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619737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横看成岭侧成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横看成岭侧成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横看成岭侧成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看成岭侧成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横看成岭侧成峰 -谈文本多元解读的有效性 单位:安阳市林州第九中学 姓名:郭玉华 G 联系电话:13673057401内容摘要:新课标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反对“标准答案”,主张“多元解读”,这与过去阅读教学中一切由教师说了算的教法相比,确实是不容置疑的进步。但我们的教学常常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多元解读”变成了无效解读,甚至是有害解读。我们的多元解读还必须有他的规定性,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我们的多元解读应该注意到读者的个性,还应该注意到文本作者的实际意义。于是,本文提出了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

2、,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其对策有:(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多元解读;(2)以文本为根本,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3)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辨析思考,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也不同,存在着主观的差异;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

3、的。真所谓“看人生因作者不同,看人生又因读者不同。西方有“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总之,对文本解读必会产生“多元”的。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多元解读。要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激发学生多元解读。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

4、的观念,往往是教师居高临下,我教你学,说你听的单向传递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性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感。这种师生角色地位的恒定化,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所以在课堂上要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发言时要面带微笑,专心倾听,耐心等待学生把话说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某位语文老师在教完木兰诗一课时,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懂。古代女子都是缠足的,三寸金莲,走路都很困难。木兰怎么还能够参军打仗。”这位老师以训斥的口吻对学生说:“学习这篇课文,你只要理解木兰的性格特点就可以了,别的问题不是这篇课文要写的。你用不着去多想

5、。坐下!”就这样,一句“用不着去多想”重挫了学生的个性,一声“坐下”伤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一顿训斥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学生探索的火花。由此看来,一名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他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也可以压抑孩子们探索的童心。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正如语文新课标所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

6、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如一位教师教学变色龙一课,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学生A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老师在对学生A的提问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学生A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了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以获得一笔赔偿费。”这个发言轰动了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探索的好奇心。教师因势发问:“对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不久便有多名学生举手。

7、学生B:“我同意同学A的看法。就如警官奥楚蔑洛夫说的,狗那么小,够不着赫留金。”学生C:“我也同意。当有人说出是赫留金用烟卷戳狗时,赫留金很凶,还用自己兄弟当宪兵吓唬人。可见他做贼心虚。”学生D:“我认为,虽然事情的真相是赫留金不对,但奥楚蔑洛夫根本不曾以真相为依据来断案。所以,谈不上有没有断错案。”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始终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足见其性格特征。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变支配者为引路人,应当改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放下身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与学生研究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

8、,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师与生的互促,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受到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多元解读才得以真正开展。二、 以文本为根本,抓住文本切入口,有效进行多元解读。每篇文章都有很多“看点”,似乎也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但我们在处理教材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如何,还可在处理教材上见功夫。我们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进行文本解读。1、以文章题目为切入口。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文章的题目,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一半。

9、如国宝-大熊猫一文,“国宝”一词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那么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出了大熊猫的珍贵。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串联,提挈了文本的主要内容。2、以文本语言为切入口。汉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有的文本语言“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但是汉语言又是最具朦胧、模糊,且多义性的特点。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说:“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

10、涯。”所以,在对有些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语言进行品味揣磨时,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我的第一本书末句“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可引导学生概括出:父亲的教育,父亲的希望,友情的重要,亲情的温馨,生活的艰辛等。还有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末句“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作如何理解?它的答案也是多样的: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我们都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我们都是美丽的、品质高尚的孩子等等。3、以内容间的联结点为切入口如新生代教师王开东执教诗歌错误时,让学生用两个相关的关键词概括对诗歌的理解,学生拟出了(句式)的常式和变式、江南与莲花、望与听(思妇的“望”只是一个动作,“听”却显示坚守的执著)、过客与思人(

11、是丈夫与思妇,也是游子与母亲)、错误与美丽(无论漂泊还是等待,无论人生如何,只要曾经努力,即使错误,亦为美丽)等关键词,提炼出了诗歌的内涵,理清了诗文的内在联系,实现了对诗歌的多元解读。4、以文本主旨为切入口。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使学生对课文达到本质性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健全;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认识水平,提高其道德境界。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不同的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想方法认识到种种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主题。如盲孩子和他的

12、影子的主题可有多种解读:(1)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2)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3)只要执著追求理想,理想便会实现;(4)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恩赐于他。又如白兔和月亮寓意可多达五六种:(1)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2)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强求;(3)拥有财富,不能产生患得患失之感;(4)做任何事要量力而行。5、以人物性格特点或命运为切入口如特级教师余映潮教祝福时,就以人物命运为切入点。他问学生:“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

13、有春天的女人”请证明这种看法。学生理出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立春之日,丈夫去世-在春天失去丈夫;孟春之日,被迫改嫁-新年刚过时被婆婆买掉;暮春之日,痛失儿子-春天快完了,儿子被狼吃了;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学生最终明白: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而是一步步逼向死路,小说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人物形象的“主线”,“串”起了整篇小说的情节、环境、主旨等颗颗“珍珠”,“串”起了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使教学于单纯中尽显丰满,有效凸现了文本内在的最佳信息。6、 以文本“空白”处为切入点。“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

14、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变得空灵和鲜活。如某位老师教学最后一课的高潮部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教师尽力回归到韩麦尔先生当下的心情,用心去读这一句话,力图创设一种情

15、境,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学生随教师一起走近韩麦尔先生,似乎也触摸到一点“最后一课”的灵魂。接着教师承机发问: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那是怎样的难以言状的痛苦?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请你做一回韩麦尔先生,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学生这下可忙开了,或争论、或沉思、或口中念念有词有的说:我我我的朋友们,我的孩子们,你们要永远记住法语,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我们民族的根,记住她就有了根,谁也不能使我们屈服。有的说:我我我的朋友们,我的孩子们,虽然我走了,但我今天把爱国的种子撒下了,希望它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有的说:我我我的孩子们,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在应该好好教育你们的时候却不负责任,我愧对你们!有的说:我我我的朋友们,我的孩子们,不要悲伤,不要绝望,留着一份信仰,那就是对法兰西的爱。有的说:我我我的孩子们,这是最后一课,却是你们人生的起始课,你们将从这里走向成熟。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纷呈,这里有主旨的多义性以及解读的生成性,与小弗郎士一样,他们也在经历人生一课:面对失去,我们该怎样,一个人的心灵是如何成熟的,什么是生命中的根,人要有忏悔意识等等。 三、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辨析思考,切实提高多元解读效果。个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也不是绝对地学生化,更不是普遍化、随意化。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界限。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