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不是万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1626095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是不是万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钱是不是万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钱是不是万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钱是不是万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钱是不是万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钱是不是万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是不是万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钱是不是万恶之源”比赛评析“钱是/不是万恶之源”是 2001 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决赛的题目。而当 年那场决赛也是华语辩论史上争议最大的一场比赛,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题目和这场比赛。 当年我在看那场决赛之前,看到网站上的预告的题目是“钱是/不是万恶之源”时,心里着实为 那场比赛的反方马来亚大学捏了一把汗,因为粗看之下这个辩题对正方十分有利现在社会风 气败坏,道德沦亡, 功利主义之风越吹越盛,无不是一个“钱”字在作怪;而为钱辩护的反方,则有“为金钱正名” 之嫌。然而,再细想下去,发现刚才的想法实在大谬不然“钱是万恶之源”, 一般人对此的诠释都应该会是“钱是所有恶产生的根源”,而一般智商正常的人都

2、不会赞同这个 命题的可不是吗,抢劫偷窃是为了钱,难道随地吐痰也为了钱?走私贩毒是为了钱,难道性 犯罪也是为了钱? 世间上的恶成千上百,有很多和钱根本一点关系都没有,更遑论是“源”(根源性)的关系了! 因此正方立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基本是一眼可见,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是一个谬误。而反方呢, 他们并不需要论证一个和正方命题相对的全称判断(例如“色是万恶之源”、“钱是万善之源”), 他们要论证的是“钱不是万恶之源”。也就是说,他们只需要告诉大家, 正方的命题是片面的、不对的因此反方的命题已经是一个接近于真理的命题了。从逻辑上说, 反方只需要举出一个和钱没有关系或者不是根源性关系的恶,就能把正方至于死地!

3、因此,只要认真想一想,正反双方的立场,是极度不平衡的。事实上,题目的不公也是这场比赛 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辩手是无法选择的,抽到一个立场,就必须誓死捍卫它,即便它是一个明显的谬误。因为 本来这种形式的辩论赛辩的就不是真理。而下面则是我对这个题目的分析,以及对这场比赛双方 的破题立论、场上表现的评析。我认为,对于“钱是/不是万恶之源”这个题目,破题时应该紧紧地围绕着以下三组问题展开:1、钱是什么?它产生于历史中的哪一个阶段?钱产生以后人类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钱对人类 社会整体和对人类个体的作用分别是怎么样的?2、恶是什么?是像基督教教义所说的那样,指人性中的恶、人的罪性,还是指法律所规

4、定的犯 罪行为?题目中的“万”如何解释?3、钱与恶是什么关系?是指钱与恶有一种统计上的相关性,还是指钱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恶的 产生?如何才能算是“源”的关系钱就是货币,而从辩论的角度来看,我们还可以把钱引申为广义的经济关系、经济利益。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钱产生以前,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是非常低下的,几 乎所有的劳动都是必要劳动, 基本没有剩余产品,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全力拼搏。而这种低下的生产力直接地导致了低 水平的交换所有交换都是偶然的,不频繁的。然而后来人们发现,与其每个人都生产供自己 生存的每一样必需品, 还不如让所有人都生产自己最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都拿到市场上去交换,因为每个人的优

5、势都 必然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都能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产品并买回生活必需品(老马把这个叫做“社 会分工”, 而实际上则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该原理可以说是现在各国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著名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经过了三十年的思考,说这个理论是历史上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社会科学学说, 这里我不妨借来一用)。 接下来交换就开始迅速发展了,而又由于交换的扩大使人们感到物物交换的不便,所以就产生了 一般等价物,然后产生了货币,即钱。 钱产生以前,交换是低水平的、偶然的,因而不需要一般等价物来为交换提供方便。因此那时人 们的产品主要都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存在,交换时的依据也是使用价值。 而由于使用价值因人而异,同

6、一个物品在不同的人的眼中使用价值是不同的,因此物品使用价值 及以此为基础交换由始至终都紧紧地控制在人的手中,而不具有凌驾于人之上的力量。 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以致没有货币的非洲土著们曾经用一块黄金交换殖民者手中的一盒火柴,这 不是上当受骗,而是因为在土著的眼里,一块黄金除了做装饰品以外没有别的使用价值,远不如 火柴来得有用。 有一些道德理想主义者非常羡慕原始社会的道德、善良、平均主义和低犯罪率,那是由于人们满 足了自己低层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后,没有必要贪图更多的使用价值 因为超出他们生存和发展需要太多的那些使用价值对他们来说“没有用”、“用不来”!当然,这 种情况是和原始社会的低下生产力以及由

7、此直接导致的低水平的交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钱产生以后,这个社会就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商品既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存在,也以交换价值(价 值)的形式存在,又由于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因此交换价值开始凌驾使用价值,成为商 品存在的主要形式。而钱作为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如正方武汉大学所说,具有了与一切东西交换的现实合法性 因此具有无限的效力”。在这里,钱渐渐地成为了一个符号。哲学家卡西尔说过:“人是能够制造 和使用符号的动物。” 此话不无道理。制造和使用符号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因为符号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钱的出现的初衷也只是为人 们的交换提供方便。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切东西都被符号化,人们开始用抽

8、象的东西代替具 体的东西, 用间接的东西代替直接的东西,用手段代替目的(因为社会的进步要求符号的大量使用例如 社会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也要求钱的大量使用,并以此推动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发展 而符号的大量使用必然会使符号本身由配角变为主角,所以社会的“符号化”是不可避免的)。 符号的大量使用在标志着人对自然的支配能力增强的同时,也标志着人对人的支配能力的增强。 但是,人对别的人的支配能力的增强是与人对自己的支配能力的减弱成正比的:一个人要用符号 去征服别人,首先就使自己臣服于这种符号了(你不相信这种符号的力量,又怎么会拿它去征服 别人; 正如如果你不相信枪的力量的话,你就不会拿枪去杀人),否则他就不能

9、征服别人。在这里,手 段上升为目的,工具上升为支配者,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现象。而一切异化现象归根到底要归结到最基础最根本的经济层面的异化,而经济层面的异化现象最突 出的表现就是就是钱的产生并日益符号化。历史和逻辑告诉我们, 生产发展和文明繁荣的代价就是道德的沦亡(在这方面正方武汉大学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例 证)。在现代社会,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一切目标和欲望的最终的抽象化身,一切理想、道德、贞节、名誉都可以标价出售“金钱成为了统治人类社会的最高神物”(马 克思语)!从这个角度来看,的确可以说钱是万恶之源。事实上,正方武汉大学的立论正是围绕着上面的关于“异化”的理论分析而展开的,大家不

10、妨细 心看一看正方的一辩陈词。再看一看刚才我提到的破题立论中所必须围绕的三个问题中的第一个 就可以发现, 正方的立论强调的是金钱对人类社会整体的、结构性的作用,由此论证“钱是万恶之源”。 而反方马来亚大学呢,恰好相反,他们的立论侧重的是钱对人类个体的作用。首先他们强调,钱 只是一个历史性的经济范畴,而经济只是个人生活的一个方面,并不能支配其他方面, 只能发挥局部作用(由此来论证不是“万”);然后,他们再强调,钱只是人类人类创造出来的一 个被动的物,是一个中立的交换工具,钱导出来的善或恶是由人的行为决定的,钱不必对此负责 (由此来论证不是“源”)。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什么是“恶”。这个好办,对正方

11、来说,如果把“恶”解释为人性上的恶和 原罪的话,那根本无法论证他们的立场,所以他们把“恶”定义为法律上规定的犯罪行为, 即对现实秩序的严重破坏或者在现实生活的严重越轨(虽然没有明说,但从他们举的例子中可以 看出来)。而反方呢,自然会沿用前一种解释。双方在这里虽然有分歧但并不明显,而且也不重 要, 因为真正的最大的分歧是对“万”字的阐述,双方都知道,如果正方在这一个阵地的争夺中失败 了,那么就等于输了(而反方不同,即使他们失去了“万”这个阵地,在“源”上还是可以一拼 的)。而就我个人对“万”字以及“万”在题目中具体语境的意义的理解,我认为“万”可以从两个方 面去诠释:1、汉语的习惯用法,如“日理

12、万机”“千山万水”“万夫莫开”等成语一样,“万”并 非指一个具体数目,更不是指全部, 而是一个虚指,言其极多。2、题目中的具体语境,在题目中,“万恶之源”的“万恶”即使指的 是“所有的恶”,这“所有的恶”也是暗指在钱产生之后才产生的“所有的恶”,不然的话有一些 恶在钱产生之前就产生了, 那么正方的立场在逻辑上就是一个死题。因此在题目中“万恶”指的是钱产生以后才产生的恶。(南京大学辩论队的教练张异宾教授更认为,在题目中,“万恶”指的是一切与钱有关的恶,与 钱无关的恶并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而出题者的本义是让双方辩论在与金钱有关的罪恶中,究竟是钱还是人的本性中的贪欲在起根本 性的作用,因此正方应该按

13、出题者的本义去进行破题立论。我也认为这是出题者的本义, 但是应不应该按这个本义来开展立论又是另一回事了。)这里武汉大学选择了第一种方式去理解 “万”。几种阐述方式的优劣比较我们后面剖析比赛时还会谈到。最后我们来看看第三个问题,其实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钱与恶的关系。一般 说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定的欲望,而又由于每个人都受过道德的教化,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以理性压抑住自己的欲望,而如果钱的出现使这种平衡的状态被打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钱就没有恶,那么说它是恶之源 并不为过。而从另一方面来说,钱在犯罪中只是一个外在的诱因,而外因是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 用的,因此内因人性中的贪欲才是万

14、恶之源,即使对那些为钱犯罪的人来说,钱也不必负什么 责任。在这一点上,双方都有展开的空间和余地。经过艰难而痛苦的破题阶段以后,我们可以开 始进入这场比赛本身,去看一看双方的表现了。正方一辩蒋舸的一辩陈词不能不说是失败的。曾经有人以此为据认为武汉大学的逻辑和理论功底 “非常烂”。不过,如果看过上面关于正方立场的难度以及对“异化论”的阐述,大家就应该知道, 其实他们的逻辑和理论一点都不烂,而且还非常强,每一句话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根据。事实上, 正方武大的立论架构也是沿着“异化论”的逻辑来铺开的,他们的一辩陈词中说了三点:1、钱具有与任何商品等价交换的现实合法性,效用无限而占有有限,能煽起人的贪欲;2

15、、钱可以使非商品也商品化;3、人对钱的崇拜还异化了人与钱之间的关系。这三点实际上都是“异化论”的内容。 反方一辩陈勋亮在陈词中,先提出了正方的两点错误,其实这两点都是站在己方的立场上对对方 立场的批判,并且很有一点断章取义的味道。这种做法是否恰当我们放到后面去讨论。 接着他界定了辩题的关键词,并且引述了英文的“原典”,把“万恶之源”诠释为“一切恶的根 源”,这种做法起了很好的效果。然后他提出了四大疑问,最后质问正方“恶源如何结出善果”, 同样也很有效果(至于这个论点是否恰当我们也在后面讨论)。另外,我认为反方的一辩稿的形 式(格式)可以说是这一类否定全称判断型辩题(A不是B、A不应该B)的一辩

16、稿的最佳形式。正方二辩袁丁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辩手(实际上我认为他是华语辩论史上仅次于郭宇宽的二辩)。 从他开始正方在“万”的阵地上面开始组织反击,他先告诉大家在字典里面“万”并没有“一切” 的意思, 然后用“千辛万苦”这个非常生动的类比来强化“万”不是“一切”,博得了满堂的掌声和喝彩。 接着开始从东西方的历史来论证正方立场,从钱对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影响的角度,以生动的事例 来凸显他们的“异化论”,气魄宏大。反方二辩陈锦添在“万”的阵地上也毫不含糊,他提出的“万万不可”的类比也非常精彩。然后 就紧守反方的战场,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提出很多个例,告诉大家很多恶与钱一点关系也没有。正方三辩余磊是本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全程最佳辩手(我也认为他是华语辩论史上最佳的三辩), 他从词性判断的角度来否定了反方举出的“万万不可”,然后一一反驳了反方刚才提出的一些个 案,赢得了开场以来最热烈的掌声(呵呵,我还听到有不少女生的尖叫声),并把局面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