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法律概述与依法治国教案(刘娟).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1628811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法律概述与依法治国教案(刘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7章法律概述与依法治国教案(刘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7章法律概述与依法治国教案(刘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7章法律概述与依法治国教案(刘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7章法律概述与依法治国教案(刘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法律概述与依法治国教案(刘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法律概述与依法治国教案(刘娟).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法律概述与依法治国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法的基础理论,了解法的产生、本质和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作用、创制和实施及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方略等。教学重点:掌握法的基础理论。教学难点:理解法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课时:见下面各节教学方法:见各节第1节 认识法律教学课题:认识法律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法律产生、本质与作用;理解掌握法律的分类与特征和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教学重点:掌握法律的分类与特征和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法律的分类与特征和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2、一、清点人数(其记录详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复习导入新课:1、道德修养包括哪三个阶段?2、人们的道德境界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道德境界主要指的是什么?4、如何认识自我修养道德境界的划分?5、评价自己处于何种境界?四、讲授新课(一)法律产生、本质与作用1、法律的产生: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

3、务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当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法律也就产生了。2、法律的本质:(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3)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3、法律的作用:分为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两类。(1)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所以法律具有各种规范作用;(2)法律是一定的人们的意志的体现,反映了他们的利益要求,所以法律具有各种社会作用。(二)法律的分类与特征1、法律的分类

4、:(1)国内法和国际法;(2)根本法和普通法; (3)一般法和特别法;(4)实体法和程序法;(5)成文法和习惯法2、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通、严谨的行为规范。1)法律首先是指一种行为规范,所以规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规范性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2)行为模式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所提供的标准和方向。其中行为模式一般有三种情况即: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不许这样行为。3)法律后果是指行为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在法律上所应承受的结果。(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这是法律来源上的一个重要特征。(3)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三)法律与其

5、他社会现象的关系1、法与国家的关系:一方面,法律依靠国家。另一方面,国家需要法律。2、法律与政策的关系(1)政策是一定的阶级的处理国家事务、公共事务,调整各种关系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的统称。(2)社会主义法律与党的政策的异同:1)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国家的主张,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政策是党组织制定的,是党的主张,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3)法律是由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的;4)法律规定的内容比较具体、明确、详尽,它不仅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而且还规定了违法所应承担的责任。5)法律比较稳定,政策比较灵活

6、,变化快,具体政策成、尤为如此。(3)社会主义法律与中国共产党党的政策的关系。1)党的政策是制定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依据之一,社会主义法律要体现党的政策的基本精神;同时,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2)社会主义法律实质上多数是规范化、具体化和定型化了的党的政策。3、法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精神文明是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精神文明是法律产生的前提;2)精神文明建设直接制约着法制建设。(2)法制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体现和保证。1)法制建设的现况和水平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现状和水平的一种具体体现。2)法制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法律以其特有的属性和功能确认精

7、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规范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打击和惩治各种危害精神文明建设的犯罪行为,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法制保障。4、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表现为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的认识和观点,它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习俗和一般的社会力量来保证其存在和起作用。五、课堂巩固1、法律的本质是什么?2、法律具有哪些作用?3、法律是怎样分类的?4、法律具有什么特征?5、法律与国家有什么关系?它与政策有什么关

8、系?六、课堂小结法律产生、本质与作用;法律的分类与特征;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七、作业:1、法律的本质是什么?2、法律具有哪些作用?3、法律是怎样分类的?4、法律具有什么特征?5、法律与国家有什么关系?它与政策有什么关系?6、预习第2节的内容八、教学反思:第2节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学课题: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掌握依法治国及其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科学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教学重点:掌握依法治国及其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科学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

9、任务。教学难点:理解依法治国及其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科学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清点人数(其记录详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复习导入新课:1、法律的本质是什么?2、法律具有哪些作用?3、法律是怎样分类的?4、法律具有什么特征?5、法律与国家有什么关系?它与政策有什么关系?四、讲授新课(一)依法治国及其重要意义1

10、、依法治国的含义:(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2)依法治国的对象,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3)依法治国的标准,是宪法和法律;(4)依法治国的宗旨;(5)依法治国的方式,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治理国家,确保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2、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1)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2)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目标。(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至上:无论何种形态的国家,总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存在。2、法律良好:良好的法律是实行法治的基本前提条件。良好的法律在形式上具有明确性、规范

11、性、协调性、稳定性、完备性等特点。3、依法执政: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共产党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4、依法执政: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准。5、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既是司法的内存要求,也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三)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科学内涵1、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除国民党的伪法统、继承革命根据地新民主主义法律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工人阶段是我国的领导阶级;(3)我国社会主义法还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志。2、我国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

12、共同意志。3、我国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内容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五、课堂巩固1、六、课堂小结七、作业:1、5、预习第3节的内容八、教学反思:教学课题: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重点:掌握教学难点: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清点人数(其记录详见教学工作手册):二、安全知识教育、环保知识教育:防火、防电、防水、防疾病;上下楼梯靠右慢行;禁止校园暴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爱清洁、讲卫生,保护环境,共建平安校园、共建绿化校园。三、复习导入新课:1、四、讲授新课(一)1、(二)1、(三)1、(四)、五、课堂巩固1、六、课堂小结七、作业:1、5、预习第3节的内容八、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