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新城建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图)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644864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稿新城建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稿新城建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稿新城建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稿新城建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稿新城建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稿新城建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稿新城建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新城建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定位、地位和作用2008年8月6日,国务院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提了十多年的“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用“国家保证”的形式进行了确定,表明中央充分肯定了“长三角”在中国区域经济的龙头作用。指导意见的出台,表明“长三角”发展定位已变,由之前的“全球制造业中心”转为以服务业发展体系为主,同时也接收了之前有关专家提出的“长三角”共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建议。在这新的形势背景下,新城建邺如何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中的定位、地位

2、和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对坚持国际视野,把握高端定位,明确产业导向,提升新城建邺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一、“长三角”地区发展定位变化1、功能定位由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提升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指导意见一开头明确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相比此前“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的提法,两字之差,表明中央已经肯定了长三角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强化了服务和辐射功能,充分发挥其对周边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的带动作用,将长三角在中国区域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2、

3、发展定位“区域一体化进程”由学术概念成为中央政府确定的区域发展目标。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等概念。这是“长三角一体化”概念首次进入中央文件,与此前的提法 “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有明显区别。这意味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概念已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3、产业定位由三二一产业发展序列变为“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根据指导意见要求长三角地区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被提至十项工作的首位。这一提法为长三角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说明长三角的发展定位已经由之前的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发展转变,发展制造业对于长

4、三角来说,只能是一个阶段性过程,现代服务业才是必由之路,充分体现了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国际竞争的需要。4、制造业定位由“全球制造业中心”提升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制造业定位由此前的“全球制造业中心”提升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说明长三角制造业层级比较低,对外依附程度高,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强调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5、长三角的区域范围可能由“城市”扩容至“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全部区域”,甚至更广。指导意见明确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

5、苏省和浙江省,使用的概念是“江浙沪三省”而非“城市”,表明长三角的区域范围已由此前的提法“城市”扩容至“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全部区域”二、“长三角”领先城市的地位现状在长江三角洲乃至长江流域中,上海是公认的龙头城市,是当今全国唯一一个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的城市,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是紧密连接上海发展的特大型城市。其中,南京、杭州是著名的省会和副省级市,宁波是长三角南翼新兴的经济中心,副省级市,苏州、无锡是江苏省最为重要的经济大市。随着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长三角地区的南通、扬州、常洲、镇江、泰州、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等众多明星城市发展势头强劲,城市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各个城市

6、在调整自身定位的同时,都在着力打造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南京也在区域经济中的位置出现悄然变化。1、从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看。从城市经济规模看,2007年,除上海继续保持绝对优势外,苏州生产总值规模突破5000亿元,达到5700.85亿元;杭州生产总值规模突破4000亿元,达到4103.89亿元;生产总值超过3000亿元的城市还有无锡(3858亿元)、宁波(3433.08亿元)和南京(3275亿元)。从经济增幅看,舟山虽然是唯一增幅同比回落的城市,但仍以17%继续领跑长三角;南通和苏州的增幅分别达到16.2%和16%,增幅超过15%的城市有扬州(15.7%)、泰州(15.7%)、南京(15.6%)

7、、常州(15.6%)、镇江(15.5%)和无锡(15.3%)。2、从产业发展结构优化看。分区域看,2007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1.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提升幅度为2001年以来最高。江苏8城市三产比重为38.2%,提高1.1个百分点。浙江7城市三产比重为40%,提高0.4个百分点。从城市看,除舟山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继续下降以外,其余城市的三产比重比上年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上海(51.9%)、南京(48.4%)、杭州(45.7%)、舟山(45.3%)、宁波(40.5%)和无锡(40.1%)6个城市的三产比重均超过40%。3、从经济效益看。2007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共实现

8、地方财政收入4965.86亿元,平均比上年增长33%,增幅同比提高9.2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上海地方财政收入2102.63亿元,增长31.4%,增幅提高19.8个百分点;江苏8城市地方财政收入1709.53亿元,平均增长35.7%,增幅提高10.2个百分点;浙江7城市地方财政收入1153.7亿元,平均增长30.1%,增幅提高6.5个百分点。分城市看,除上海外,地方财政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城市还有9个,其中苏州(541.82亿元)、杭州(391.62亿元)、南京(330.19亿元)、宁波(329.12亿元)和无锡(300.58亿元)5个城市的地方财政收入超过300亿元。舟山(增长44.5%)、南通(

9、39%)、泰州(38.6%)、无锡(36.1%)和扬州(36%)增幅居前五位。4、从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看。2007年,长三角地区16城市居民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从绝对水平看,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23元,继续保持长三角地区最高。浙江7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水平较高而且落差较小,宁波(22307元)、台州(22245元)、绍兴(21717元)、杭州(21689元)和湖州(20046元)均突破20000元,舟山(19856元)和嘉兴(19238元)也已接近20000元水平。江苏8城市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落差较大,苏州(21260元)、无锡(20898元)和南京

10、(20317元)超过20000元,扬州(15057元)和泰州(14940元)较低,极差达到6320元,比上年有所扩大。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看,2007年,长三角地区多数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呈现加快增长态势。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17255元,比上年增长16.9%,增幅同比提高9.7个百分点。江苏8城市中,苏州(13959元)、常州(13789元)和南京(13278元)居民消费支出水平较高,镇江(增长30.6%)、扬州(17.2%)和苏州(11.9%)增幅较高。浙江7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水平较高,其中,台州为15666元,杭州为14896元;增长最快的是宁波和嘉兴,增幅均为9.9

11、%。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长三角第一层次上海,其各项经济指标远远领先于第二层次的各大城市。第二层次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南京五城市,南京经济发展的总量与核心指标在领先城市的方阵中处于末位,表现出“总量较小、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经济开放程度较弱”的特征。另外在发展速度,南京不如舟山、南通、扬州等第三层次部分城市。虽然这种比较不能完全概括经济发展的全部内容(尤其是在评价一个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时,除了应考虑到城市作为单体增长的因素,还应考虑到其产业功能以及对周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正视数据表象上的差距,寻找制约发展的症结所在,更好地发掘新城建邺自身优势,以便在长三角领先城市的竞争中扬长避短,立于

12、不败之地,正是我们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三、新城建邺在“长三角”战略中的资源优势分析1、交通一体化给河西新城对外辐射增添新的能量。杭州湾跨海大桥、苏通大桥相继通车使沪苏浙沿海高速通道全线贯通,三地都在努力打造沪宁杭“一小时都市圈”。这印证了国家提出的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的要求。除了这些“看得见”的网络,“长三角”一体化还将打造许多“看不见的网络”,如在信息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人力资源合作、区域规划编制、信用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合作。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形成,使得整个长三角呈现一种扁平化的城市集合体的趋势,南京相对于上海中心城市的边缘化趋向将不再存在,新城建邺与长三角其它城市一样,都可以获得高效便捷

13、的运输服务。2、经济一体化给河西新城发展总部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在于经济一体化。这意味着还要共同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方面工作,除了大通关建设一体化、信息市场一体化、旅游市场一体化等,还有金融服务的一体化,进一步打破地区分割,按照市场导向,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对南京而言,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同时具有行政成本、商务成本、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河西新城又是江苏省、南京市重点打造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经济一体化意味着河西新城发展总部经济优势更加明显,更加具有吸引力和集聚力。3、城市一体化给河西新城城市功能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城市一体化带来的交通的便利、产业结构的优化、人才流动的加快、社

14、保和政府服务的统一将给城市功能的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新城建邺拥有国际、国内一流的公共配套设施,拥有全国第二大、亚洲第三大、世界第四大体育场馆奥体中心,长三角地区最大的会展中心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南京唯一的中央商务区CBD,南京唯一的金融集聚区CBD区域金融中心,南京最大的图书中心金陵图书馆等。所有这些在长三角城市一体化进程中,将发挥出更加有用的价值,河西城市功能将在更大空范围内得到发挥,意味着新城建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合作和联系将更加密切。四、新城建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1、新城产业基础薄弱。新城建邺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产业是

15、基础。目前新城建邺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还不到50亿元,约占全市的3%,距2010年战略目标240亿元和占全市10%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加快产业发展步伐,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新机遇,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确保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2、产业发展条件不够完备。产业发展条件是产业快速发展,高度集聚的重要支撑。虽然,新城建邺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功能得到了明显增强,创造了比较好软硬投资环境,但从目前来看,产业发展必须的社会支持系统还不够健全,为大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发展缓慢,不适应当前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交通、医疗、餐饮、住宿、家政、超市、体闲等服务配套尚不完善,金融、产权

16、、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尚未完全形成,新城居民入住率还不高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较多,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加以研究,在新城建设和发展中尽快得到解决。3、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主导产业是一个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集中体现,具有增强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发展的功效。目前,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新城建邺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较小,规模企业、品牌企业较少,金融、软件、高技术、会展、文体、商务商贸等产业及总部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尚未显现,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项目建设力度较大,但带动性强的大项目不多,以房地产和建筑类居多,技术含量高的、高端服务业项目不多。另外,目前现代服务业总体运行质量并不高,中央商务区市场发育水平不高,新城科技园产出水平不高。我们必须在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和加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的同时,加大主导产业培育力度,创新河西CBD、新城科技园经营机制,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