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完整)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66677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完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完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完整),供大家参考。195心理健康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王利娜上海市同济医院上海市200065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严重影响大众的心理健康。一线医务人员作为直接参与患者救治及疫情管控的核心力量,成为罹患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系统综述现有文献,对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阐述。通过了解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失眠、躯体症状等心理状况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

2、,旨在为针对性干预措施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依据。2023年12月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蔓延累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年4月23日,全球感染患者的人数达1.43亿,累计死亡人数305万(http:/www.who.int),且仍在快速上升。本文将关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相关研究进展作综述。1严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相关心理问题回顾既往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论是在疫情暴发期间还是在疫情结束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都受到极大影响。在202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约有超过2/3的医护人员表现出焦虑、忧虑、抑

3、郁、人际交往障碍以及躯体症状。甚至在灾难过去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医务人员焦虑、抑郁发病率仍显著高于一般人员,约有10%的受访者经历了高水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在SARS病房等高风险场所工作人员创伤后应激症状水平是无暴露者的23倍。有学者认为,SARS的暴发是一场精神健康灾难,PTSD是普遍性的长期精神疾病,其次是抑郁症。而创伤性生活事件与自杀之间的关系已得到充分证明,灾难事件造成的创伤会增加急救人员的自杀意念。对健康风险和社会孤立感的担忧加剧了心理困扰,也引起了社区对感染污名的看法。此次COVID-19所致的肺炎疫情在我国的

4、爆发凶险,影响范围广,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专门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进行COVID-19疫情相关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其中一线医护人员是分级心理危机干预的一级目标人群,对医护人员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危机的研判,对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避免形成群体危机事件十分重要。2COVID-19所致的肺炎流行期间医护人员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产生原因2.1焦虑及抑郁多项报道显示,在COVID-19大流行开始的早期,一线医护人员中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大流行初期,对武汉994名医务人员的心理调查显示,有36.9的受访者患有阈值以下

5、的心理健康障碍(PHQ-9:2.4),34.4的受访者有轻度抑郁(PHQ-9:5.4),22.4患有中度抑郁(PHQ-9:9.0),占6.2患有重度抑郁(PHQ-9:15.1)。在另一项横断面研究中,对中国许多地区34家医院的1257名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50.4%的受访者患有轻度抑郁症,而1/3则患有失眠症。约有14的医生和近16的护士表现出中度或重度抑郁症状,其中护士、妇女、一线员工和武汉员工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焦虑、失眠和困扰症状。在土耳其疫情暴发初期的一项研究,使用DAS-21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对442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有64.7%的医生有抑郁症状,27.4%的调

6、查者表现出中度抑郁症状,而9.5%的调查者表现出重度症状,极重度症状的比率达10.2%,女性、年轻、单身、缺乏工作经验、一线工作与较高的抑郁水平相关。一项综合12项中国一线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荟萃分析显示,抑郁的合并患病率为22.8%(95%CI 15.10-31.51,I 2 =99.62),亚组分析显示,轻度抑郁的患病率约为24.6%(95%CI 16.65–33.51,I 2 =99%),中重度患者占比约16.18%(95%CI 12.80-19.87,I 2 =97%)。上述研究显示,女性和护理工作人员的焦虑、抑郁患病率较高,这可能与护士多为女性这一事实有关,但也可能存在一些

7、其他的额外影响因素,如护士可能会面临更多接触患者的风险,因为她们将花更多的时间在病房内,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负责收集痰液以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且更容易接触到与患者痛苦、死亡和道德困境相关的精神损伤。除此之外,疫情发生之初,病毒在人群中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染病力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前线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护设备物质的匮乏,部分医务人员无法立即适应临床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的突然变化,大多数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方面缺乏经验,没有及时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以及担心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等可能与医务人员焦虑情绪相关。在面对紧张、焦虑的工作环境中,部分人会表现出失眠症状。失眠的医务人员更多地表现出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心

8、理健康问题,教育水平低,孤立的环境,担心被感染,新闻或社交媒体所提供心理帮助感到无用,以及对COVID-19肺炎有效控制的不确定性,都是失眠的危险因素。相对医生群体而言,护士群体在上述研究中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失眠状态,这可能与医生的平均受教育水平高于护士、护士更容易因频繁和不规律的夜班导致昼夜节律紊乱、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更多等相关,且护士多为女性,医生大多为男性,而既往研究显示女性更容易失眠。2.2自杀在COVID-19流行期间,严重的心理危机(尤其焦虑、抑郁)可能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自杀行为,而隔离和观察可进一步使得高危人群感到分离和社交痛苦,进而增加自。. .。196大健康DA JIAN KAN

9、G杀的风险,而在医护人员中高发的睡眠异常是自杀意念、自杀未遂以及自杀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国已强调指出,一线卫生保健工作者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更容易受到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流行病期间,医疗专业人员的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倍。相关研究显示,年龄、焦虑、抑郁、睡眠问题是自杀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睡眠问题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3心身症状在疫情暴发期和暴发后,部分医务人员的身心症状患病率会显著增加,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和非特异的症状,如疲劳、虚弱、嗜睡等。一项针对新加坡和印度5家主要医院的906名一线医务人员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最常见的身心症状是头痛(289,31.9%)、喉咙痛(304,3

10、3.6%)、嗜睡/疲乏(241,26.6%),12.7%的调查者报告了1个症状,报告2个症状者占12.5%,3个及以上症状的报告者占41.5%,不过症状的严重程度一般为轻度。研究人员推断,心身症状可能与不良心理状态相关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双向复杂关系,无意的心理困扰与身体症状之间互相影响强化。因此需要通过多学科的干预支持。2.4创伤后应激障碍创 伤 后 应 激 障 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核心特征就是暴露于一件或者多件创伤事件后出现特征性症状,延迟出现并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各异。COVID-19大流行期间,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面临着更加

11、明显的身体残疾和死亡威胁,这增加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PTSD可能作为一种长久精神障碍的形式存在,成为疫情对于医护心理健康的长期威胁。研究者通过综合SARS、MERS及COVID-19暴发期间医护人员PTSD产生的风险和恢复因素,发现暴露水平、工作角色、工作年限、工作经验、社会和工作支持、工作组织、隔离、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应对方式风格与PTSD相关,因此在规划有效的干预策略时将上述因素纳入其中,对于提高COVID-19医务工作者的恢复力和降低不良心理健康后果的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疫情期间大多数医护人员都经历了抑郁和焦虑的轻度症状,这是在传染病大流行期间的必然威胁。而目前的数据及既往类似公

12、共卫生事件的结论都提示我们,医护人员长期的不良心理健康后果,包括PTSD等,是在大流行平稳及结束后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激励早期识别及干预机制是当务之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早在2023年1月疫情暴发初期,我国主动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将心理危机干预作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分级有序地投入了丰富的资源,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指导原则建议,对于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等早期心理应激症状的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或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心理援助热线或线上心理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危机干预。如果症状持续2 w

13、不缓解且影响工作时,需由精神科进行评估诊治,发生应激症状者及时调整工作岗位,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同时通过传媒、新闻媒体等传播减压技术和不良情绪梳理方法。为缓解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各级部门需加强信息沟通,通过公开、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公布疫情防控信息,消除医务工作者的恐惧和不确定性,增加战役信心。同时,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心理健康支持,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心理状态,增强医务人员的自我效能和信心,同时利用现有在线技术、新媒体等,在保持社交距离的同时为医务人员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因此,在症状逐渐发展为更加复杂和严重持久之前,尽早发现医务工作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并进行有效干预十分重要。参考文献1

14、黄继峥,韩明锋,罗腾达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23,38(3): 192-195.2陈建国,闵明,尹兴国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成都市青白江区医务人员心理焦虑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医药,2023,60(9):70-72.3姚磊,孔维蕾,邓泽润等. 新冠肺炎隔离病区一线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及干预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3,43(4):386-390.4Zhang B,Wing Y K.Sex differences in insomnia:a meta-analysisJ. Sleep,2023,29(1):85-93.5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EB/OL. (2023-01-27).http:/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