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核舟记[25]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1631136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核舟记[2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1、核舟记[2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1、核舟记[2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1、核舟记[2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核舟记[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核舟记[2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核舟记v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内容。感受文本语言的简洁、严密和生动。2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空间说明顺序。3关注文中数量词的特点,体会古代汉语数量词与现代汉语数量词的异同。4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欣赏艺术品的巧夺天工之美,感受中国的艺术文化魅力。v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师:一颗桃核,能变成一件艺术品吗?生:自由发表意见。师:关于能否变成一件艺术品,下面这段视频会解答这个疑问。配微雕欣赏视频(见光盘)师:多么神奇而瑰丽的艺术,一颗平凡的桃核,竟在人工的雕琢下变得如此生动精美。不过,视频中的画面转瞬即逝,你也许未能仔细观察这瑰丽的艺术。没关系,作

2、为补偿,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核舟记,去感受这艺术的魅力所在。二、教学新课(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浙江嘉善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著有茅檐集。他一生写过很多文章,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被清朝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2写作背景雕刻艺人王叔远,名毅,号初平山人,曾刻一枚精致的核舟赠给魏,魏学洢赞叹王叔远的技艺,便写了核舟记这篇文章,后来被清人张潮编入虞初新志。3.题目解释“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其材料是一个“曾不盈寸”的核桃,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一个著名的故事大苏泛赤壁。(二)听课文录音。1、解决生字词(三)整体感知1. 疏通文意l 第1段:明朝有个手

3、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段落大意:总说王叔远的技艺和核舟的由来,点明主题。研读第一段,回答问题:1、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奇巧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3、找出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范围广的句子: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4、说明构思巧妙、技术高超的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第2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核舟记第一段的内

4、容,下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接着学习接下来的几段。二、教学新课1、全文翻译l 第二段:小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就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段落大意:说明核舟大小,结构布局,依次写了船舱、船篷、小窗、栏杆和对联。l 第三段: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

5、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后背。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着,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佛,袒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段落大意:介绍船头部分,着力表现苏轼和黄鲁直以及佛印三人的动作、神情。(1) 本段文字是怎样说明舟尾的情况的呢?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居右者”和“居左者”。(2) 本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

6、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一舟子“若啸呼状”,显得悠闲;另一舟子“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显得专注。两舟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自由自在的气氛。(3) 本段描写核舟上题字形状、颜色的句子是?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l 第四段: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两旁各有一个船工。位于右边的船工,梳着锥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位于左边的船工,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子上面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火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段落大意:介绍船尾部分,着重刻画了撑船人的动作、表情。l 第五段:那只船的顶部较平,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

7、提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子的脚,笔画清楚明白,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个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朱红的。段落大意:介绍船背上的题名和篆章。l 第六段: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蓬、船桨、火炉、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字图章,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然而计算它的长度竟然不满一寸,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也真神奇!段落大意:总结核舟上雕刻的人、物、文字及其数目,赞叹雕刻者手艺的精巧。(1) 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更强调核舟之小而物之多,突出了王叔远雕刻技艺之精湛,更好地表现了主题。2

8、、部分精读(1)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2)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用料体积小2)所刻东西多3)刻画细腻逼真,情态兼备,富有诗情画意。三、板书设计四、课堂小结核舟记是一篇文言说明文,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v 课后反思核舟记是一篇选读课文,因此我并没有花大量时间进行详细讲解,这是一篇文言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核舟,作者采用总-分-总的逻辑顺序,非常有条理地描写核舟,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本文篇幅较长,全文翻译已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然后第二节就对每一段的大意进行进行概括总结,并且学习和讲解重难点的地方,所以本节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对于这篇自读文章,我不能将文章的时代背景向学生完全展示出来,但是写完此篇文章之后,相信学生对于核舟这个说明对象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和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