗元的内心了,体会诗人的心情。【这首诗,并不是单纯的描绘江山的雪景,也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是要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面对重重困难而无所畏惧的精神,是诗人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表达自己不

10、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在体会诗的意境这个环节中,通过交流诗人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明白诗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但由于学生年龄还小,并没有深挖情感,点到诗言志,做到适可而止。】五、拓展学习,体会不同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首诗。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老师给大家提供了字词的解释和诗人的简介。2、谁想来读读这首诗?3、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心中都有一幅图。谁来用语言为大家勾画这一幅秋江独钓图?4、那么,这一首诗与江雪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我们小组来研究一下,看看一共可以列出多少条。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

11、、我国古代描写钓鱼的诗词还有很多。除了钓鱼,还收获了一些什么样的心情呢?搜集两首,读一读,背一背。这是今天的第一个作业,第二个作业是默写江雪这首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知识是叫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先生能够举一反三。”学完江雪带出秋江独钓图,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这首诗。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颇丰。学生通过对两首诗的辨析对比,进一步地感悟渔翁形象,体会到诗人不同的心境,迁移与拓展有度有效。】江雪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江雪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首古诗。江雪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一首诗,勾勒了一位渔翁在白

12、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这首诗,并不是单纯的描绘江山的雪景,也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的,是要通过雪景来赞美老翁面对重重困难而无所畏惧的精神,是诗人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表达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这首古诗,孩子们都耳熟能详,但由于诗人所处的年代十分遥远,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诗句、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在教学环节上,我反复推敲、细致打磨、查了大量有关诗人背景的资料以及专家的点评,课堂上收到了效果。四年级的学生对古诗已不陌生,对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教学每一部分都让学生尝试在前

13、,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学不会的也先学后教。在理解诗意环节中,为了更能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我通过让学生读诗说画面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诗的意思。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想,这比单单解释诗句更能吸引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为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感悟诗的意境打下基础。在体会诗的意境这个环节中,通过交流诗人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明白诗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但由于年龄、知识以及写作背景复杂等方面,并没有深挖学生的情感,适可而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渔翁形象,此时,我又带领学生拓展另一首诗题秋江独钓图,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这首诗,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大。让学生通过对两首诗的辨析对比,进一步地重新感悟渔翁,让渔翁的形象更加饱满。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心境不同,所以表达的情感也不一样。但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学情分析不够,不善于随机调整教学程序,我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尽管这样,但通过这样一次会课活动,我的收获还是不少的,虽然“磨课”过程是辛苦甚至痛苦的,但至少我现在更清楚地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更清楚以后自己的努力方向!相信未来一定是美丽绚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