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3篇(《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1693755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3篇(《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3篇(《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3篇(《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3篇(《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3篇(《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3篇(《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3篇(《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3篇(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下面是我收集的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3篇(寻隐者不遇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1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能理解古诗,理解“不遇”、“言”、“云深”等词语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情与境,从而了解诗中事,领略诗中景,感悟诗中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古诗的教学,理解诗中隐者的形象,感悟隐者的情怀,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而受到美得熏陶。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2、朗读品位、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2、。教学难点:理解隐者的形象,感悟隐者高大、正直、心怀百姓的情怀。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解题1、自经典诵读以来,我们背过许多的古诗,你能背几首大家听听么?(学生自由背)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读课题吧。(齐读课题)3、你知道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么?你了解他多少呢?(教师相机补充)4、解题(1)你能用“寻”、“隐”、“遇”组词么?你知道它们在题目中的意思么?(2)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3)再次读题,说说你想弄清楚哪些问题啊?二、初读,读得有点诗味。1、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看看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2、这首

3、诗每位同学要到三遍,每一遍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第一遍:要一字不错,字正腔圆。第二遍:要读的有板有眼。第三遍:要读出诗的味道,那你就很了不起了。(学生练读古诗)3、指名学生读,速记点评,注意鼓励学生。4、字音大家都读的很准了,再读古诗,看看古诗写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首诗该怎么停顿呢?(提醒第二句停顿“言|师|采药去”)5、指导朗读古诗,读出节奏。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1、读了这首古诗,你有不懂得字词么?提出交流。多媒体出示:一座山,山上云雾缭绕。相机理解“云深”。2、角色扮演,在对话中理解诗意。(1)贾岛到山中去寻访圣贤之士,没有找到,却遇到了童子,你瞧!(多媒体出示:贾岛与童子在山中相遇的插

4、图)(同桌中一位扮演贾岛,一位扮演童子,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表演问答)(2)指名学生上台表演。(3)他们精彩的表演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这样情景诗人是怎么写的呢?(4)多媒体出示古诗,教师范读。同学们,读读吧。争取能读出诗中的情景。学生练读,然后指名学生试读。3、贾岛在和童子的对话中,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带着这样的情感变化,我们再读读古诗吧!(指名读齐读)四、抓住意象,感受隐者的形象。1、过渡:诗人寻访隐者,结果没遇到,诗人很失望。那位隐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竟然令诗人如此仰慕?再读古诗,看看能不能从古诗中找到答案。2、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虽然在诗中没有

5、写隐者,但诗中所写的景物却与隐者有密切的联系。找出诗中所写的物,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再把它们和隐者联系在一起,你会有新的发现。(学生再读古诗)3、隐者隐居起来是不是并不关心这个社会,不关心百信的疾苦了呢?他是不是把一切都放下,安心过悠闲清静的生活呢?你们在找找看隐者干什么去了,你从中读懂了什么?4、学生交流,教师稍作点拨。(采药,治病救人,心系百姓,不辞劳苦,菩萨心肠)5、多媒体出示,总结回顾。这就是诗中的隐者啊,他像松树一样( ),像白云一样()。他去深山采药,救死扶伤,他心里装的是()他就像云端的神仙、像那救世的菩萨!五、拓展延伸。那些隐居起来的世外高人啊,才华横溢,胸怀宽广,悠闲洒脱。你

6、还知道哪些这样的高人呢?六、作业。将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写成一篇300字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寻隐者不遇 贾 岛 隐 者 满怀希望正直 失望高大 一线希望 彻底失望纯洁 心系百姓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2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寻隐者不遇描写诗人松下问童子的生活画面,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句的意思。3、能朗读、背诵诗文,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新课听教师讲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板书:贾岛):贾岛是唐代诗人,屡次应试没有考中,一度出家当和尚,后来听从韩愈劝告还了俗,当过小官。他作诗时,非常讲究铸字炼句,反复苦吟思索,为此传下来一个生动的故

7、事:有一天,他骑驴访问隐居的友人李凝,正好友人外出未归,他便在门墙上题诗一首(即题李凝幽居),共八句,描绘李凝隐居地的幽静景色,叙述自己来访不遇,以后再来,一同隐居。从李凝隐居地往回走,贾岛一直觉得这首诗的三四句有个字似乎应该改一改,原诗是这样:“岛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想:究竟用“推”字好呢?还是改为“敲”字好?贾岛在驴背上反复思索,总是犹豫不决,不知不觉间用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想把这个字定下来。这样一直走到长安城里,他还是做着手势不断苦吟。这时,当时任长安地方长官的韩愈出门办事,贾岛由于太专心了,一头撞进韩愈的仪仗队还不觉得。仪仗队的士兵见贾岛这么放肆,已经冲进了第三节还要向前闯,便不

8、客气地把他揪下驴来,推到韩愈跟前。韩愈问贾岛,为什么无缘无故冲撞他的车骑?贾岛这时已回过神来,连忙说明是由于在驴背上做诗,神情恍惚的缘故,并非有意冲撞。韩愈是有名的文字家,对贾岛的问题也发生了兴趣,不但没责备他,反而立马想了很久,然后说:“用敲字好!”于是,这两句就最后定下来,成为: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改为“敲”字,是用来反衬李凝隐居地在万籁俱寂中更见幽静,也就是响中寓静,这比在万籁俱寂中无声无息的推门要好。从此,韩愈和贾岛便成了诗友。贾岛的苦吟,有时确有成效。他还写了一首忆江上吴处士,其中两句说: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这不仅写出了典型的秋天景色,而且把景象描绘得非常壮阔,但字句却很简

9、练,也是传诵不衰的名句。小结:唐代诗人贾岛是很讲究“推敲”的,他的诗自然质朴,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诗寻隐者不遇。二、按小组学习,编演对话情景1、齐读诗句2、下面同学们按四人小组,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两个两个的表演,看谁对诗句的意思理解正确。分组表演,教师巡视.(1)指名表演(2)其他同学提出异议三、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说出诗句的意思(说说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只:只是 深:深度,指云雾很多“只在此山中”之前隐去了一句问话。我寻隐者,在松树下遇到了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傅的去向,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师傅就在这座山里,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

10、地方。2、体会感情这首诗写的是一次寻访,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被寻访的是隐者,理解“隐者”即隐居山林的人;一个是寻访的结果是不遇,即没有遇到。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这三番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四、齐读古诗,练习背诵五、补充阅读贾岛 题李凝幽居和忆江上吴处士六、板书设计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 希望 言师采药去。 失望 只在此山中, 希望 云深不知处。 失望寻隐者不遇的教案和反思3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培养对古诗的兴趣。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插图理解“不知处”的意思

11、及诗句的含义。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及隐者的高洁品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感受人物鲜活形象,感受诗歌的内蕴美。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插图理解“不知处”的意思及诗句的含义。 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及隐者的高洁品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感受人物鲜活形象,感受诗歌的内蕴美。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这首诗的题目,推敲推敲,理解它的意思。寻,寻访。“隐者”是什么样的人?(古代隐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学问的贤士。)遇,遇到,碰到。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诗人贾岛寻访隐者没有遇到)过渡: 诗人为什么没有

12、遇到隐者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品品、推敲。(二)初读感知 把握韵律1、课件出示全诗寻/隐者/不遇 松 下 /问/童 子 , 言 师 /采药 去 。 只 在 /此山 中 , 云 深 /不知/处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边读边划出诗歌的停顿、重音,读准节奏。2、分组读,齐读。3、师:初读了古诗,你知道诗中涉及了哪些人物?(三)精读诗歌 体味意境1、师:(出示插图)那么,图上画的这两个人是谁?(诗人和童子)2、诗人是在哪里碰到这个童子的?从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松下”指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也是隐者的隐居之地。为什么作者要写“松下”而不写树下或其他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推敲。出示“青松”一诗,你一定

13、能找到答案。我们知道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古人写松树大多是为了表现什么?(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诗中是为了突出谁呢?(隐者远离尘俗的风骨)3、这个童子与隐者是什么关系?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4、隐者采药的地点你找能到吗?这是怎样的一座山呢?理解“云深”(山深云雾浓),因为云深所以“不知处”。5、请同学们认真默读古诗,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诗中的人在说话,也就是对话)他们在问什么?说什么?请你试着填一填。问答松下问童子(你师傅到哪去了?)言 师 采 药 去 贾岛(你知道他在哪里采药吗?)童子只 在 此 山 中(具体是在山的什么地方呢?)云 深 不 知 处6、你怎么知道贾岛这样问? 小结

14、:通过童子的回答,这首诗中哪些是童子的回答呢?我们来对读一次,师是诗人,你们就是童子。同学们,你们真会揣摩,通过童子的回答能推测出贾岛在问什么。明明三番问答,贾岛采用了以答含问的手法,把诗精简为二十字,可见他在谋篇布局上的“推敲”,真了不起。7、来,我们同桌对叙,指名角色扮演,注意礼貌。(四)拓展升华 体悟诗情1、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还贵在善于抒情。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这首诗,从中你还能读出诗人在问答中的情感变化。(1) 首先,我们看这个“问”字,当贾岛去拜访隐者时,是怎么的 心情?一个问字,就透露出诗人饱含仰慕之情,他满怀希望而来。(板书:问 满怀希望) (2) 古时候交通不便,诗人千里迢迢前来寻访隐者却听童子“言师 采药去”,诗人心情如何?答非所想,不遇隐者,满怀的希望一下子坠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从沸点降至冰点。(板书: 不遇 失望) (3) 当得知隐者在山中采药,“只在此山中”,这时如果进山寻找, 有没有可能遇上?这又使失望之中萌生了了什么?一丝希望:隐者没有远去,或许还有见面的可能。(板书:可遇 一线希望)(4) 可是,当听童子说“云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