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平平衡原理解方程说课稿[1] 3.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1611064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天平平衡原理解方程说课稿[1]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天平平衡原理解方程说课稿[1]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天平平衡原理解方程说课稿[1]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用天平平衡原理解方程说课稿[1]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天平平衡原理解方程说课稿[1]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天平平衡原理解方程说课稿[1] 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解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 说课内容: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8、59页的教学内容。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刚刚认识了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这是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因此,教材在编排例1、例2时借助天平演示的插图,展现了解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好认识的准备和铺垫。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出发,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所以我把教

2、材上安排的天平演示插图变为实物,让学生结合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实际操作,以完成对解简易方程的过程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的思维经历由形导数,由数想形,数形结合推导出解方程的方法和过程。(因此,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图例,根据题目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并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掌握解方程和检验方程的解的书写格式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

3、,我明确了本节课重难点)重点:理解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难点:结合具体图例,根据图意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准备:学具盒,教学天平、教学课件。二、 说教法、学法: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根据教材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教法:情景导入法、直观演示法、 操作发现法。学法: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迁移分析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三、教学流程:现在我说说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精心设计以下4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环节 情镜导入,回顾旧知。第二环节 自主探究、感悟新知。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4、第四环节 全课小结,交流评价。(下面我是每个环节的教学安排。)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回顾旧知。我利用课件演示天平保持平衡的四种变化情况,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并导入新课。“同学们!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解方程的过程!”(板书课题:解方程)根据高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我用简单的图片复习旧知,开门见山地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新课的学习中。第二环节 自主探究、感悟新知。这一环节我分两部分进行教学。1、数形结合,迁移类推。活动一:由形导数。出示例题1,请学生认真观察,结合图意列出方程。并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列出的方程。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9-3=

5、X,9-X=3,X+3=9、3+X=9。当学生发现自己列出的方程和其他同学不一样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自我发现:结合图意,根据加法的意义确定X+3=9或3+X=9是这幅图所表示出来的方程。这就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活动二:动手操作,体验解方程的过程。首先明确活动目的:就是求出X的值。步骤一:式图转换。使用小正方体,把方程X+3=9转换到天平上。学生动手操作后,用图表示出转换的结果,感悟从方程转换成天平图的过程。步骤二:过程转化。根据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从天平两边各拿走3个小正方体,天平依然平衡,引导学生将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到方程上,明白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

6、就体现了等式的性质一: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使学生的思维由图转化成式,再由式转化成图,最后再由图转化成解方程的过程。在学生的头脑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样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把教学的重点由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迁移到等式的基本性质上。步骤三:指导解方程的书写格式。(贴)强调:解方程时每一步得到的都是一个等式,不能连等,注意等号对齐。步骤四:质疑验证。“X=6是不是方程X+3=9的解呢?”让学生通过验算得出X=6就是方程X+3=9的解。设计理念: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让学生初步感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解

7、方程”的过程,更好的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2、深化认知,体验成功。出示例题2:解方程3X=18,在学习了例题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求出方程3X=18的解。进一步把等式的基本性质转化到解方程的过程中来。结合课件的图形转化,师生一起归纳出例题2的解题过程。类比推导出等式的性质二: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这样的安排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第三环节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练习是掌握知识,发散智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的心里特点和认知规律,本着思考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8、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做到形式新颖,层次分明。因此,我安排了以下几组练习第1题 小试身手:课本第59页“做一做”的第1题,此题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第2题 思考题:课本第59页的想一想:如果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依据是什么?让学生仔细思考后,引导学生从例题1例题2的解题方法中,类推出如果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依然相等。第3题 综合练习:课本第59页“做一做”第2题解下列方程,通过此题的练习,意在强化学生对新知的巩固。第4题 学以致用,体验升华:请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小组合作列出2道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目的是想要使学生再一

9、次亲身经历方程的产生和解方程的过程,进一步将天平平衡原理渗透到求方程的解的过程中来。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目的。第四环节 全课小结,交流评价。课堂教学的结束阶段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强化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精心的设计了两个层次:1、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跟大家说说。2、 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因此我设计了这张评价表,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以上就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想方设法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

10、,让学生一目了然。)解方程例1、 X+3=9 例2、 3X=18 解:X+3-3=9-3 解: 3X3=183X=6 X=6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利用几幅简单的图片作为新课的引入,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调动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积极性。在自主探究、感悟新知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托盘天平的直观演示推导出等式的性质1的内容,由性质1类比推出性质2,从而凸显出我这节课的设计理念数形结合。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由浅入深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最后通过课堂反馈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值得思考的是:教材调整以后,回避了a-X=b、aX=b这两类简易方程,作为教师,该怎样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结合等式的性质去解方程呢?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