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徽商(翟屯建).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644620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徽商(翟屯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4徽商(翟屯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4徽商(翟屯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4徽商(翟屯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4徽商(翟屯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徽商(翟屯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徽商(翟屯建).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徽州文化专题第四讲徽 商翟屯建大家好!我今天讲的专题是徽商。徽商是中国明清时期最杰出的商帮,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百余年间,引领中国商业经济潮流。明清时期徽商之富,称得上是“富可敌国”。清代乾隆年间,仅徽州盐商的总资本就可抵得上全国一年财政的总收入;扬州从事盐业的徽商资本有四五千万两银子,而清朝最鼎盛时的国库存银不过七千万两。它以巨大的物质财富,塑造了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繁荣,为封建帝国开启一缕现代文明的曙光;它以亦贾亦儒的文化自觉,将其商业资本转化为精致的文化创造,成就了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文化的繁荣和兴盛离不开经济基础,正是因为徽商的崛起,造就了徽州经济的空前繁荣,也成就了徽州文化的灿烂辉煌!

2、下面我就徽商的形成与发展、徽商的经营活动、徽商的成功秘诀、徽商的特色与历史作用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徽商的有关情况。一、徽商的形成与发展1、徽商概念我们所说徽商与徽州商人是两个概念,徽商是指徽州商人集团;徽州商人则是指明清时期徽州府所辖歙、黟、休宁、绩溪、祁门、婺源六县的徽州籍商人,两者是有区别的。徽州古称新都、新安、歙州,因此在文献记载中,也习惯称呼徽州商人为新都商人、新安商人、歙商。作为单个的徽州商人,应该说,自从有了商业贸易,就有了商人。而徽商作为一种松散的商人帮伙,则是形成于明代中叶的弘治年间,大约相当于公元14881505年前后。徽商的形成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徽州人经商风气开始形成,人们

3、摒弃了以经商为耻的传统观念,纷纷走出家乡,到外地经商,活跃于各地市场。二是徽州人结伙经营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大家以宗族乡里关系为纽带,结成规模庞大的群体。其中资本雄厚的商人首领对众商予以财力上的支持,并在业务上加以指导。遇到需要大数量资金的商业项目,也能够协同经营,利润共享。三是“徽商”、“徽贾”作为一种特定概念的名词,被当时的人广泛应用。由于徽商有其共同利害,共同特征,他们又往往结伙经商,共同行动,所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已把徽商视为一个群体。四是作为徽商骨干力量的徽州盐商已在两淮盐业中取得优势地位。2、徽商的形成与崛起的原因徽商的形成同徽州的地理环境很有大关系。徽州境内的山地及丘陵占十分之九,

4、群峰竖立,高耸陡绝,开发艰难,即使勉力垦辟,种上农作物,收成也很难保障。山间常有暴雨,有时一天之内降雨量可达一百毫米以上。这些雨水顷刻之间泻入盆地,而盆地出口处大都是狭窄的山谷,宣泄不畅,容易造成水灾,冲坏房屋、庄稼,对人民生命财产也有威胁。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技术低下,因此下很大的力气去耕作,所收获果实的却很少。一亩地的收入往往抵不上苏州、湖州等富庶地区的一半。唐宋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多,开始出现收不敷食的情况,百分之七十的食粮仰懒江西和江浙供给。为了获得换取食粮的货币,徽州人只能从农田以外去想办法。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开展多种经营,种茶、种麻、栽桑、造纸、制墨、制砚等等,形成了

5、徽州土特产丰富和手工业发达的经济特色。徽州山多田少,粮食不足而盛产土特产与手工业品的经济结构,对商业的发展,起到了刺激作用。水路的便捷又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输出特产和手工业品,换回粮食。这种经常性的交换,使徽州人不断地积累从商经验。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徽商逐步成长起来。有人说,全国同徽州地理环境相似的地方多得很,为什么其他地方的商人或者商帮达不到徽商这样的高度,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徽商的崛起得益于思想观念的解放。中国是一个“重农轻商”的农耕国家。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行“上农除末”(末就是指工商业),颇受实惠,于是便把以农为本视为经济上的根本准则。汉承秦制,文帝和景帝也一再重申这经济准

6、则,以农为天下之本。经秦汉两代的提倡,这个基本经济政策直为后世各个封建王朝所沿袭。在中国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封建社会早期要做到使人民丰衣足食,提出以农为本,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长期恪守这一教条,势必阻碍商业资本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中国之大,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在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地区,以农为本无法使人民丰衣足食。徽州就是这样一个特殊地区。怎么办呢?徽州的学者认为,从孔子到朱熹,贯穿儒家文化道统的是民本思想,他们一贯主张使人民丰衣足食。既然是以民为本,老百姓为了生计,从事任何事业都应该是合理的。徽州的学者们在坚持民本这前提下,修正了传统的重农轻商意识,提出“商农并重”的主张

7、。明兵部左侍郎歙县人汪道昆在虞部陈使君榷政碑说:农商应该一视同仁。商贸和农耕都是由神农氏开始的,同时兴起,交相为重。耕者是为了生活,贸易也是为了生活,各得其所。“商何负于农?”又说:“良贾何负闳儒?”(汪道昆诰赠奉直大夫户部员外郎程公暨赠宜人闵氏合葬墓志铭)汪道昆从谋生的角度出发,认为经商不比做农差,儒、商乃出一辙。批驳了轻视商人的观点。当时在徽州,这是一种很具代表性的认识。嘉靖徽州府志:就记载了“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指出徽州人经商是在环境逼迫下,生活出路的必然选择,因此不存在职业的卑贱。正因为徽州人不轻视商业,不以经商为耻,在观念上获得了极大的思想解放,理直气壮去经商,使徽州人经商成为

8、风气。3、徽商发展的几个阶段(1)初始阶段。也就是明代弘治年间以前。徽州最早有商品交换活动的记载始于南朝,南朝梁时,有一名叫王实的新安太守,其堂兄来徽州向王实求助,王实给了他五十万铜钱,叫他不要在徽州和道上乱用。堂兄不听,“密于郡市贷,还都求利”(南史卷23王莹传)。也就是偷偷的在当地的集市上买了货物,带到京城去销售获利。这则史料从侧面告诉我们,当时徽州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商品市场,不然王实的堂兄也不会以五十万铜钱之数,在郡城买货,拿去贩卖。唐、宋时期,随着大量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兴盛,商品交换更趋发达。南宋端平二年(1235),徽州学教授李以申在新安后续志序中就指出,徽州“物产之多,流布四方”。

9、有商品交换,就有商人存在。由于中国是一个重农抑商的国家,加上史料湮没,唐以前竟没有一个有名有姓的徽州商人见载史籍。最早见于记载的徽州商人,是南唐时的休宁人臧循。据陆游南唐书查文徽传记载,臧循同查文徽是同乡,文徽当时任江西安抚使,准备兴兵攻打占据福建号称殷王的朱文进。臧循少年时曾经到福建经商,知道当地的地理情况,于是便向查文徽建议如何出兵。原话是这样记载的:臧循“少尝为贾闽,习知其山川险易,为陈兵之策”。宋初,祁门县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号称“程十万”,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元代的徽州商人资本已具有相当规模。歙人毕仁,出身经商世家,16岁便在庐州开设茶叶店,充当坐贾。其

10、父毕天祥则每年运茶数百引,充当行商。坐贾与行商结合,获得高额利润,因商业资本雄厚而“知名于时”(毕济川新安华氏族谱,卷9,仕宦志)。元末休宁人程维宗,经商致富,资产积累更加惊人。他在休宁、歙县两地购置田产4000余亩,雇用佃仆370余户,设有5处庄园:宅积庄、高远庄、知报庄、嘉礼庄、尚义庄。并在屯溪建造店房4所,房47间,囤积货物。入明以后,徽州商人的活动愈来愈活跃。永乐时(1403-1424),徽商程实,以木换粟,运到苏州贷人。成化末(1487),松江人就有“松民之财,多被徽商搬去”的议论(李绍文云间杂识),可见徽商在松江人数之多,经营之盛。(2)崛起阶段。明弘治至明嘉靖年间。徽商的崛起以明

11、代经营盐业的制度改革为契机。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蒙古残存势力的南犯,在北部边防设置卫所,驻扎军队,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军事消费区。驻军的供应基本上依靠军屯,但北部边镇地处高寒地带,产量很低,难以供给几十万兵马所需的大量粮饷、布匹、草料等军用物资。因此,明政府每年还得从内地拨运粮饷供应边防,转运费用浩大,劳民伤财。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为了节省民力与运费,实行开中法。所谓开中法是明政府利用国家所控制的食盐专卖权,让商人运粮、马、茶、铁等军用物资充实边防,向政府换取贩买食盐的专利执照盐引,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政府规定的销盐区去销售食盐,获取利润。这样,既可节省转运的耗费,又能满

12、足军队所需。由于盐是人们生活中的日用必需品,卖盐可以获取高额利润,而盐引的获得又是以在北方边镇交纳粮食和其它军用物资为条件的,因此在北部边镇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粮食市场,纳米换取盐引成为商人获取厚利的主要途径。当时的婺源人许达,便是通过开中制经营盐业而致富的。由于开中制主要实行于山西、陕西一带,山、陕商人占据地利,一直是开中制的最大受益者。到了成化、弘治年间,明王朝改变开中制,允许商人在产盐地区两淮、两浙直接纳银购引,业盐谋利。这样一来占地利优势的山、陕商人便失去了优势,而以江南为活动中心的徽州商人,却因此而得地利之便。一些原来在江南一带从事典当、粮食、棉布、丝绸经营的商人,纷纷打入盐业领域。如歙

13、商江才,原在杭州从事小商小贩,后改营盐业;吴良儒先是在上海从事典业,后挟千金至杭州经营浙盐,仍不满足,又挟万金至两淮,经营淮盐。于是,徽州商人以经营盐业为中心,开始雄飞于中国商界。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徽商最早的集团组织歙县会馆在北京创设,标志着徽商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鼎盛阶段。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商业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当时,经商成了徽州人的“第一等生业”(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37),徽州有句俗话:“前世不休,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就是说人到十三四岁,就要外出当学徒学做生意。徽商的

14、活动范围遍及城乡,东边到达海上,西到云南、贵州,北至大漠、辽东,南到福建、广州,尤其在长江流域,有“无徽不成镇”之谚。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泰国、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经营行业以利润高的盐:典、茶、木为最多,次则粮食、棉布、丝绸,其他则无业不营。商业资本已达到惊人的程度,万历歙县志称,歙县以经营盐业起家的巨富,“初则黄氏,后则汪氏、吴氏而起,皆由数十万以汰百万者”。清代,两淮盐业八总商,仅歙县商人就占了一半。(4)衰落阶段。清道光以后。徽商崛起于明中叶,由盐业起家,是在封建政权的庇护下得到发展的。到了清乾隆末年,随着封建统治的日趋没落,课税、捐输日益加重,徽州盐商的处境愈来愈为困顿。道光十二年

15、(1832),政府在盐场附近设局课税,不论谁,凡缴足盐税,即可领票运盐,销售各地,打破了原来由徽商控制的官商一体的包销制。靠盐业发迹,进而控制盐业专利的徽商,适应不了再度开放,自由竞争的局面,开始衰落。继而典当业也因外国银行的侵入而中落。茶商、木商则由于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商路阻断,亏耗不可胜数。尤其是帝国主义入侵,外业资本渗入,新兴行业兴起,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商业经营方式渐异于往昔。只掌握传统商业知识、技能的徽商,限制在贩卖销售的商业范围之内,甚至渐渐的与旧式手工业和农业失去紧密的联系,所贩卖销售的货物,差不多都是从外地或本地的生产者或贩运者手中购来

16、的。势必要受人宰割,仰人鼻息,不能占有操纵、垄断、独占的支配地位,开始走下坡路。但部分徽州商人在外来资本和官僚资本这两股势力夹击下,顽强抗争。胡雪岩的发迹,说明了徽商的固有精明。而胡雪岩的破产,则是历史的必然。其他徽州商人在清末民国初期也有崭露头角的,如歙商鲍鸣歧,因太平天国运动资本丧失大半,后乘浙东改革盐政之机,与其堂兄合资营运,悉力调度,获利甚厚,十年累巨万。太平天国时期,长江航运不通,淮盐运不出来。曾国藩改革盐政,改纲为票,每票三百两白银,黟商李宗煝集资得13票。太平军失败以后,淮盐畅行,获利数倍,不几年成为巨富。光绪年间,休宁人汪厚庄在上海开设祥泰布店,聘请同邑汪宽也为经理,广设收购土布网点,加工染色。因质量上乘,营业日隆,成为沪上布业之冠。歙人程谨轩清末因结交上海“礼和洋行”经理,经营地产致富。其子霖生继承父业,累资达6000万银两,上海从河南路的抛球场至西藏路以及从新世界至卡德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