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706107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教学工作收获点滴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东关示范小学 郭慧峰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小学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师应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自己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所证明的。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构成学习动力的一种内动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把钥匙。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情绪高涨,充分发挥潜能,看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中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课前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首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捏成的圆柱,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有的学生说,把它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有的学生说,把它放到盛有水的长方体杯子里,看水面上升的高度.正当学生思维活跃时,我又出示了一个木头制作的圆柱体,“怎么想办法知道这个圆柱体的体积呢?”这时,新的问题又一

3、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木质圆柱体既不能捏,放到水中又会浮起来,这该用什么办法呢?此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求,如何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呢?学生们分小组开始热烈地探讨起来,通过实验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圆柱的体积公式。所以,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从事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创设生动有趣、富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情境。那么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

4、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否则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2、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

5、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3、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国家的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我引入了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两种情况:据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了百分之几?2013年棉花产量629万吨,2014年棉花产量616万吨,2014年比2013年的棉花产量下降了百分

6、之几?这样不仅让学生用学过的百分数知识来解决问题,也让学生对中国农业近两年发展的基本状况有了一些了解 。因此,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二、注重学生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的培养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理念。对同一问题能善于沿着不同角度,顺着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分析,并能选择不同方法加以解决。在教学中能自始至终、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解题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诱导他们转换角度,灵活思维,探索多种解题方法,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我尽量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独特的见解,鼓

7、励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到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达到培养独创性思维的目的。例如,根据“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 :5”这一条件,可启发学生联想说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5/3;男生人数比女生少5-3/5;女生人数比男生多5-3/3;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5:3;男生人数是全班的3/3+5;女生人数是全班5/3+5等等。一题多想,既沟通了分数和比之间的联系,又培养了思维的逻辑性、变通性、独创性。从而为用多种方法解题奠定了基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和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实

8、践,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独创性思维。三

9、、注重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而产生的一些体验和意识的积累,就会渐成为一种经验基本数学经验。这种经验在教学中如果能得到充分利用,就能更加有效推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数学基本经验的积累,大致需要经过“经历、内化、迁移”的过程。首先,需要经历,无论是生活中的经历、活动中的经历还是学习中的经历,对于学生基本经验的积累是必须的。但仅凭经历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数学思维,将活动所得不断内化和概括,最终迁移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中。1、经历“生活化”过程数学教学不仅仅要的是教学的结果,更要注重教学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

10、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丰富的经验背景,如果脱离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难度很大的,也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我们教师应以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为载体,环环紧扣,为学生创设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其导导作用体现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从自己喜爱的活动中、提出自己真正关心的、想知道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学要强调让学生“做数学”,通过做数学让学生来体验、理解数学的内容、思想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从而在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中获得活动经验。2、经历“数学化”过程动手实践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

11、一。但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并非意味着数学教学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活动经验的层面上,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活动经验,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训练与发展。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的数学活动经验。3、渗透内在的思想方法经验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明线),一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暗线)。由于教材对完美演绎形式的追求往往掩盖了内在的思想和方法,所以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概念和例题的本质是什

12、么?从怎样的材料出发,经过怎样的过程概括而来?最终要形成怎样的数学结构?领悟怎样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要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焕发出数学的生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当前数学教学必须达到的“四基”之一。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要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测、计算、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领悟很多东西,逐渐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的高度出发,注重积累并适时提升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由表及里获取理性的数学经验,从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

13、师,完全有必要对数学课堂教学重新认识。多媒体以它崭新的面孔走进课堂,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强大作用。它以自身的优势:形象性、直观性、生活活泼、图文并茂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化学习空间,同时也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面就谈一下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几点认识: 1、激发兴趣,活跃课堂 爱因期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持久的兴趣可促进学习活动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多媒体正是引发这一兴趣的最好工具。它提供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状态下自发、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例如,在建立三角形高这一概念时,屏幕中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及

14、它的对边闪过后,由这个顶点慢慢下来一条垂线,垂足落在它的对边上,接着打出“高”的文字,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意义的理解,而且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便会乐此不疲,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可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靠的是一张嘴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笔,很难做到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弥补这一缺陷。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将抽象的知识变为栩栩如生的动画,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

15、,又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如:在讲授“图形的变化”这一节时,当一个图形作了旋转或平移以后,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很难想象出所得结果,而直观教具的演示也难以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表象,解答起来比较困难。这时多媒体课件便发挥它的优势,通过Flash动画演示,显现图形变化时的轨迹,从而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3、教学容量大,高效省时 在我们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的板书、教具的演示、教学挂图的张贴等等,往往占用了一节课中不少的时间,因此,课堂任务完成不了的现象也经常存在。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以把知识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

16、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一边眼看精美的教学图片,一边耳听教师的生动讲解或多媒体播出的声音,动静结合,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便于学生对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练习,保证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多练,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许多优势,运用得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也容易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才能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功效。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从教学进程最优化的角度去研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尽而创造出多彩的数学课堂。 五、改变教学评价,注重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