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 直线运动.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631140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 直线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一轮复习―― 直线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一轮复习―― 直线运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一轮复习―― 直线运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一轮复习―― 直线运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 直线运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 直线运动.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直线运动单元测试 (本试卷可以直接使用) 2012/7/20 作者:KUANG 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48分)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虫子,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然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的原因是 (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的飞行速度远小于飞行员的速度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来说是几乎静止的 D飞行员的手特有劲2. 沿直线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秒内的平均速

2、度比它在第一个1.5秒内的平均大2.45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2.45m/s2B2.5m/s2C+4.90m/s2D4.90m/s23.轿车的加速度大小是衡量轿车加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近来,一些高级轿车的设计师在关注轿车加速度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加速度的变化率”,用“加速度的变化率”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并认为,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下面四个单位中,适合做加速度的变化率单位的是 ( ) A B C D4. 在某高处A点,以v0的速度同时竖直向上与向下抛出a、b两球,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

3、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v0/g B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2v0/gC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与高度有关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5.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B C D6. 物体A、B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7.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06s内,物体离

4、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8. 某玩具小车以初速度沿足够长的斜面从底端向上滑去,此后该小车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可能是 ( ) A B C D9.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t0时刻,甲、乙两个物体相遇 B在t0时刻,甲、乙两个物体相距最远C甲、乙两个物体相遇时v乙2v甲 D甲、乙两个物体相遇时v乙2v甲10. 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

5、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 ( )A150m B75m C15m D7.5m11. 一条悬链长7.2 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 m

6、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 m/s2) ( )A0.3 s B0.4 s C0.7 s D1.2 sabcde12. 如图所示, 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Avb B vc=3m/s C de=3m D 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第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实验题(共15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13.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下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

7、电源频率为50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如果用S1、S2、S3、S4、S5、S6来表示从O点开始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用T表示两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则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用符号写出表达式,不要求计算)。打F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F=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14. (1)某学习小组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如下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来测小车的加速度,由导轨标尺可以测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窄遮光板的宽度为d,窄遮光板依次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滑块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

8、 (用题中所给物理量表示)。(2)该学习小组在测出滑块的加速度后,经分析讨论,由于滑块在气垫导轨上运动时空气阻力很小,可用上述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此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 。三、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共47分)15. (9分)飞机着陆后以6m/s2大小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60m/s,求:(1)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位移x(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3)静止前4s内飞机滑行的位移x/16. (10分)某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a=4

9、.5m/s2,飞机速度要达到v0=60m/s才能起飞,航空母舰甲板长为L=289m。为使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应以一定速度航行以保证起飞安全,求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v是多少?(设飞机起飞对航空母舰的状态没有影响,飞机的运动可以看作匀加速运动)某同学求解过程如下:由运动学知识可得 解得 代入数据后得到 m/s=31.6m/s经检查,计算无误。该同学所得结论是否有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若有,请予以改正或补充。17. (12分)如图,一长为l的长方形木块可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无摩擦地滑下,连续经过1、2两点,1、2之间有一定距离,物体通过1、2两点所用时间分别为t1和t2,那么物块前端P在1、2之间运动所需时

10、间为多少?18. (16分)汽车启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汽车启动的快慢用车的速度从0至30m/s的最短加速时间来表示,这个时间越短,汽车启动的加速度就越大.下表中列出了两种汽车的性能指标.现在,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车头向着同一个方向,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相距85m.甲车先启动,经过一段时间t0,乙车再启动.若两车从速度为0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内都以各自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乙车开出8s时两车相遇,则(1)甲车、乙车启动时的最大加速度分别多大?(2)乙车比甲车晚开的时间t0是多少? (3)两车除在乙车开出8s时相遇外,是否存在其它相

11、遇的时刻,如果有,请计算说明是在乙车开出几秒时相遇的;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启动的快慢(s)(030m/s的最短加速时间)最大速度(m/s)甲车1240乙车650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直线运动单元测试答题卡一、选择题(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实验题(15分)13(7分) 14(8分) (1) (2) 三、计算题(47分)15(9分)16(10分)17(12分)18(16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CBAABCABDBDABBD13. 【答案】0.1 1.60【解析】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则相邻两记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

12、s=0.1s,由(S4+S5+S6)-(S1+S2+S3)=a(3T)2,得;打D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打E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由,得vF=1.60m/s。14. 【答案】(1) (2)滑块的质量M和沙桶的质量m(4【解析】(1)由,得。(2)滑块和沙桶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为此还需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M和沙桶的质量m,系统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15. 解: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a=16m/s2飞机在地面滑行最长时间所以飞机12s内滑行的位移为10s内滑行的位移,由v2-v02=2ax可得(2)方法一:由方法二:由(3)由(1)的分析可知飞机滑行6s为静止前4s,此时的速度v=v0+at=60m/s+(-66)m/s=24m/s故由v2-v2=2ax可得16. 解:该同学解法是错误的。若航母匀速运动,以海水为参照物,在t时间内航空母舰和飞机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由运动学知识得到 s1=vt s2=vt+at2 s2- s1=L v0=v+at 由以上4式解得 v=9m/s 17. 解:设P端通过1后时刻速度为v1,通过2后时刻速度为v2,由匀变速运动规律有:v1,v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gsin,t12()又t11,t22,故t12t11t22t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