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654198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的临床表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作为一个浅表器官,乳房的病变通常比较容易被察觉,进 而得以诊治。据报道,中国女性乳房良性疾病的患病率可高达 70%,这一比例甚至较西方女性(约 60%)更高。自 10岁开 始,乳腺病变的发病率就逐渐上升,2049岁时为68.3%, 4565岁时达70.2%,高峰年龄段出现在4055岁的人群 中,而这一年龄段也正是乳腺癌的发病高峰时段,因此如何关 注乳房健康、甄别良恶性病变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显得尤其重 要。门诊时经常会遇到诸如某次体检发现一些乳房细小病灶、 自觉一点点乳房疼痛不适就高度紧张、积极求医问药的患者, 也不乏病变比较严重、两侧乳房已不对称才来就诊的患者。那 么,如何才能

2、有的放矢,既不冤枉一位“好人”,又不放过一 个“敌人”呢?首先了解清楚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是非常必要 的。疾病的临床表现通常是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乳腺癌 常先以无痛性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头凹陷及乳房表面皮肤 改变为常见症状,可表现为其中之一或合并出现的数种症状。 其中 80%90%直接表现为乳房肿块,且以单侧乳房的单发肿 块为多见,发生于外上象限者较常见。任何以肿块为首要表现 的乳房疾病,初起时都难以触及,增大后才成为可触及的肿 块,但良性者一般生长缓慢,通常形态规则、触摸表面光滑有 滑动感,质地柔韧或囊性感,边界较清楚、活动度较好,切除 活检或影像学检查时还能看到完整的包膜征象;或虽然肿块

3、边 界不清晰、以局部增腺体厚为主,但伴随月经来潮前的规律性 周期性胀痛。与之相比,乳腺癌可触及的肿块在有经验的医生 手中能感觉到其质地比较硬、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或与 周围组织发生粘连侵犯而不容易被推动甚至固定等特点,有时 也可能感觉不到一个明确的肿块范围,但触诊局部明显孤立增 厚、质硬而不对称。虽然乳腺癌的肿块大多数是无痛性的,但极少数也可能合 并疼痛甚至以疼痛作为首先出现的症状,这在既往存在反复感 染的慢性乳腺病变、哺乳期乳腺癌以及炎性乳腺癌等类型中比 较多见,需要仔细加以鉴别。如果未能及时手术处理,癌肿通常增长较快,几个月甚至 十天半个月就较前明显增大,进而侵犯周围组织或向远处转移

4、扩散而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或体征,譬如局部出现乳头内陷、乳 头溢液、局部皮肤凹陷等间接表现。乳腺癌引起的乳头凹陷常常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即 原来没有乳头凹陷的,短期内较快地出现了乳头凹陷或在原有 的乳头凹陷基础上进行性加重。乳腺癌引起的乳头凹陷相对固 定、触感僵硬,不能通过按摩、提拉等手法恢复至原有的正常 状况,在乳头凹陷的同时,还常合并乳房的其他一些表现,如 伴有乳晕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肿块、经久不愈的乳头溢液或乳头 皮肤结痂脱屑等。非妊娠哺乳期的乳头溢液,也就是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 管泌液,在乳腺疾病门诊者中约占 10%的比例,常常为乳房纤 维囊性增生症、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内乳头状瘤、脑垂体

5、微 腺瘤等良性病变所致,其乳头溢液性状多为乳汁样、清水样或 稠厚较浑浊的淡黄色样,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溢液也可呈血性, 一般病程进展缓慢,或经过治疗后呈溢液减少或消失的良性征 象,而很少短期内即出现溢液及性状上的快速恶化进展。乳腺 癌所致的乳头溢液,在乳腺癌患者中约占5%10%的比例,但 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者仅 1%左右,其初期也可为多种多 样,如浆液性、清水样、稀薄乳汁样或血性,或不易挤出,但 随着病情进展加重、病灶逐渐增大破坏了正常的乳管结构,溢 液性状会逐渐加深加重,最终呈或浓或淡的鲜血样,或酱油 样、深褐色样、浓茶样,溢液量也会逐渐增多,或轻轻挤压乳 头乳晕就会自行分泌出液体,这样的状况

6、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好转或消失。除非炎性感染,良性肿块一般无皮肤粘连,也不会引起乳 头回缩凹陷。而乳腺癌所致的乳头凹陷或乳头溢液,常在肿块 之后或伴随肿块同时出现,以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乳头湿疹 样癌等原发于乳腺大导管者或导管内癌者合并乳头溢液较多 见。近来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进步,像导管内癌这一类早期癌 变在疾病较早期、仅仅存在乳头溢液而尚未形成明显肿块之前 就时常能被检查发现,仅仅从症状体征上很难与良性乳头溢液 相区别。因此,在非妊娠哺乳期出现乳头溢液,不管如何都需 要仔细查明原因,做到早诊早治,防止漏诊误诊。此外,乳腺 癌所致的乳头凹陷和乳头溢液多为单侧、单管性,双侧或多根 乳管同时发生

7、恶性病变的情况极少见,这也是恶性与良性乳头 凹陷、乳头溢液的区别之一。乳腺癌持续发展,必将逐渐侵犯周围皮肤皮下组织、经淋 巴管及血管向远处脏器转移,进而引起相应的局部及全身性症 状體征。乳腺癌导致的乳房皮肤改变,主要由于肿瘤累及侵犯 乳腺腺叶间与皮肤垂直、连接深浅两层筋膜的 Cooper 纤维韧 带,使纤维束缩短、牵拉导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即通常所说 的“酒窝症”;若皮肤皮下的淋巴管受累阻塞,则会出现皮肤 水肿呈橘皮状,即“橘皮症”;若肿瘤突破腺体向表面播散, 在周围皮下及皮肤内种植生长,则会出现皮肤皮下散在质硬的 结节,即“卫星结节”;病变晚期,严重者甚至破溃引起经久 不愈、气味难闻的溃疡。

8、乳腺癌的局部扩散可侵及周围淋巴管并向其局部淋巴引流 区转移。其中,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的腋窝淋巴结, 受侵犯而肿大的淋巴结逐步由小到大,数目由少至多,由可推 动到融合固定。肿大淋巴结若再侵犯、压迫腋静脉,常可使同 侧上肢水肿,侵及臂丛神经时则引起局部疼痛、肩部酸胀痛。 也有约占乳腺癌总数0.3%0.8%的患者,乳房内未及肿块, 而单纯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即所谓“隐匿性乳腺癌”,此 时需要仔细检查,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良性淋巴结肿大相鉴别, 并排除肺和消化道来源的肿瘤。除可向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外,约有 5%的乳腺癌还可经前胸壁和内乳淋巴网的相互交 通,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向同侧锁骨上

9、淋巴结转移, 甚至跳跃转移至对侧锁骨上淋巴结,从而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 结肿大。发生全身其他部位转移时,就会出现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 体征,尤其是部分预后不良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可较早出现远 隔脏器的转移,进而出现相应脏器损害后的表现,如骨骼疼 痛、头晕头痛、胸痛、腹胀、食欲不振等。有些进展期乳腺癌 的其他转移症状甚至比乳腺癌原发部位的症状更明显,以至于 医患双方都忽视了乳房问题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误诊、漏诊的 可能。譬如有些患者对乳房肿块不太在意,直到发生了骨转 移、产生腰酸背痛或骨骼疼痛,去检查后才发现是乳腺癌骨转 移导致的症状,有些则是出现明显胸痛、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 才去就医发现是乳腺癌肺部或

10、胸膜转移所导致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乳腺癌并不只是女性的专利,极少数男同 胞也可能会罹患在他们看来难以启齿求医的乳腺癌。按目前全 球癌症中心所公布的女性乳腺癌每年总发病数近 210 万例(我 国约 36 万 7 千余例)这一最新资料计算,男性乳腺癌患病的 绝对数也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男性乳腺癌常在家族中有类 似的遗传性疾病(大约有 20%的乳腺癌男性患者,其家族中都 有亲人患有类似的疾病)、本身摄入较多雌激素类药物(如前 列腺癌的治疗)、存在肝脏疾病而对雌激素灭活能力降低以及 缺乏活动及肥胖的人群组中相对更高发,这也警示男性同胞 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魄非常重要。男性乳 腺癌由

11、于腺体组织稀少,皮下病灶更容易被察觉而获得处置, 但也由于癌肿与周围组织隔离的“障碍物”少,病变更容易向 外扩散,兼之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以及缺乏对男性乳腺癌 相关的治疗经验和研究,男性乳腺癌的总体预后比女性乳腺癌 更差。近来发表在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肿 瘤学上的一份大规模研究报告,在其所收集的 1816733 名美 国乳腺癌患者资料中,男性乳腺癌数量为 16025 例,其中男性 乳腺癌患者的平均确诊年龄比女性更大(男性为 63.3岁,女 性为59.9岁),总体死亡率比女性高 19%,且在所有年龄阶 段都有更高的死亡率。因此对于乳腺癌这一“男女通吃”的病 种,男同胞们也不能对自己的乳房问题完全置之不理。严格说来乳腺癌并无特征性非常典型的临床表现,难以通 过某一症状或体征即能判定病变的良恶性,提示我們即便“看 上去是良性的”乳房症状体征,也要加强警惕,注意观察、定 期复查,而不能轻轻放过、不再处理。龙景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外科副主任,中国妇幼保 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 病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乳腺肿瘤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 会常务委员,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专业委员会乳腺病学 组组长,浙江省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委员。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