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70541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1.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2.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3.我国下列区域的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方的界线是黄河 B.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C.松辽平原是松嫩

2、平原的一部分 D.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4.下列关于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生长季节短促,适宜玉米、棉花、冬小麦、油菜的种植C.水稻土分布广泛,因此主要发展水田耕作业,大面积种植水稻D.受长白山的阻挡,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东部由于降水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田晓同学在 我的家乡 作文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穿梭摇过,鱼儿在水面上跳跃。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56

3、题。5.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6.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风气候、黑钙土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7.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社会时期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连片的水稻C.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两熟至三熟D.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89题。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

4、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8.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9.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读我国四个

5、地区的简图,据此回答1011题。10.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降水较少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C.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D.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11.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改造盐碱地,提高粮食产量C.丙地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生产12.关于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松花江、黑龙江、嫩江冲积而成 B.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C.年降水量小于800mm,但属于湿润地区 D.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13.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早区再到青

6、藏高寒区( )A.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B.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渐次渐强,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少D.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局部图,a、b、c是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读图完成1416题。14.a 、b 、c 三条界线交会点所在省份( )A.主要生长春小麦 B.有长江流过C.煤炭资源丰富 D.降水多在50 毫米以上15.图中四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城市地域形态呈条带状的是( )A. B. C. D. 16.关于图中地区所跨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跨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 B.跨季风区和非季风区C.跨亚热带和暖温带

7、 D.跨内流区和外流区17.新疆和西藏比较,区域特征的不同点是( )A.新疆的面积比西藏大,但人口比西藏少B.新疆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西藏位于第一级阶梯雪冠C.新疆和西藏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新疆农业主要为绿洲农业,西藏农业主要为河谷农业18.右图是非洲第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正面邻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 D.GDP19.用于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的“呼吸”号卫星于2009年1月21日在日本种子岛宇航中心发射升空。该卫星

8、装备了高精度的观测设备,将利用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特定波长辐射的特点通过观测地表反射的能量变化来推算温室气体的浓度。该过程主要利用了(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2009年4月15日零点1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课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它的成功发射,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北斗”的问世和不断完善,将逐步打破美国GPS一统天下的局面。据此回答2022题。20.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时传感器B.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C.具有全

9、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D.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21.下列不属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22.2009年8月11日,“跨越2009”系列跨区实兵检验性演习拉开帷幕,能为演习提供授时和定位、保密通讯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北斗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地理科学广泛的运用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变化。据此回答2325题。23.南京市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

10、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各个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可采用的技术是( )A.RS B.GIS C.GPS D.GPS和 GIS24.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事例,正确的是( )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客流量A. B. C. D. 25.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 )A.计算城市绿地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 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 D.合理调整公交线站点二、综合题26. 读“30N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在位置上的共

11、同之处是 ,在形成原因上的共同之处是 ,在人地比例上的相似之处是 。(2)乙、丙两三角洲与甲三角洲的距离相对较近的是 ,原因是 。(3)当北京敲响2005 年元旦钟声时,甲三角洲地区的区时为 (要求写出年、月、日、时,下同),乙三角洲地区的区时为 ,丙三角洲地区的区时为 。(4)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均是本国重要的农业区,试列表分析说明它们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条件和主要不同特点。27.下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比较两区域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区域位置优势政策优势在全国农业中的地位主要开发能源主要环境问题甲乙(2)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两

12、区域都吸引了大量人口流人,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上的差异。(3)甲、乙两区域内都有我国的著名河流,但它们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试说明之。(4)从两区域的合作基础来看,两区域最适合合作的工业部门应当是 工业和 工业,与之相关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工程 。(5)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28.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的分辨力是较_(高或低)的。(2)在B图中,

13、传感器接受到的是_,它的产生是由于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 29.结合甲、乙两区域图(下图),回答问题。(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业、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等新能源。(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 (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