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分析题长春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63474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分析题长春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言文分析题长春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言文分析题长春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言文分析题长春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言文分析题长春版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分析题长春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分析题长春版七年级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滁州西涧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见欢醉花阴破阵子论语八则1、教导弟子虚心好学、取长补短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有朋自远方来,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只有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学问才有无限乐趣,才能增长知识,完善学说和人格,说明孔子虚心好学。3、吾日三省吾身中蕴含的道理:多次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一起进步。4、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怎样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孔子认为道德上应具备什么优良品质:人不知而不愠,可以为师矣。7、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谈一谈

2、学习思考结合起来的好处:在我以前的学习中,我只侧重学习而不思考,但学完论语后,我懂得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获得更多知识。8、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与思的关系:学习是接纳的过程,不思考就不能做到真正地理解,思是思考,是融会贯通,只有善思与善学,才能举一反三,以一推十。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在阐明什么:阐明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道德高尚、心胸豁达的人。【人不知的内容是什么:自己】10、吾日三省吾身阐明什么道理: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过失与失误,重视品德修养的完善,避免生活和学习中的失误。11、你如何理解温故而知新的观念:讲明了新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复习旧的知识,才能准确的掌握新知

3、识,做到举一反三,并有所创新。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论出了怎样的求知与做人之道: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谦虚好学、谦虚做人。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可以把短处引以为戒。你认为有必要吗:有必要。我们可以在别人身上学到长处,也可以借鉴别人的短处,避免自己犯同样的过失,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14、“传”“习”之本是什么:“忠”“信”。15、见到不贤之人,不贤之举,孔子应怎样做:反省自我、完善自我。16、孔子一人尊儒圣 论语半部治天下17、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看起来独立的三件事,孔子却将它们相提并论,依次

4、谈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这三者都是为学体验:学而时习之是将所学加以运用,得到生动感受,体验实验乐趣。有朋自远方来,将自己所学、所感与之交流,体验分享的乐趣。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在不被认可,不被尊重中保持平和心态,悠然自得,体验孤独的乐趣。18、课文中反应的孔子的为学思想有哪些:注重实践,注重交流,注重思考,注重诚实,注重情趣。19、最有现实意义的是什么:最有现实意义的是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不要机械地接受老师和书本传授的知识,要更多地体现自主学习。对我而言,注重诚实,在学习中,我们要真诚坦白,不要不懂装懂,让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和补充,这非常重要。20、从曾子一日三省吾身的做法中,悟出

5、了什么:应有严于律己的生活态度,成才因素有很多,自身实力是最核心因素,不断自省和及时改正是非常重要的。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论述了怎样的求知与做人之道: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谦虚好学、谦虚做人。22、你如何理解温故而知新的观念:讲明了新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复习旧的知识,才能准确的掌握新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并有所创新。23、律己修身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即使遇到不知己者、不贤者和不善者,也要不担忧、内自省和自改之,你能这样做吗?如果能,前提是什么?如果不能,困难是什么:能这样做。前提是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具有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生活态度,困难在于无法放弃对他人的苛求。

6、无法摆脱嘲笑他人的市井心态。当然也就无暇顾及自己应怎样做。小石潭记1、从心乐之到潭中之鱼似与游者相乐,再到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你能体会作者的心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吗: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他被贬后,心中愤懑不平,凄苦是他情感的主调,而寄情山水也是为摆脱苦闷心情。但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流露出来。2、本文写作特点是情景交融,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观鱼时与游览到最后心情有何不同:观鱼时折射出作者与鱼同乐,融于自然的情感;坐潭上,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3、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蕴涵在景物描写中,评论一下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作者并非纯客观描绘自然景物,

7、而是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被贬后心情,借景抒情。因而在欣赏小石潭后,便认为不可久居,这是由于他身世遭遇造成的复杂变异的心理反应。4、鱼似与游者相乐,表达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表达作者娱情山水、乐而忘忧的情怀。5、其岸势犬牙差互,写出潭水源头的神秘,作者这样写,可能有怎样的际遇:作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而对前途和未来,恰如这不可知其源的小溪,令人迷茫,看不到尽头。6、贬永州怀愤懑于小潭揽胜 坐潭上心悄怆感凄凉抒怀7、小石潭写宣传标语: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也别带走。8、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你的遭遇很失我同情,但你才华横溢,为什么不面对困难呢?9、渲染一种什么气氛:幽深冷寂;反映了

8、什么心情:孤凄悲凉。10“闻”“伐”“见”见几个动词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既交代发现小石潭经过,又表现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陋室铭1、文章先写可以调素琴而又写无丝竹之乱,是否矛盾:不矛盾,可以调素琴,可见作者喜好音乐,注重的是琴音乐韵,不讲究排场。而丝竹指奏乐的声音,作者好调素琴而恶丝竹,表明自己的安贫乐道和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弃。2、作者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比陋室,用意仅仅在说陋室不陋吗:不是,而是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3、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意义:前天的主旨是从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生发而来的,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4、本文题目是陋室铭,意思是

9、为陋室作铭,但是论证主旨却是陋室不陋,这样写矛盾吗?有怎样的深意:这是一种反向立意的写法,并不矛盾。作者托物言志,借对陋室的描写,来表明自己的情趣志向,巧妙的将本文主旨立意为陋室不陋因为室主人品德高尚。5、文章写山水与陋室有什么关系:文章用山水引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德馨,这也是类比论证,前后文相互贯通,一气呵成。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入”二字有何表现力:这两个字将苔痕,草色拟人化了,“上”字写出苔痕湿上台阶的状态;“入”字写出草色映入帘中的可爱形象。衬托出作者情趣高雅、安贫乐道的形象。7、陋室三特点:陋室环境:清幽雅致;室中交往:高雅脱俗;室中生活:雅致恬淡。8、文章表现了作者怎

10、样的节操: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情操。9、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个典故有何作用: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虽身居陋室,但却同古代贤者一样安贫乐道、品德高尚。10、怎样评价刘禹锡:他是一个才华横溢,有着广阔胸襟的人,他高雅淡泊、安贫乐道,这是值得我们当今一些人效仿的。启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我们要向他那样保持平常之心、安平乐道、具有高尚节操。爱莲说1、出淤泥而不染,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生长环境。)2、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体态香气)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的豁达大度。(风度气质)4、

1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什么:象征君子美好资质。5、三种花有什么象征意义。菊花,比拟隐士,遗世独立、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牡丹,比拟富贵者追名逐利的生活态度。莲花比拟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6、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作者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7、高度概括可贵品质的语句:莲,花之君子者也。追逐名利的语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慨叹世上知音甚少的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8、作者为什么单单用菊、牡丹做衬托:牡丹是富贵者所爱,菊是陶渊明所爱,这分别代表着两种不

12、同的人。一个是从反面衬托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个是从正面衬托君子不消极避世。9、结尾改变菊、牡丹、莲的顺序是疏忽,还是别有用意:文章意在以爱菊爱莲人数少,衬托爱牡丹人数多,厌弃追名逐利的世风。独、无、甚,两褒一贬,形成鲜明的对比。10、写本文的目的是言志,可本文却浓墨描写莲的形象,二者之间有何联系:写莲的形象,是为了突出莲的精神品质。以花喻人,赞美君子,表明作者以君子自况。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11、“独爱莲、独爱菊”中的独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绝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也表现作者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不相同。12、爱莲说两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排比、对比

13、、比喻、反问。13、作者把莲与牡丹作对比用意何在: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批评贪图富贵者追名逐利。14、你赞同陶渊明还是周敦颐的做法:赞同周敦颐,隐逸,只能洁身自好,不利于整个社会,而大胆面对并与之抗争,于人于己都有利。15、请就本文第二段内容或手法写一段评论性文字:本段首先写三种花的寓意,点明中心;然后写隐士少,知音难求,批评贪图富贵,突出中心。16、作者笔下的君子与隐士有何异同:相同,二者都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同,隐士,避世,君子,不避世。17、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以花喻人,赞美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二批评追名逐利的世风。18、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有何看法:人可以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我们应自觉抵制其影响。19、学完此文谈感受:无论何时都应抵制不良环境对人的影响,要保持高尚的人格,不随波逐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20、从写作手法和文章主题两个方面比较爱莲说与陋室铭异同:都是托物言志,但所托物不同,所言志不同。陋室铭表明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节操;爱莲说说明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兴趣;陋室铭可用孔子的话,增强文章说服力,爱莲说运用正反衬托表现自己的志向。周氏爱莲比君子 陶公喜菊胜群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