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及其生成.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166800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验及其生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体验及其生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体验及其生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体验及其生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体验及其生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验及其生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验及其生成.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验及其生成陈佑清文章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年02期 体验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可是长期以来,体验问题一直未能进入教育理论研究的视界,我们对体验只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而缺少清晰的了解;在实践中,教育比较多的是停留在外在的知识的灌输和记忆上而未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现行教育从总体上来看是一种缺少体验甚至是无体验的教育。由于体验与素质的形成密切关联,以学生身心素质发展为最终指归的“素质教育”理应关注学生体验的形成问题。一、体验:产生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 体验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主要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状态。在生命哲学家那里,体验特指生命体验。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它具

2、有本体论意义。狄尔泰、帕格森、齐美尔、海德格尔等对生命体验有过很多研究。 体验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主要是指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体验这种心理活动是由感受、理解、联想、情感、领悟等诸多心理要素构成的。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因此,从心理学上来讲,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 体验与单纯的认知不同。认知侧重把握事物的客观性方面,它遵循客观性原则,力求主体的愿望、喜好等不介入对客体的把握之中;认知的结果是形成对客体的普遍性、客观

3、性的观念把握。在认知活动中虽然也能产生体验,但这种体验不是对客体与主体关系的体验,而是因为认知活动本身与主体的认知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等)发生了关联而产生体验。体验把握的对象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关系(事实上,主体只会对与自己有关系或具有意义的事物产生体验)。体验对事物对于主体的意义及与主体的关系的把握不单是认知把握,更为重要的它是一种内心感受和情绪把握。体验是主体对客体在主体内心中的地位、意义、价值、距离感、亲近感、对象与自我同一性的把握和确认;体验的结果是形成主体对客体的态度(亲近或排斥)、情感(爱憎好恶)、感受和领悟。体验中的主、客体关系状态同认知中的主、客体关系状态很

4、不一样。在体验中,由于客体同人的需要、生命产生关联,因此,体验中的客体不是同主体的意识、生命无关的客体,而是主体生命意识中的客体;体验中的客体是生命化的,甚至成为主体生命的一部分。在深刻的、积极性的体验中,主体有一种强烈趋近客体、与客体同一的心理倾向。在体验中,呈现出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主客融合的状态。“体验者与其对象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主体全身心地进入客体之中,客体也以全新的意义与主体构成新的关系,此时,无客体也无所谓主体,主客体的这种活生生的关系成为体验的关键。”(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体验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体验的情感性(体验产

5、生情感)。对某物有体验,必伴随对之产生某种情感。情感是体验的核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注:童庆炳主编: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1、63页。)由于体验的情感性,所以主体在积极的体验中会形成对事物积极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甚至在内心与所体验之物融合在一起(即所谓主、客融合)。相反,消极的体验会使主体产生对被体验之物的厌弃、排斥、远离等态度,并与体验之物保持明确的界限。第二,体验的意义性(体验生发

6、意义)。我们对某物有深刻的体验,必会对之产生个性化涵义,即理解到它在我的心目中的独特意义,或者形成某种联想、领悟。总之,体验是一种能生发与主体独特的“自我”密切相关的独特领悟或意义的情感反应。也就是说,体验是一种伴有情感反应的意义生成活动;或者说,是一种产生意义的情感反应。体验的结果是产生情感(有内心反应,内心有感动)且生成意义(产生联想、领悟),两者缺一不可。光有情感没有产生新的意义就只是一般的情感,而不能算作体验;光有意义而没有情感,就同单纯的认知性的理解没有区别。体验是一种产生情感且生成意的活动。第三,体验的主体性。体验总是体验者自己的事,是体验者以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

7、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因此,体验总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化的,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总会形成不同的体验。体验的主体性同时意味着体验的亲历性,不亲身经历体验的过程,主体是不可能形成某种体验的。 体验同经验是不同的。经验在汉语中的含义是:“1经历、体验;2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3通常指感觉经验,即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器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而获得的,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的初步认识。”(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2664页。)可见,在汉语中,经验主要是被当作认识论的概念,其涵

8、义主要是指“感性认识”或由亲身经历而获得的对事物的真实和客观的认识(上述第二和第三种涵义),尽管有时人们将经验与体验相混同(第一涵义)。我们对某事有亲身经历,但这种经历如若没有引起我们的内心感受、反应和联想,那么这种经历只是一种经验。而体验与经验不同,它更多的是强调人通过亲身经历而形成对事物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情感和领悟。“经验一般是一种前科学的认识,它指向的是真理的世界;而体验则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注: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1期。)很多人将体验当作一种特殊的经验,这种看法主要是揭示

9、了体验与经验之间的联系。如有人认为,“体验是经验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可以这样说,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深义、诗意与个性色彩的那一种形态。”(注: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1期。)也有人认为,“体验是以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深化和超越”;体验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是一种激活了的知识经验”,“是一种个性化了的知识经验”。(注: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载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经验与体验之间确实存在着连续性,比如说,直接经验始终是产生强烈的体验的必要条件,我们亲身经历的事情很容易引起我们的体验。但是,经验毕竟与体验是不同的东西。我们对某

10、种事物有经验,可能只是获得了对其真实和客观的了解,而并未对其形成主观感受、内心反应和领悟。二、体验: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 按照皮亚杰和维列鲁学派的研究,人的素质形成与内化有关。所谓内化,是指主体将外在的东西纳入自己的心理结构之中的过程。在内化中,由于客体主体化(客体以符号、形象或心理感受等形式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发展过程实际上是指由于外在事物的进入而导致的人的已有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的过程。 在内化和发展中,体验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主体对客体的体验,客体就不可能被内化。我们甚至可以说,体验是内化发生的前提产件,体验的

11、过程就是内化和发展的过程。体验之所以在内化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第一,体验会产生主客融合、物我同一的效应。在体验中,客体进入主体的生命而成为主体生命的一部分。由于体验的形成,外在的事物进入人的内心世界。一种强烈体验往往会使主体形成对被体验之事物的趋近、爱好甚至融合。“在体验中物与我的距离缩短乃至最后消失,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自我仿佛移入到对象中,与对象融为一体”(注: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1期。)。由于外在客体的进入及与主体的融合,导致主体已有的心理结构获得丰富和调整,从而引起人的心理发展。第二,体验会形成新的意义和产生领悟。在体验中,

12、不但客体进入主体心理结构,使主体心理由此获得丰富,而且主、客融合还会引起主体产生领悟、生成意义、获得启迪和升华,由此使人的心理获得调整、改造和发展。由于体验产生领悟并生成意义,所以体验具有超越性。“体验一方面具有直观性(感觉的形象的),另一方面又有超越性。所谓体验的超越性就是超越具体的情感与形象,生成更深刻的意义世界”。(注:童庆炳:经验、体验与文学,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1期。)体验的超越性使主体因对某种事物形成体验而引起自身心理结构获得调整和丰富。例如,人在生活中所遭遇的重大事件或偶发事件引起的体验,就可能改变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乃至整个人。第三,相比于认知了解,情感体

13、验是使内化得以发生的最重要条件。过去我们虽然在理论上将人的素质形成的过程理解为知、情、意、行的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又将认知性的学习当作最重要的环节,而基本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获得。比如在德育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伦理道德规范知识,而没有引导学生形成对道德规范的内心感受、体验、领悟,这种重认知、轻体验的德育,实践证明并不能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事实上,对事物的认知了解只会使主体形成对客体的客观把握,这种客观把握是一种与己无关的东西。只有当主体对客体产生了感受、领悟、内心反应和体验,客体才会真正进入主体的内心结构,在主体内心扎根、繁殖并与主体产生融合。而且,体验会使主体对客体形成深刻

14、和牢固的把握。我们对某事若有过深刻的体验,则此事就会在我们的内心留下刻骨铭心的痕迹,并使我们的心理受到冲击并发生变化。比如文学作品扣人心弦的情节、生活中惊心动魄的情境或事件、一场激动人心的音乐会等就能产生如此效果。 因此,体验活动不是以达到某种外在的实体结果来进行的,而是通过改变主体的意识和心理世界来进行的。体验“是一种现实地改变心理情境,积极地改造心理世界的特殊工作,是有结果的内部过程。如前苏联心理学家瓦西留克所说:体验活动的结果总是一种内部的主观的东西精神平衡、悟性、心平气和、新的宝贵意识等”。(注: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142、147、49页。)三、体验

15、的生成 (一)体验生成的心理过程 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体验过程一般是从对事物的亲身感受开始的。在感受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的情感反应;情感促进主体对事物进行深入理解和产生丰富联想,进而对事物产生领悟和生成意义,领悟和意义反过来又加深情感反应。 1感受产生情感。情感一般是从对事物的感受中产生的。为什么亲身感受容易产生情感?这主要是因为,首先,情感形成取决于人的感受的积累和感受性的发展。“如果没有感受现象,就不存在情感发展的机制,就不会有任何情感经验作为印记留存在记忆系统中。”(注: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142

16、、147、49页。)在信息加工的工具上,体验主要不是运用逻辑或科学语言,而是运用情感语言和诗意想象语言;当人们习惯于以概念、逻辑思维等去间接地了解事物时,事物的很多真实、鲜活、具体的东西就会被过滤掉,“语言文字常常限制了一个人在具体情景下的实际体验。”因此,“情感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丰富人的感知觉,使人生活在自然的而不是概念的世界中。”“情感教育的过程应珍视、保留人生命早期敏锐的感受力、强烈的感受欲望及其细致性和独特性”。(注: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142、147、49页。)其次,在亲身感受中,主体会受到更直接、更亲切、更鲜明即更强烈的刺激;同时,在亲身感受中,主体往往是运用多种感官(眼、耳、鼻、舌、身、脑)去接触事物,因此会受到多感官刺激。更强烈、多感官的刺激让人对事物形成更加鲜活、具体、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