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与寄生的区别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667518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捕食与寄生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捕食与寄生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捕食与寄生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捕食与寄生的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捕食与寄生的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捕食与寄生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食与寄生的区别(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捕食与寄生的区别,详细版1、寄生 两物种生活在一起如果一种生物受益而另一种生物受害称为寄生。一般说来,体型较小的寄生 者靠生活在寄主的体表或体内而获得营养,实际上可以把寄生看成是捕食的一种特殊形式。体外寄生物 包括吸食动物血液的蚊子和吸食植物汁液的蚜虫。生物学导论美 Neil A. Campbell Jane B. Reece Eric J. Simon 吴相钰 尚玉昌 安立国 杨桂文 译2、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如果一方获利并对另一方造成损害但并不把对方杀死,就称为寄生。而拟寄 生的特点则总是导致寄主死亡,这一点又使拟寄生更接近捕食现象,凡是昆虫对昆虫的寄生都属于拟寄 生。寄生物通常以寄主的

2、体液、组织或已消化好的食物为食,常常会阻碍寄主的生长、降低寄主的生殖 能力,但一般不引起寄主的死亡。摘自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2005.第二版3、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 获取营养而生存。寄生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微寄生物(microparasite),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繁殖;大 寄生物(macroparasite),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生长,但不繁殖。应注意寄生物的身体大小并不总是决定它们是微寄生物还是大寄生物的决定因素。比如,蚜虫是植物的微寄生物(在植物表面繁殖),而真菌 可能是昆虫和植物的大寄生物,它们在寄主死去前不繁殖。【文献出自

3、:孙儒泳李庆芬 牛翠娟 娄安如基础生态学2002.7P129】4、捕食(predation)可定义为一种生物摄取其他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前者称为捕食者 (predator),后者称为猎物或被食者(pr这一广泛的定义包括“典型的捕食”,它们在袭击猎物后迅 速杀死而食之;食草,它们逐渐杀死对象生物(或不杀死),且只消费对象个体的一部分;寄生, 它们与单一对象个体(寄主)有密切关系,通常生活在寄主的组织中。捕食者也可分为以植物组织为食 的食草动物(herbivores)、以动物组织为食的食肉动物(carnivores)以及以动植物两者为食的杂食动物(omnivores)。【文献出自:孙儒泳李

4、庆芬牛翠娟娄安如 基础生态学2002.7P124】综合寄生的 定义,笔者认为判断捕食与寄生可依据三点(前提: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即“三步推断法”:1 从生活场所上看:1.1 若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体内生活则为寄生。如蛔虫1.2 若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体表生活则看下一条(2 从停留时间上看)。2 从停留时间上看:2.1 若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体表停留时间较长则为寄生。如虱子2.2 若一种生物在另一种生物体表停留时间较短则看下一条(3 从取食部位上看)。3 从取食部位上看:3.1 若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在则为寄生(所依附的部位仍存)。 如蚜虫3.2 若一种生物

5、以另一种生物的组织为食(整个或某一部分)则为捕食(其依附部位不复存在)。 寄生的定义是:“寄生是指一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 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牛翠娟、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剖析这个概念,抓住关键的两 点:一是营养来源其它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二是直接获取的是物质,而非整个细胞、 组织或器官,乃至个体。而组织包括细胞和细胞间隙液,二是直接获取的是物质,而非整个细胞、组织 或器官,乃至个体。而组织包括细胞和细胞间隙液,因此,概念中的组织实质还是指体液,即细胞外液 和细胞内液,已消化物质就是指消化道中获取营养。因此,我给学生简化成只要是从

6、体液细胞内液 和细胞外液(包括动物和植物),或者从消化道中获取营养物质而不是以整个细胞、组织、器官、甚至 个体为食物来源的就属于寄生;反之,以生物的整个细胞、组织、器官即以生物体结构的一部分或者整 个生物体为食物的,就属于捕食关系。捕食的概念:“一种生物摄取其他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牛翠娟、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也印证了我这种简化归纳的正确性。这样归纳,学生容易掌握 和应用,也能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比如雌蚊与人之间就属于寄生关系,有些雄蚊以植物如竹的汁液作为 营养来源,也是寄生关系而非捕食;柞蚕生活在壳斗科的树上,以其叶为食,它们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 而非寄生。寄生概念中的“体内或体表”以

7、及寄生特征中“一般不导致寄主死亡”等这些属性,在教学 中没有多大作用,反而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牛吃草、人吃鸡蛋、喝牛奶以及以植物的种子、果实甚至 部分茎叶为食都没有导致有关生物死亡,但这都属于捕食关系。捕食和寄生的关系捕食和寄生是自然界生物最基本的相互关系 .捕食是捕食者捕捉一个个体并把它消费掉 ,这样就把它们从 猎物种群中拿了出来;与此不同的是,寄生是寄生物只消费掉一个活猎物或称寄主的一部分 .有些寄生物附 着在寄主的体表或侵入寄主体内以寄主的组织 血液或肠内部分消化的食物为食 .虽然寄生现象可能增加 寄主死于其它原因的概率或降低寄主的生育力 ,但通常不会导致寄主死亡或减少资源种群的数量 .

8、由此可 看出蚜虫和草不管是原人教版教材还是不同版本的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材中,双缩脲试剂都被用于蛋白质 的定性鉴定或检测。什么是脲?为什么叫双缩脲?双缩脲和双缩脲试剂有何关系?双缩脲试剂能用于二 肽的检测吗?以下简单介绍有关知识。1脲和双缩脲脲就是尿素,双缩脲是将尿素缓慢加热至熔点(约150160C。,温度过高则分解)时,两分子尿素 间失去一分子氨缩合而成的,反应式为:正是因为该物质是由两分子脲缩合而成的,故名双缩脲(或称二缩脲、缩二脲、氨基甲酰脲、氨缩 脲、亚氨基二碳酸二酰胺)。双缩脲为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60C,难溶于水。2双缩脲反应和双缩脲试剂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能与极稀的硫酸铜溶液产生

9、紫红的颜色反应,这个呈色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 反应式(其中,Cu与N之间形成两个共价键,两个配位键)如下:可见,双缩脲试剂最初是指能够提供碱性条件和Cu2+、用以鉴定或检测双缩脲存在的试剂。由于蛋 白质分子中有肽键,其结构与双缩脲相似,也能发生此反应,因而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或定量测定。高 中教材常用的双缩脲试剂由两种溶液组成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g/mL的 CuSO4溶液。从上述反应原理可以看出,双缩脲反应不只为双缩脲所特有,凡是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 (-CONH-),个肽键和一个-CS-NH2、-CO-NH2、-CH2-NH2、-CRH-NH2、-

10、CHNH2-CH2OH 或 -CHOHCH2NH2等基团的物质以及乙二酰乙二胺(NH2CO-CONH2)等物质都能发生这种颜色反应。因此, 切蛋白质或除二肽外的肽都有双缩脲反应,换言之,双缩脲试剂不能和二肽发生反应,因为二肽只有 个肽键;同理,双缩脲试剂也不能与尿素反应,因为尿素的两个NH2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具备两 个肽键的基本要求。另外,有双缩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NH3也干扰该反应,因为NH3 与Cu2+可生成深蓝色的络离子Cu(NH3)42+。还应当指出,该反应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或定量测定时,所 产生的颜色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及所含的氨基酸残基成分

11、无关。乔玉晶双缩脲试剂能和二肽反应吗生物学教学2008年第12期易位能否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Translocation (易位):染色体片段位置的改变称为易位(translocation,用t表示)。它伴有基因位置的 改变。易位发生在一条染色体内时称为移位(shift)或染色体内易位(intrachromosomal?translocation); 易位发生在两条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时称为染色体间易位(interchromosomal?translocation)。其中 同源染色体的易位主要发生在第十号及第十四号染色体上。生物教学资源群 Escherichia coli 老师热心解答丙酮酸

12、进入线粒体的方式线粒体的外膜含有孔蛋白,当孔蛋白通道完全打开时,可以通过相对分子质量为5KDa的分子ATP、 辅酶A等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KDa的所有物质都能自由通过外膜。由于外膜的通透性很高,使得莫间隙中 的环境几乎与胞质溶胶相似。丙酮酸的分子量是88.06,因此可以自由通过线粒体的外膜。线粒体内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很低,能严格控制分子和离子通过,实际上,所由分子和离子的运输都 需要借助膜上的一些特意的转运蛋白。由于丙酮酸属于带电分子,因此其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对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内膜的这种主动运输,直接能量来源并不时ATP,而是与氢离子一起同向转入 线粒体基质中,即次级主动运输:T细胞有没

13、有呈递抗原的功能?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也称为抗原提呈细胞、辅佐细胞或抗原呈现细胞,是 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能将抗原物质提呈给T细胞的一类辅佐细胞。APC是一群异质性细胞,白细胞中 主要有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一些非白细胞在细胞因子的影响下,也可呈现提呈细胞的功能(如 内皮细胞等)。其细胞表面的MHC分子可以和抗原结合。T细胞可以识别这些MHC分子和抗原的复合 体。维基百科抗原呈递细胞定义:免疫应答起始阶段的重要辅佐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主要 功能是摄取并加工抗原,然后有效地呈递抗原给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的最大效应。术语在线查看

14、了一下免疫学的教材,T淋巴细胞是没有抗原呈递作用的:抗原提呈细胞是指能够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在机体的 免疫识别、免疫应答与免疫调节中起主要作用。抗原提呈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1) 专职性的抗原提呈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都可 以以抗原-MHCII复合物的形式向辅助性T淋巴细胞呈递抗原;(2) 非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包括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这些细胞都可 以以抗原-MHCI复合物的形式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呈递抗原,且呈递的一般是体内抗原。高中生物教师交流群漩涡鸣人老师热心解答tRNA是如何与对应的氨基酸结合的?特

15、定的tRNA分子与特定的氨基酸相连是由一类活化酶的活动来完成,这些活化酶叫做氨酰tRNA 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s),每一种分别对应着常见的20种氨基酸。也就是说,这些酶必须同 时与tRNA分子上特定的反密码子序列以及特定的氨基酸同时相对应。有些活化酶只对应一种反密码子, 于是也就只对应一种tRNA分子。另外一些可以识别两种、三种、四种甚至是六种不同的tRNA分子,每 种都具有不同的密码子,但编码的是同一个氨基酸。如果认为mRNA的核苷酸序列是一些加密的信息, 那么20种活化酶就是负责来将这些信息解密的。美版生物学第6版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表

16、现?在人类中观察到的可存活的三体是X三体(triplo-X)核型,47,XXX。这些个体能够存活是因为三个 X染色体中的两个X染色体会失活,X染色体的剂量的降低从而使它接近于正常个体的水平。X三体个体 为女性,表型正常或几乎正常;有些时候,会有轻微智力损害或生育力降低。47,XX丫核型也是人类中可存活的三体。这些个体有两个X染色体和一个丫染色体。表型上,他们 是男性,但他们会显示某些女性的第二性征,并且通常是不育的。1942年H.FKinefelter描述了与此病有 关的异常性状,因而被命名为Klinefelter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症状包括小睾丸、胸部变大、四 肢修长、双膝内翻、体毛少。XXY核型的起源可能是由于一个异常的XX卵与丫精子受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