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策-1.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167684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策-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策-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策-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策摘要:本文认为,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成效不佳,并提出随着我国经济技术实力的增强,我国应适时调整和丰富“以市场换技术”的内涵,通过加强管理,增强我国研发能力,鼓励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合作、合资设立研发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转移。关键词:以市场换技术/技术转移THE REASON ANALYZING OF THE STRATEGY OF “MAKE TECHNOLOGY BY MARKET ”ISN T EFFECTIVE AND OUR S COUNTERMEASUREAbstract:I

2、n this paper ,We think that there many reasons made the strategyof“make technology by market ”isn tthe improving of our economicand technology,We should enlarged the concept of the strategy of “make technologyby market ”。We can promote the inward of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developed countryby stren

3、gthening the management ,enhancing the capacity of our R&D ,encouragingthe multination corporation building up R&D agency with our corporation and enhancingthe protect of intellect property.Key word:make technology by market ;technology transfer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出让部分市场换取我国产业技术的进步,然而

4、1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推动本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的策略却成效不彰。一、“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实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应该说,该战略实施10多年来,对我国产业发展,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在外资企业获得了巨大市场份额,甚至垄断我国某些产业的同时,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却进展缓慢,甚至在一些产业内形成了严重的技术依赖。1.外资企业的市场垄断

5、地位日趋加强三资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力军。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看,三资企业所占比重逐步加大,从1996年的增加到2001年的。2002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共亿美元,同比增长%,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数据显示外商投资企业仍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力量。在部分产业领域,外资企业的垄断进一步加强。从市场份额来看:感光材料行业,1998年以来,柯达出资亿美元,实行全行业购并,迅速获取了中国市场的较大份额,至目前为止,柯达的市场份额大约为40-50%,富士大约占据30%,乐凯大约为20%.移动通信行业,Motorola曾经一度垄断我国市场,随着Nokia 和Eri

6、csson的进入,市场集中度有一定下降,但市场集中度仍很高。1999年三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大约达到80%以上,国内一些企业如波导、科健、东信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左右。轿车市场更为严重,国内产量几乎全部由大众、雪铁龙、本田、通用等几家跨国公司的投资企业的产量组成。同时,我国企业在同外资企业的合资合作过程中,由于外资企业的品牌优势,使我国的一些民族品牌逐步消失。有名的例子包括,“中华”牙膏、“熊猫”电子等。2.我国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依然薄弱产业技术主要源自国外,技术依赖情况严重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信息产业、核心部件、系统软件大量

7、依赖进口。许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产业及主导产品的生产,往往不是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而是依靠外国技术和装备进行生产。作为装备制造业核心的数控机床就一直是我国产业界的心病,目前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仅为30,而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型和普及型数控机床方面,高级数控机床根本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缓慢多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其主要表现是: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一直是我国企业的薄弱环节,用于技术开发的费用严重不足。我国企业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往往将主要资金和精力用于硬件设备和生产线的进口,忽视技术专利和专有技术

8、的引进,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三个比例很有说服力:一是我国大中型企业引进技术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1997-1999年分别为:1、:1和:1,其中国有企业的比例更高。总的来看,虽然用于消化吸收的费用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但与技术引进费用相比仍嫌不足;二是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1997年到1999年分别为%、%和%,而国外企业这一比重大约在3左右。三是全国技术引进合同成交金额与全国研发经费之比,从1997年到1999年虽然保持下降趋势,但一直都是两倍以上。我国大中型企业近几年每家平均技术开发项目还不到4项,新产品开发项目仅2项,40%的企业研发机构没有稳定的

9、经费来源。缺乏能够支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持从发明专利来看,我国产业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明显偏少。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的统计,1999年日本向该局提出47821件发明专利申请,占全部外国人申请量的%,是美国以外所有国家中最多的;中国台湾省当年在美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9000件,占全部外国人申请量的%;韩国超过5000件,占全部外国人申请量的%;而中国大陆只有257件,占全部外国人申请量的比例只有%.从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国家专利局累计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为28万多件,其中国外申请占54,在电子技术领域,国外的申请量更是占到了80一9O。此外,2000年全国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约为4

10、5862件,若按全国有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计算,平均每个企业年申请量仅为3件,而日本日立公司1996年申请专利1800余件,平均每天件,差距之大可见一斑。技术支持和技术供给不足,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供给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已经成为许多产业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二、主客观多方面原因造成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1.我国相关政策的不完善重硬轻软,急功近利在技术引进和吸引外商投资过程中,“重硬轻软”是一大通病。由于机械设备的直接引进能够迅速提高和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够迅速占领国内市场,打败竞争对手。因此,在技术引进和招商引资过程中,许多企业更倾向于生产线以及关键设备的引进。据对19901

11、996年我国重大引进项目的抽样调查,软件与硬件的比例不足:年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四类软件技术引进合同共705项,合同金额为亿美元,分别占合同总数和总金额的%和%,软硬件引进技术比例仅1.缺少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以及相应的政府指导,造成重复引进我国重复引进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特征:一是低水平重复引进多,一般性加工项目重复引进多;二是地方性重复引进的项目多;三是集中性重复引进的多,主要发生在市场需求急剧扩大或者产品利润高的行业重复引进的多。诸如钢铁、机床、电缆、汽车、仪表、化肥、电子电器等行业集中体现了我国技术引进中的过度重复性。重复引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企业对同行技术引进信息

12、了解不完备,既不知道自身技术在世界所处的水平,也不知道在国内所处的水平,信息的欠缺往往使企业只从局部范围来考虑是否引进技术及其引进技术类别的选择。另外,政府缺少统一规划,缺少相应的管理和指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跨国公司逐利性的本质,决定其只会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向我国转让有关技术产品周期理论较好地说明我们不可能得到最先进的技术根据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只有产品到了成熟阶段之后,跨国公司才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其在中国投资企业不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事实上,跨国公司总是保持其母公司与海外的子公司的技术优势,这样能够使其在以后的投资活动与东道国的政府和企业谈判时保持实力上的优势,以

13、提供先进技术为条件而逼迫东道国政府与企业做更多的利益让步,同时又不影响母公司的先进产品向东道国出口。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了许多企业,但同时又向中国出口大量产品,如松下、菲利浦在中国建立了几家彩电合资企业,但仍然向中国大量出口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电视机。在汽车行业,情况也是如此。所以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在其母国已经比较落后和过时的技术,延长了对先进技术的垄断时间。根据最新一份对北京市科委认定的48家由跨国公司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水平的调查,与母公司相比,使用最先进技术的占,使用比较先进技术的占,比较先进技术与一般技术混用的占,而与国内企业相比,使用填补空白技术的占,使用先进技术的占%.近年来,跨国

14、公司虽然增强了在华研发投入,但其主要目的是占有我国市场,利用我国资源。9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规模的加大,跨国公司逐步加大了在华的研发投入,包括微软、IBM 等一大批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因此,有专家称我国将继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中心之后成为其全球研发中心。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只是跨国公司争夺市场的必然选择,是看中了我国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和科技资源,而不是为了促进我国的产业技术进步。GE总裁杰克韦尔奇就曾提出,海外销售产品和设立生产制造基地只是全球化的初级阶段,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必须实施研究开发全球化,人才利用全球化。微软总裁盖茨在设立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时候

15、说过,研究的成功完全靠人才,所以微软追随人才到中国来办研究院。3.双方实力的不对称决定了“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以市场换技术”本身是一个博弈过程,双方实力的对比将对其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外商投资仅以品牌和服务即可获取市场,不会主动转让先进技术,甚至会采取种种手段限制技术扩散。我国研发基础薄弱,消化吸收能力不足研发投入的不足,造成了我国研发基础薄弱,消化吸收能力不足。2001年我国研发投入896亿元,仅占GDP 的1。爱立信2002年的教育和研发投入就达到到亿美元,其全球研发投入约3040亿美元,微软的全球研发投入更高达50亿美元。研发投入不足、消化吸收薄弱,缺少自主创新能力,使得

16、我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引进谈判中,不具备相应的谈判能力。跨国公司的技术锁定战略削弱了“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效果,加大了我国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技术锁定是跨国公司为了保证自己在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通过种种手段,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等中间关键环节设置某些障碍,限制和阻碍发展中国家获取核心技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加强东道国对其的依赖型,从而牟取巨额利润。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往往成为跨国公司技术锁定的对象。从汽车、家电到电脑、通讯设备等都可以发现“技术锁定”的踪迹。如小汽车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其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我们始终无法掌握其生产技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跨国公司的技术锁定战略削弱了我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