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座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161076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座(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讲座篇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讲座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讲座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人类产生社会分工以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作为培养造就劳动者的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要造就千千万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其保证在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劳动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历史作用,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2、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高尚的职业道德又能鼓舞教师自觉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既是新时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特点和崇高职责的客观要求。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是社会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是青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品格的完美,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是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榜样,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道德高尚与否,关系到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进步和国家未来,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主题一 道德 一、道德的起源 正确揭示道德的起源,是加深对道德的认识,深

3、刻把握道德本质的必要前提。道德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方式决定的。道德与政治、法律一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道德”一词,意指风尚、习俗。我国古籍中是把道与德分开用的。所谓“道”是指人所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运行、生、灭所遵循的法则,并引伸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和规范。“德”即行,所谓“德者,行也”。“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规范要求;“德”则偏向于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精神方面的东西。 二、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4、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道德的内涵: (一)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 (二)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三)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仰来发挥调节作用 (四)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道德的本质是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意识。 三、道德的功能 (一)认识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能够通过道德判断、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等特殊形式,反映个人同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使人们在其与现实世界的价值关系中,明确行为方向,掌握进行道德选择的知识。道德认识所获得的这些知识,一般都被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命令,指导人们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通过“评价命令”的方式

5、推动人们的行为不断地趋近和达到理想境界,从而把握现实的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发展的脉搏。 (二)教育功能 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道德在社会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教育能使人们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增强道德信念、强化道德意志,能够培育高尚的道德理想、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判断、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活动,以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是一种通过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来影响、制约个体的道德行为,使社会个体与整个社会协调一致,使社会生活和谐运行的意识活动

6、。道德行为是与他人或社会的利益相联系的行为。 主题二 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作为调节职业集团内部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集团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评价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善恶的标准,对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特殊的约束力。它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表现,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 职业道德的特征表现在 (一)稳定性 职业道德往往为世代相袭的职业传统,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以至在很大程度上难改变一个人在学

7、校生活阶段或少年生活阶段所形成的品行,从而影响一定家庭的道德风貌。 (二)具体性 每一种职业特有的道德规范只能约束从事该职业或行业的人员自身,只能在特定的范围内起作用。当然,也有各行业通用的职业道德,如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等。 (三)适用性 职业道德在形式上具有较大的适用性。各种职业从本职要求出发,适应各职业的具体条件和人们的接受能力,采用简明适用的形式。 主题三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或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职业,就是人们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义务以及所从事的专门业务。 教师职业,就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

8、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的一种职业。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道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业过程中进行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行为等道德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要求。它反映了教师的职业义务,体现了教师所担负的道德责任。教师职业道德从总体上来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等因素构成的。 二

9、、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目的、任务、对象、成果、手段、工具不同于其他职业,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鲜明的继承性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教师的职业劳动和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引申出来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书育人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世世代代的教师调整与学生关系、与同行关系、与上级关系、与学生家长关系、与社会关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和结晶。这种最一般的关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都是存在的,是能够沿用的。 (二)强烈的责任性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人才。 (三)独特的示范性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无论是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是教师的集体风貌,

10、都具有独特的示范性。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明显标志。 (四)严格的标准性 教师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种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职业决定着教师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教师职业道德价值蕴含 教师的职业道德虽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它的价值却不仅仅在于教育自身。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源于自身的需要,还源于广泛的社会需要。它与教育、社会的密切联系及所表现出来的广泛影响,总是蕴含和体现着多方面的价值。 (一)教育价值 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其职业道德的教育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成员也具有教育价值。 (二)文化价值

11、教师职业道德蕴含人的文明追求和人文智慧,是人类以向善的情怀和人文智慧对社会文明的思考,是对社会文明的一种构建。它的发展,不仅包含独特的文化意蕴,而且还具有文化育人的价值。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既是一种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教育对自身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系统思考和追寻,体现出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意蕴,进而使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规范存在,也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 (三)伦理价值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在本质上表现为教师职业行为中的向善和“应当”的价值取向,它常常以公正、热爱、民主、团结、廉洁、文明等概念体现出来。所有这些,确立和保护了学生作为个性的人的价值和精神的独立,从

12、而促使他们的发展既符合社会的需要,又满足个体的需要;既符合道德的原则,又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明显的伦理价值。 主题四 教师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教师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是践行教师道德规范,提高教师道德的两种紧密相连的道德活动形式,它们分别从他律灌输和自律修养两个特定的方面,在外因与内因的结合上,致力于铸造教师的道德人格,推动教师向着崇高的道德价值目标和理想的道德境界登攀。 一、教师道德教育 所谓教师道德教育,就是为使教师践行教师道德,面对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这是社会主义的教师道德得以转化为教师的内在品质,从而对教师生活发生作用的不可缺少的

13、重要环节。 教师个体道德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三个发展时期,即:道德的他律时期、道德的自律时期和道德的价值目标的形成时期。教师道德教育具有强化教师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他律价值。 教师道德教育的特征:教师道德教育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接受道德教育的对象本身又都是道德的教育者。 根据教师在道德教育中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的基本特征,教师道德教育无疑应该采用略高于社会一般成员的道德标准,所以,在教师道德教育的内容上,要既坚持立足于现状,又着眼于未来的原则。这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师道德教育的内容,既要全面系统地传播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又要根据现实状况侧重于某些规范、范

14、畴和准则,以及规定出适合现状的具体实施细则。 教师道德教育的途径:教师道德教育的起点,首先是提高教师的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教育过程的第二个环节,是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教育的第三个环节是锻炼老师的道德意志。教师道德意志是教师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教师道德教育的第四个环节是使教师确立道德信念,这是教师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是以其他三个环节为基础的,只有识深、情笃、意果,才能形式坚定的道德信念。教师道德教育过程的最后完成,在于养成道德习惯,即使教师对于教师道德规范要求习惯于遵守,须臾不离,从心所欲而不逾短。这就要求对教师不断地进行教育,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二、教师道德修养。 所谓教师道德

15、修养,主要是指教师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功夫。即教师个体道德发展的“自律”时期。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教师道德向着以教师良心为核心的道德自律的升华。 教师道德修养方法:第一是“慎独”。 “慎独”一词出自我国古籍礼记?中庸。意思是道德原则一时刻也不能离开,要时刻检查自己。第二是要“积善成德”。教师只有用持续的“积”的方法,才能逐步具备高尚的教师道德品质。第三要“防微杜渐”。对任何不符合教师道德的言行,都务必注意克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指的就是这种防徽杜渐的修养方法。 三、教师道德

16、境界。 “境界”,最早只有“地域”,“疆界”的意思,后来引申为人们所处的境况,以及在某一领域中学识、技艺、智慧等所达及的程度。在伦理学上,所谓境界,就是指人们接受道德教育,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程度。 教师道德境界是一种复杂的道德意识现象。是指教师通过接受教师道德教育和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教师道德觉悟程度以及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状况和精神情操水平。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即:教师道德价值目标与理想人格的实现期。这一时期良心和义务在价值目标的统帅下融汇在一起,成为教师道德内涵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此时的教师个人道德达到了成熟的高度,教师道德的他律性和自律性交相辉映,有效地发挥着道德的强大功能。从另一个方面讲,教师道德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的高度统一,就在新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