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68952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的素质状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高校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人们已开始意到这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素质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它主要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它是人的心理发展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及其发展水平; 袁敬伟、张成山,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及培育,吉林教育科学学报,1998年第6期。而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条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于人的适应行为和

2、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 张继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国家造就大批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用的建设性人才。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特殊群体,从总体上讲,多数大学生心理发育正常,在众多矛盾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能够正常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做出最佳的选择。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由于自身的素质个性中的弱点和缺陷,心理发育不良等原因,在错综复杂的境遇中对外界社会环境因素往往很难应付,矛盾重重,造成强烈的心理冲突,长此下去就容易导致心因性疾病。所以,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便成为

3、当今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一、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 (一)提高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前提 心理素质是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一个人如果缺乏良好的个性品质、应有的心理能力,其发展就会缺乏应有的基础、强大的后劲、持久的力量源泉。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环境影响以及自身实践锻炼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学生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可以提高心理的机能,更有效地开发心理的潜能。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及实践都表明,人的性格经过外界教育与自我塑造,可以变得更加完美;各种心理能力经过训练和培养能够得到增强;人的需要、兴趣、爱好、动机也可以因心理素质的提高而得到激发和引导。因此,心理素

4、质的培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和协调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二)提高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保证健康的心理是人生幸福快乐的源泉。大学生心理上不完全成熟,心理素质不高,就会导致认识问题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在处理面临的矛盾和冲突时,会因为遇到挫折和障碍产生恐惧和焦虑,造成心理扭抑和心理紧张,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何士清,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如学习和生活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紧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专业与择业的仿徨等。如果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还极易因一些不良刺激而使心理失衡、智力受损、性格变态、情绪恶化、行为失控。这既对自己不利,又容易伤害别人,严重的可能因

5、此而葬送美好的前程甚至宝贵的生命。因此,只有心理素质发展了,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良好状态的人,才能使其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智力、高超的技能、强壮的身体形成合力,使内在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并在其成长过程中体会到人生的乐趣。(三)提高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阶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科技的发展,电脑的广泛使用,对人脑记忆知识的要求有所降低,但对知识创新的要求日益提高,并要求具有综合的认知能力;社会、环境变化的加快,又要求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信息的多样化发展,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鉴别、选择能

6、力;人际关系的复杂化,需要有更强的人际交往与协调能力;竞争的加剧,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竞争的意识、协作的精神,还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情绪调适能力等。大学生要想使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具有自信、自爱、自尊、自强、自觉、自制和敬业、乐业、勤奋、吃苦、耐劳等优良个性品质,具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觉行动、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心理能力。 黄希庭,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地适应社会规范和自己的社会角色要求,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更顺利地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四)提高心理素质是使大学

7、生成为国家优秀人才的基奠 国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现在对人才的定义不仅仅只是定格在智商的高低,一个优秀的人才也应当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国家栋梁、民族希望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高等学校能否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专门人才,而且也是中华民族能否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高校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就如同建筑工地上源源不断的被运送的砖块,保证每一块砖由内到外的坚固,才会有一个牢固的地基,修建的楼房才会结实、耐用,才会盖得更高。二、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分析(一)自我意识强,群体心理意识薄弱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

8、知觉。由于进入大学以后生活范围狭窄,交往多限于老师、同学、父母,相对简单、直接,因此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参照点少,局限性较大;加之社会对大学生期望甚高,多数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使大学生自我认识也沾染上了光环色彩。他们凡事从自我出发,不能设身处地的进行客观思考。只关心自己,先替自己打算,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总爱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别人。却未曾考虑过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2003年,北京高校大学生刘某某为了对熊的嗅觉进行验证,不计后果的用盐酸泼在动物园的狗熊身上。 王传旭、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这件事在我们看来似乎很荒谬,不可理

9、解,然而它却真实的发生了。并且是一名在多数人认为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什么阻挡了他实施这种行为时不去思考此行为方式的正当性及可能造成的社会后果?自我意识过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导致他只从本位或自我欲望去看事或行事,而并不能从他人或社会角度去分析问题,不能意识或了解到社会规范对此行为的评价,没有学会从群体大众的角度来思考和评判自己的行为,以致无法约束自己。(二)兴趣爱好广泛,自我控制力差 兴趣是人的某些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表现出的力图认识世界、探求真理、获得知识、了解某种事物、掌握某种技能或者参加某项活动的思想倾向。 宋保忠,关于大学生兴趣的几个问题,中国成人教育报,2006年第

10、2期。这种情绪表现了人对自己关心的东西的努力追求,与人的情感、信念、理想、世界观乃至整个生活都有紧密的联系。青年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对什么事都感到新奇,更想进一步的了解和探索的阶段。进入大学校园后,有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使自己加深对这些专业知识的了解,从而充实自我。也有一些大学生有着广泛的业余爱好,在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外,利用可以支配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的社团组织,有部分同学还同时参加了多个社团。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利于自我的身心发展,然而有些同学却只是因为一时兴起,并不是因为自身的真正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控制能力差,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无法长

11、期坚持下去,往往半途而废、浅尝辄止,对什么都只学到了皮毛而已。 王传旭、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懂得凡事都贵在坚持的真正含义所在。(三)竞争意识强,抗挫折感能力弱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使得大学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样,无论是一般的大学生,还是品学兼优的大学生都深感到就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加之我国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更是雪上加霜。而竞争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有较强的竞争力在社会中确立自身的优势地位。 李顺琴,浅谈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遵义师

12、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许多低年级大学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进入大学校门的开始就加强自己的竞争意识。他们在学习上认真刻苦、踏实勤奋,用知识的力量充实自己,并且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工作,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积累经验。然而有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以往的生活由父母包办的状况被突如其来的独立生活所代替,大学的每一件事都要自己处理,这些变化使他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他们感情比较脆弱,心理承受力差,缺乏在困难和逆境中的锻炼,随之而来的是灰心丧气、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耽误了在大学四年中宝贵的学习机会和时间使自己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高年级的同学比较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他们关心祖国的前途,也

13、关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考研究生、出国、经商等问题也无一不牵动他们的敏感神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的竞争意识也随之增强同时危机感也油然而生。所以无尽的希望和失望的情绪在她们心中躁动,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会更容易绝望或神经崩溃。(四)人际交往欲望强,交往心理障碍多未来的人才除了要求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外,还要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共同合作的精神。现实的大学生希望人们了解、关心自己,也渴望了解和关心他人,渴望能与同学们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渴望在大学中交到知心朋友。但交往的显示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多数大学生在交往中存在着心理障碍,例如环境、性别、年龄、地位、文化的差异等。大多数大学

14、生没有经历过集体宿舍生活,进入大学之前一般处在家庭的呵护下,习惯于家庭环境下的关心和体谅,进入大学后集体生活中没有他们所熟悉的关心和体谅,沟通不及时,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导致同学之出现隔阂;另外大学生在校园中所接触的人在年龄、地位上存在差异,尤其是老师,都以成人的标准看待大学生,使得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对自己角色的转变无法适应,不敢甚至不愿意和老师沟通;在与异性交往时也会觉得不自在,本来能说会道的却也沉默了,生怕说错了话引来别人的笑话;文化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大学校园中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每一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方言,所以在沟通与交往中不知不觉的形成了一种障碍,有的学生就认为他们之间没

15、有共同语言,没有什么可以沟通的,放弃了交往的机会。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时间一久许多学生就产生了寂寞和孤独感,觉得自己好似被遗忘了一样,就这样使本应该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表现的不够融洽。(五)自豪感强,同时存在自卑心理大学生大都具有自豪感,同时也存在着自卑的心理。刚入学的学生既认为自己有幸升入大学,往往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大学里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的人比比皆是。以前在中学学习时的优势不复存在,有的大学生甚至出现了补考、重修。因而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遂产生自卑心理。另外由于在中学片面的强调学习成绩,

16、忽略了对各种能力的培养,现在看到少数同学能说会道、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羡慕不已,而自己身无一技,自卑心理便产生了。家庭经济条件也成为大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数字。来自富裕家庭的大学生,出手阔绰,生活潇洒,而那些边、远、穷的农村学生和城镇的下岗工人家庭的学生往往为筹集学费和生活费煞费苦心。有的学生就会感叹自己的家庭不如人,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方凌瑾,高校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特点和原因,广西右江民族师专报,2001年第3期。大学生中尤其是女学生都比较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美女俊男毕竟是少数,男生幻想变成白马王子,女生幻想变成白雪公主,但幻想、梦想毕竟成为不了现实,因此由不美而产生自卑感。自卑心理往往来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它是人的身渐自艾、变态自尊、悲欢失望的不良心理情绪体验。具有此种心理的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极弱,痛感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