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四、五章练习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1622515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四、五章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四、五章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四、五章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四、五章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必修三第四、五章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四、五章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四、五章练习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必修三第四、五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一自然湖泊中,经生物资源调查发现,湖水中生活着鱼类、虾类、蟹类和各种水生植物及藻类,其中武昌鱼生活得特别良好,请问:其中称为种群的是( )A. 鱼类 B. 武昌鱼 C. 虾类 D.水生植物2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l平方公里内人口的数量 B.1立方公里的水域内鱼的数量C.1公顷森林中生物的数量 D.1平方千米草地中各种害虫的数量3无花果的隐头花序内壁着生有雄花、雌花和一种专供榕小蜂繁殖的中性花,榕小蜂必须在这种中性花上产卵繁殖后代,无花果依靠榕树小蜂的活动为其传粉。无花果和榕小蜂之间

2、的这种关系属于 ( )A.互利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4在江苏盐城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对麋鹿种群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其 x( ) +k.ComA. 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5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营养。这种关系在生物学上被称为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互利共生6下列表格表示一个岛上的国家公园中狼和驼鹿的种群变化情况(那时不允许打猎),下列结论中最适合这两个种群变化情况的是( )A狼的数量随驼鹿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B狼和驼鹿的数量变化相互没有关系C驼鹿数量随狼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D两

3、个种群的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年份狼种群数量驼鹿种群数量1970109019721211519742014519762510519781895 198018987在一块面包上有一个霉菌,如果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其数量变化在一天内最可能的是呈 ( )A.“J”型曲线增长 B.“S”型曲线增长 C.“J型或“S”型曲线增长 D.无规律增长8森林群落中有植物垂直分层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哪一因素有关( )A.温度 B.湿度 C.阳光的光照强度 D.阳光的光照长短9下面是对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其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 来源:学*科*网确定调查对象 选取样方 计数 计算种群密度 挖出所有

4、个体A. B. C. D.10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小灌木地、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以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A水平结构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11下列实例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 )A.某些水体中的鲈鱼成体以本物种的幼鱼为食 B.大猫熊主要以箭竹的嫩枝和嫩叶为食 C.动物饮水 D.水蛭用口器刺破河蚌体表吸食血液 12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来源:学*科*网 A.种群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B.一个种群由同种全部个体组成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 D.种

5、内斗争不利于种群的发展13一块棉田中棉蚜虫种群是指该田中的全部 ( ) A.幼蚜虫 B.有翅成熟蚜虫 C.无翅成熟蚜虫 D.幼蚜虫和有翅,无翅成熟蚜虫14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两种仓库害虫,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试验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的相对数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这两种拟谷盗的关系属于 ( )仓库条件高温高湿高温干燥中温高湿中温干燥低温高湿低温干燥亦拟谷盗10010861330杂拟谷盗090148797100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种间竞争 D.互利共生15在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是( )A.地衣 B.苔藓 C.土壤微生物 D.草木植物16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

6、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 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 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17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萝卜、大葱、蘑菇,活的鸡、猪,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等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A.B.C.都不是18下面的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19.生态学家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数

7、量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出种群的存活曲线。某野生鱼类和人类的存活曲线分别属于( )A.和 B.和 C.和 D.和20.下图为生活在同一培养缸中的两个群体M和N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对曲线的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M以N为食 BN以M为食CM与N无捕食关系DM和N的数量改变相同21. 针、阔叶林混交,对马尾松和山毛榉的存有量进行逐年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作Y值,如下图作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马尾松与山毛榉存在竞争关系 B. a、d年份的优势种分别是山毛榉和马尾松C. 根据曲线能推论出混交林中的山毛榉比马尾松更适应当地的环境D. 混交林要比人工单纯林

8、更能抵抗虫害22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食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锷鱼逃走,下列关系中,不属于种间斗争的是( )A敌害与锷鱼 B鳄鱼与小鸟 C鳄鱼与小虫 D小鸟与小虫23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 )A.大多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C.森林中有分层现象、草原上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24如下图所示,在下面四个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老年组生殖年龄组幼年组DCBA25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为3000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

9、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是为( )A、3000吨 B、1650吨 C、1500吨 D、不超过300吨26在下列哪种条件下,种群可能呈“J”型增长( )A当食物受到限制时B在实验室内的实验条件下 C在一个没有捕食者的生态系统中D在物种适宜的环境中,食物开始出现不足,但远不至于影响到该物种在这里生存27上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的环境后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图中能反映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28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 ) 时间K种群大小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C种间斗争 D种间互助29如图表示有

10、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 B C D30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量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31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 A年龄组成 B性别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密度32下表表示红色酵母菌和毛霉必须供应的生长因

11、子(培养基中必需加入、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的物质)和各自能够合成并释放到培养基中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生物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被合成释放的物质红色酵母嘧啶噻唑毛霉噻唑嘧啶A竞争 B捕食 C互利共生 D寄生33新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 )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A B C D34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 )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 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记重捕法 D样方

12、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35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该种群数量为:( ) A88只 B86只 C90只 D92只36下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增长速度的变化,在1935年大约有多少只鹿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不会饿死A 12000 B35000 C50000 D10000037.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一定是竞争关系B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D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38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