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1652890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重点讲解】一、简要分析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发展趋势、特点、表现及其原因发展趋势:走向西化;由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步,走向近代化。2突出特征:中西合璧、新旧并存。但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其他特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强;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中国社会生活虽然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3具体表现( 1)鸦片战争后,西餐开始在中国出现,西装传入中国。中华民国成立后西装和中山装开始流行。( 2)出现西式建筑,宽阔的马路、自来水、电灯等。( 3)社会习俗的变

2、迁: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社交礼仪采用握手、鞠躬;称呼采用“先生”、“同志”;辛亥革命后实行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清末民初,受过新思潮影响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出现西式婚礼和葬礼。 (揭开“剪辫易服”序幕的是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学童;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近代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婚丧礼俗。 )4原因: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历届政府的影响;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二、简要叙述中国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演变及其原因物质生活方面的演变( 1)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

3、地,城市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统购统销,稳定了物价。( 2)改革开放以来:“吃” 1987 年基本实现温饱; 实施“菜篮子工程” 。“穿”衣服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款式多样化。“住”农村住房不断更新并楼房化; 1995 年“安居工程”实施。2社会习俗方面的演变( 1)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反动会道门等丑恶现象。( 2)废除包办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3)党和政府提倡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化。( 4)实行双休日,延长节日休假时间,休闲方式多样化;并注重环保、讲究卫生等社会新风尚也在逐步形成。2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

4、作主;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实行统购统销,稳定物价政策;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实行了改革开发政策。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阶段特点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中期,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是这一阶段社会生活方式最突出特点。220 世纪 50 年代后,面貌焕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明显影响。320 世纪 80 年代后,变化迅速,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增加。【难点分析】一、浅谈我国古代服饰的特点样式变化不大,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反映了晚清时期, 在封建伦理道德之下,人们的思想拘谨、 保守、呆板。2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

5、的制度和规定,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但也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特色。3是手工产品,历代服饰既体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也反映我国的文明文化的历程。二、简析中国近现代生活中服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其特点影响中国近现代生活中服饰变化的主要原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2)西学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 中国人开始追求个性解放。2中国近现代生活中服饰变化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

6、代服饰并存。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第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衣着朴素,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男装:列宁装、中山装、绿军装。女装:列宁装、布拉基、绿军装。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异彩纷呈;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现在的服装是色彩鲜艳、款式多样,什么牛仔服、休闲服、西装、 T 恤衫、晚礼服,真是不胜枚举。每年服装的流行色、流行款式不断改变,大街上的姑娘和小伙子永远领导着时装新潮流。模特表演、模特广告和模特大赛已成为人们穿着方面不可缺

7、少的内容。3中国近现代社会服饰文化变迁的特点。( 1)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 2)由过去的封建传统服饰向现代服饰趋进的过程。( 3)变化中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三、西式服装能够被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的原因分析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共和建立,剪除辫子,移风易俗成为时代潮流。剪发必然引起服饰的变化,因而剪发风行必然推动易服潮流的兴起。民国成立后,清朝袍褂、补服等都已过时,满式的鞋帽、衣饰已受到人们的厌弃。但是,在民国初年,成熟的中式服装尚未出现,在易服的风气中出现了一股盲目的西化倾向;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民主共和的建立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学习近代西方文化,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模式均直接源于西方。革命党人长期在海外活动,接受西方文化较多。因而,当共和制度建立后,新政府以西方社会政治为原本进行大量改革,仿行西政西俗成为一时风气,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