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琵琶行》说课稿(通用5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156019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琵琶行》说课稿(通用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琵琶行》说课稿(通用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琵琶行》说课稿(通用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琵琶行》说课稿(通用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琵琶行》说课稿(通用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琵琶行》说课稿(通用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琵琶行》说课稿(通用5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琵琶行说课稿(通用5篇) 在教学工作者发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防止地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则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列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琵琶行说课稿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忙到大家。?琵琶行获奖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琵琶行是唐代驰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琵琶行是鲁人版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因为是单元首篇,对教授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的办法,培养“感受艺术的魅力的能力和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2、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2、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A、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B、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衬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C、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衬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体会主旨句的内涵。4、教学难点:对音乐的鉴赏是教学

3、的难点。5、课时安顿: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重点。第二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难点。二、说教法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学生机械接受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诗歌的理解感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教学着重于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下列教学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活动法、视听结合法等。三、说学法根据叶希波夫的“自主型学习办法理论,比拟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比拟分析的思维习惯。所以,我将采用比拟探究式学习五、说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喝一杯美酒,沁人心脾;听一只乐曲,心旷神怡,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比

4、喝美酒还要醉心,比听乐曲更加迷人,今天我们就来观赏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歌?琵琶行。二介绍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课前印发材料介绍“行的诗体、作者及作品和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字词等根底知识。三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向学生展示多媒体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气氛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这就为学生鉴赏诗歌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四解读身世遭遇,突破教学重点1、诱导点拨,领悟主旨提问: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话将这两个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哀叹?到底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

5、同之处?为了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设计了一个对联题,引用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要求学生根据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点填写下联。举例:异地相逢泪涟涟;共怀世间愁郁情;吟曲赋诗总关情;共奏人间悲凉曲。在点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衬托、比照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体会了主旨句的内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跃然纸上。2、体会作者的人性美,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我设计两个问题:身为仕途阶级的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下层社会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诗人怎样的品格?敢于冲破封建门第观念,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具有高尚情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官场上难觅知音、受排挤,从而暴露出什么问题?统治阶级

6、不容贤良、排斥异己、压抑人才从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人性美和对黑暗社会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谈谈生活在新社会中的感触,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五品味音乐,突破教学情意1、品读诗中意首先让学生找出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第二段来齐声朗读。接着请学生找出该段中自己最能读出诗人感情的句子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就在你读我评的互相交流中完成诵读指导任务,而且也进一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在这根底上,我让学生观赏两个经典画面:“荻花瑟瑟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如琵琶半遮面,渲染气氛。再播放富有“婉转流畅沉咽稳重间歇顿挫激越高昂“的旋律变化特点的几段琵琶曲,请一位同学伴着琵琶曲朗诵该段。其他同学闭目倾听,进一步

7、感受音乐、诗文、感情融为一体的特点。2、解读乐中情在上面朗读训练的根底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听后感受,分组讨论下列问题:音乐的描写中体现了怎样的旋律变化?在这个变化的旋律中又饱含琵琶女、诗人怎样的情绪变化?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能充沛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想象联想能力。相信同学们倾听了富有旋律变化的琵琶曲的伴读下完成第一个问题并不困难。而假如学生能用熟悉的乐曲或场面来再现诗中音乐的旋律变化,则体会诗人、琵琶女那种“喜悦忧愁暗恨高亢激越的情绪变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就突破了教学难点。3、把握音乐的描写技巧对于这一点,我是这样引导的:诗人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音乐之美?这问题

8、并不难,也许学生会很快找出用比喻、叠词的手法来对音乐进行正面描写,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环境来对音乐作侧面衬托。此外,诗中“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一句还采用了通感的修辞,这点学生可能不易把握,我将让学生回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采用通感的修辞的两个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以此来启发、引导学生。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正是在相同的境遇中,在琵琶曲的感染下,诗人找到了知音,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我用一首诗作为?琵琶行的读后感,和大家共鸣: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

9、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七扩展提升请同学们鉴赏?李凭箜篌引中音乐描写的技巧。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八推荐作业:让学生初步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琵琶行获奖说课稿2一、说教材本诗是唐代驰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的叙事

10、长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表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靡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这课的一个重点。1、根据新课标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办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下列的教学目标。观赏并学习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衬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

11、情。2、古人云:“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办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针对此,我确定了下列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包括明暗线结构、情景交融的特点,特别是对音乐的多角度、多手法、多层次的描写技巧。二、说学情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常在教学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原有根底、现有困难和学习心理状态。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根底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办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

12、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不足和缺乏。三、说教法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把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独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热情参与、独立解决问题。针对这个理念,本文我主要采用了“整体感知部分研读综合领悟迁移提高的教学办法,以教师教为主导,以学生学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适合学生审美的特定情境,培养学生接纳美的胸襟。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观赏的气氛。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

13、我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元和十年,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驰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赏析这篇课文。二分析课文?高中语文教学规范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本梗概,理解文本所叙述的思想和情感。、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声中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文章主要写了几个内容?学生通过整理可以概括出: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语、歌女自诉身世苦、曲罢诗人伤迁谪、

14、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五个内容。、下面我讲讲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文章主要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我就从这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问题教学法,他认为这个办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拓展能力的提高。在对课文的分析中,我主要才用了这个办法。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节,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三节,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在这局部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先分析第一次演奏,即第一节。我设置如下问

15、题:a,这一段音乐描写属于什么描写?b,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学生通过讨论找到答案:这是对音乐的侧面衬托描写,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局部。这一局部出现了很多名句,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此局部。然后我准备了下列几个问题:1、这一局部琵琶女音乐的基调是怎样的?2、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局部?3、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表明。4、这一局部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讨论答复这几个问题。这一局部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写音乐的妙处,通过答复上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写音乐的办法:a,诗人善用比喻,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之乐。b,善用拟声词和双声叠韵词。c,侧面衬托的手法。d,在对乐曲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第三次演奏,在最后一节,让学生自己品味通过侧面描写衬托音乐的感人。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座桥梁。桥的这边站着读者,桥的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座桥,读者与作者见面,不久见面,并与作者的观点相契合。所以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