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选择坚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706837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我们选择坚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我们选择坚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我们选择坚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我们选择坚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我们选择坚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我们选择坚强教学反思 教师们都习惯了每天的上课,却不习惯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当前,实行新课程,我们没有更多的经验借鉴,只有在反思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方法。 在上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课中,就坚强意志品质的表现,我选取了千手观音中的领舞人邵丽华作为材料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阅读邵丽华的生平经历后来谈一谈:“同学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哪些优良品质?”本想用千手观音这一幅很精彩的画面着重介绍邵丽华,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却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于是我课后在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的教学失误在哪儿呢?” 一、选材不适当 反思我的教学,我选取的材料都是贴近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2、但为什么学生答不上问题呢?这不是新课程中所要求的吗?原来选取的材料是不适应于学生。千手观音虽然同学们都在年欢晚会上看过,但对邵丽华根本不了解,甚至他们并不知道千手观音是由聋哑人来完成的,当然就谈不上感受到什么?因此要想新课程拉近学生的距离,我们必须从学生生活情景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中,并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列,然后通过“再创造”活动引入课堂,既有利于学生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又有利于学生的感受,并且有利于促进我们的教学,以致我们不会出现“尴尬”的局面。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够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邵丽华材料后,你能感受到什么?同桌相互讨论,或者同学们可以走动走动,听一听其

3、他同学的想法是什么?时间过了好长一会儿,然而,学生既不展开讨论,也不提出问题,整个课堂就是安静,再安静;也好像在等待,再等待,等待什么呢?等待老师的回答,等待老师的讲解于是我在想,导致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起?因此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基础的问题提出,然后逐步提出更深入更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有了这种问题意识的时候,才能把握所学的知识。 三、尊重学生的回答,未做好学生的引导教学 在本节课中学生了解了坚强意志品质的四个表现后,我让学生阅读书中

4、的四个材料,让他们分析这四个材料的主人公主要有哪些坚强意志品质的表现? 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 生1:中学生不怕吃苦、不怕累,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所以他读完了初中 生2:下岗工人冷静、办事果断,说明他面对困难,冷静地分析了形势,果断地采取了措施,从而迎来了新天地 生3:“我”被一句话“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得到了启示:发奋学习,给自己立下一个严格的规矩,保证自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最终成立一名博士生。说明有志气、有理想 同学们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回答了四个材料,但他们的回答都比较单一,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不很全面。于是,我课后在想,学生理解我没有及时的进行肯定,虽然他们的

5、分析、理解不是很理想、不很透彻,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达到了所要理解的地步了。至于如何来进一步引导到课文中的价值取向呢?作为教师就得进一步作引导、分析,从材料中去挖掘出结论,从而让学生得到更高一层次的理解,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又达到了课文的价值取向。这才是我们授课者的真正目的。 四、信息过量,掌控了学生思维 虽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减少了教师的板书、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唯恐内容单薄,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入课件。比如:在这次公开课中,最开始我选取了张海迪的故事引入了课题,继续又有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杰出人物的画面,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这些人物成功的背后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靠的是什么?紧接着又选取了邵丽华、爱迪生、毕玉玺等人物的经历来讲解。其结果内容都没有上完。课后思考,如果将集中在一个材料上,比如张海迪,也许这堂课还上的比较成功。这就充分说明授课时间受到限制,只得加快传递速度,但学生接受信息和掌握知识需要一定时间的跨度,速度快将使学生丢失信息,不利于记忆、思考、探究,这似乎比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还要过分,这与当前的教学改革不是背道而驰吗? 让我们选择坚强教学反思 马秀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