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虫养殖技术.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556212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麦虫养殖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麦虫养殖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麦虫养殖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麦虫养殖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麦虫养殖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麦虫养殖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麦虫养殖技术.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麦虫养殖技术百科名片大麦虫大麦虫虫体大,生长周期及速度与黄粉虫相同,食性杂,适应性广,以麸皮和混合配方饲料及蔬菜、瓜果的下脚料为主,饲料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廉,适合我国各地区广泛饲养。其产量是黄粉虫的5倍,经济效益明显。目录1、大麦虫简介2.大麦虫的形态特征3.大麦虫的解剖学结构4.大麦虫的生活习性与生态行为三、大麦虫的传统饲养模式四、 大麦虫的工厂化规模生产技术五、 大麦虫产业化开发的意义及应用前景展开编辑本段1、大麦虫简介大麦虫又称超级面包虫,是一种步甲科种类的幼虫。大麦虫的老熟幼虫最大麦虫幼虫大体长达到6cm左右,其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同类科目的其他昆虫。由于大麦虫个体大,社会养殖量少

2、,早期主要是作为名贵金龙鱼、银龙鱼等高级观赏鱼类的专用饵料。随着生产养殖技术的成熟,社会养殖量逐渐加大,价格趋于平缓、稳定,尤其是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口性好等优点,开始逐步向各类人工饲养爬行类宠物(壁虎、蜥蜴、龟等)推广应用。在海外的专业鱼场及高档宠物繁育场均将大麦虫作为一种重要的活体饵料,大麦虫逐步将发展成为与黄粉虫、蟋蟀、蝗虫、蚯蚓相当甚至取而代之的趋势。大麦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从卵孵化到成虫羽化大约需要三个多月的时间。雌性成虫体型比较雄性成虫个体明显偏大。大麦虫的食性非常杂,与黄粉虫相似,麦麸、各种果菜残体、人工饲料、动物尸体均可采食。目前人工养殖以

3、麦麸为主料,添加各种果菜残体,补充味精、糖、维生素、鱼粉、骨粉等;水分的获得主要通过根茎类、厚叶片类蔬菜及瓜果皮的采食补充,以免环境过于干燥而导致虫体死亡。大麦虫成虫体色变黑即为性成熟,具有持续交配和产卵的习性。交配时,雄性个体为与雌性个体体上,产卵管和授精管伸出,接触完成交配。雌虫交配大约23天后,在取食并生存其中的麦麸糠杂中产卵,并且多次交配多次产卵,连续产卵6001000余粒,直至死亡为止。大麦虫的产量是黄粉虫3到5倍,成活率高达95%远远高出黄粉虫的成活率。其营养价值也在黄粉虫之上。大麦虫的养殖推广有望在短期内代替黄粉虫,成为我国活体高蛋白饲料来源的主力军。大麦虫的分类地位大麦虫在昆虫

4、分类学中属于鞘翅目,拟甲科,粉甲属。属完全变态的昆虫。别名超级面包虫、超级黄粉虫、高蛋白虫。编辑本段2.大麦虫的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约2530毫米,体色呈黑褐色,体形为长椭圆形。体面多密集黑斑点,周身无毛刺,背表无光泽。复眼红褐色,触角念珠状,11节,触角末节长大于宽,第一和第二节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节的长度,第三节的长度约为第二节长度的2倍。(2)卵卵长1.52。0毫米,长圆形,灰白色,卵壳较脆软,易破裂。卵外有粘液,能粘附上一层虫粪和饲料,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成虫一般初产卵成一直线,最终集片,少量散产于饲料中。(3)幼虫成年幼虫一般体长5070毫米,身体前后粗细基本一致,体径约为58毫米,体壁

5、较硬,无大毛,周身有细毛刺。体壁有光泽;虫体中间为黄、黑相间色中间有一圈斑点,接近头部三节黑褐色较多,接近尾部三节黑褐色也较重,腹面为灰褐色。头壳较硬,为深黑色。各足转节腹面近端部有两根粗刺。(4)蛹长约2530mm,乳白色或黄褐色,无毛,有光泽,鞘翅伸达第三腹节,腹部向腹面弯曲明显。腹部末端有一对较尖的变刺,呈“八”字型,末节腹面有一对不分节的乳状突,雌蛹乳突大而明显,端部扁平,向两边弯曲,雄蛹乳突较小,端部呈圆形,不弯曲,基部合并,以此可区别雌雄蛹。编辑本段3.大麦虫的解剖学结构(1)消化系统大麦虫幼虫和成虫的消化道结构是不同的。幼虫的消化道平直而且较长;成虫的消化道较短,中肠部分较发达,

6、质地较硬。幼虫的马氏管一般为6条,直肠较粗,且壁厚质硬,成虫的消化道相对短一些,由于生殖系统同时占有腹腔空间,肠管不及幼虫发达。因此, 在饲料配方及加工力度方面,应将成虫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一些,加工更精细一些。(2)雄虫生殖系统雄虫管状附腺与豆状附腺发达成对,可见睾丸内有许多精珠。雄虫羽化5天后睾丸和附腺已十分发达、清晰。活体解剖可见雄性管状附腺不断伸缩,向射精管输送液体。可能管状附腺与豆状附腺在雌雄交配时有助射精和输送精液的作用。交配时睾丸中的精珠与附腺排出的产物一同从射精管排出。每个雄虫约有3060个精珠,每头雄虫一生可多次交配。(3)雌虫卵巢发育与繁殖刚羽化的雌成虫卵巢整体纤细,卵粒小而

7、均匀,卵子不成熟。受精囊腺体展开而不收缩,说明卵巢是在羽化后逐渐发育成熟的。羽化5天后的大麦虫,卵巢发生很大变化,长大的卵进入两个侧输卵管,但卵仍不十分成熟,受精囊及其附腺较前期发达,较粗壮一些,特别是受精囊、附腺开始具有收缩功能。大麦虫羽化20天后, 到了产卵盛期,大量成熟的卵在两侧输卵管存积,使两侧输卵管变为圆形,端部卵巢小卵不断分裂出新卵,如果此时营养充足,护理好,端部会出现端丝。端丝的出现有望增加更多的卵。编辑本段4.大麦虫的生活习性与生态行为大麦虫成虫(1)成虫成虫后翅退化,不能飞行,爬行速度快,附抓能力强。喜黑暗,怕光,夜间活动较多。在一定条件下,成虫、幼虫均有自相残杀习性。初羽化

8、的成虫为乳白色,隔2天后逐渐变硬并变为黄褐、红褐、黑色,开始取食、交配、产卵。成虫的寿命一般在140180天之间,平均寿命120天以上,雌虫产卵高峰为羽化后的1030天。雌虫产卵量约在4001600粒,平均产卵量为600粒头。交配一次后的产卵量为10到18粒左右,若加强管理可延长产卵期和增加产卵量。若利用复合生物饲料,提供适当温度、湿度,平均产卵量可达1200粒以上。大麦虫成虫产卵的最适宜温度是30度。湿度为60%,成虫每天都要供给充足的精饲料(如面粉、玉米粉、鱼粉、肉骨粉)和青饲料(如南瓜、白菜、红萝卜、冬瓜、或各类水果等),以保证正常的产卵量,一个标准的产卵箱内(80乘40的产卵箱)应放置

9、成虫的数量为800只左右,雌雄比例按自然比例,在温度为零上30度左右每4天或5天换一次盘,时间不可过长,超过5天第一天产的卵会孵化出来,如不及时换盘,刚孵化出的小幼虫会爬出筛网表面,如成虫在缺乏青饲料的时候会将幼小的幼虫吞噬掉,造成卵的浪费,也会因此降低产量。如果成虫产卵是产在产卵纸上的要将产卵纸及时收集到一起进行孵化,但筛网底部的饲料和成虫粪便中也会有虫卵存在,要将其统一收集进行孵化。饲料中卵的数量大约占整个产卵箱中的八分之一。大麦虫成虫的死亡比例很小,每次换盘时的死亡量大约在2%左右,成虫死亡后不必及时清理出来,其他健康的大麦虫成虫会将其可食部分进行吞噬,刚死亡后的大麦虫成虫也是很好的高蛋

10、白饲料,待大麦虫将其可食部分吞噬后再将无法吞噬的部分(如头部、触角、脚只)在换盘时清理出来。大麦虫卵(2)卵孵化期因温、湿度条件不同而发生很大变化。当温度在2530时,卵期约812天;当温度为1922时,卵期为1520天;温度15以下时,卵很少孵化。在正常温湿度下(25度-30度)卵的孵化周期为三到五天,刚孵化出来的大麦虫 小幼虫体色为白色,长度在两毫米左右,能爬行但速度不快,刚孵化出的小幼虫不能直接进食麦麸,要在孵化箱里的饲料中适量的放一些精饲料,象面粉,玉米粉等,经过两天后体色逐渐变成淡黄色,这时的大麦虫幼虫爬行速度加快,取食能力加强,可适当的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青饲料,青饲料的比例一般是虫和

11、麦麸的六分之一。大麦虫小幼虫的生活习性和黄粉虫小幼虫有很大区别,大麦虫的小幼虫在刚孵化出来时无法进食麦麸所以在孵化的饲料中应添加一定比例的面粉或玉米粉,大麦虫小幼虫在刚孵化出两天内没有青饲料的情况下可以正常存活,但五天之后必须投喂青饲料或将大麦虫小幼虫的饲料中以雾状喷洒水分,水分中可添加葡萄糖或维生素。投喂的青饲料也要切的越碎越好,但不要有可见的菜汁或瓜果类的汁液,因为菜、瓜果汁液会将饲料板结不利于刚孵化出的大麦虫幼虫取食,如湿度过大温度过低这些汁液也会在饲料中很快将饲料腐烂变质也不利于大麦虫幼虫的生长。(3)幼虫幼虫生长期一般为120180天,最适温、湿度条件下生长期90120天,平均生长期

12、为100天,一般1015大麦虫小幼虫龄。幼虫习性与成虫一样,但不同的饲料直接影响到幼虫的生长发育。合理的饲料配方,较好的营养,可以促进幼虫取食,加快生长速度,降低养殖生产成本。幼虫喜好黑暗。幼虫群体饲养比散居有利于生长。由于群居互相运动磨擦,可 以促进虫体体液循环及消化,增强活力。幼虫的饲料比较简单,初孵化出的小幼虫约2到3毫米,体壁柔软、颜色为白色,刚孵化出的小幼虫因进食困难,所以要适当的添加一些细饲料,如小麦粉、大麦粉等。幼虫蜕皮时常爬浮于群体表面。初蜕皮的幼虫为乳白色,十分脆弱,也是最易受伤害的时期。约两小时后逐渐变为黑褐色,体壁也随之硬化。正常温湿度下老幼虫从开始蜕壳为3到5分钟,老幼

13、虫开始蜕壳变成蛹的时间为两到三分钟。大麦虫幼虫最是适应的生长温度为零上30度,湿度为60%左右。幼虫的饲料中要每天投喂青饲料,大麦虫幼虫的生长速度的快与慢跟青饲料有着直接的关系,主饲料(麦麸)是不可缺的,但要 想让大麦虫幼虫以最快的速度生长就必须不能间断青饲料,大麦虫幼虫在没有青饲料的情况下进食主饲料(麦麸)会很慢,主饲料吃的慢长的就慢,怎么知道大麦虫幼虫是缺青饲料或投喂多了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手翻动饲养盒里的饲料和虫体,如感觉到有点热很干燥说明该喂青饲料了。(4)蛹大麦虫幼虫在饲养盒内一般不会化蛹或一但化蛹会被别的幼虫吞食,初羽化时的大麦虫蛹为乳白色,体壁较软较长,在几分钟后体形很快由细长

14、变为短粗蛹化成蛹体。隔日后逐渐变为淡黄色,体壁也变的较坚硬。蛹只能扭动腹部,不能爬行。在挑选种虫蛹时可用两个手指捏住虫蛹尾部,一般健康的虫蛹会震动自己的蛹体来抵抗外来的入侵,震动越大的虫蛹说明生命力越强.成虫和幼虫随时都可能将蛹作为饲料。在温湿度控制适宜的情况下98%的大麦虫虫蛹能顺利进入羽化期。只有极少数会在羽化期间死亡,蛹期的温度不 可忽高忽低否则对会减少蛹化的成活率。大麦虫蛹在收集时不可堆放或叠放,要均匀的平铺在饲养盒中,蛹与蛹的距离最好以不接触最为适宜,蛹期要充分做好防范措施,要防老鼠、壁虎、鸟类的侵袭。编辑本段三、大麦虫的传统饲养模式大麦虫种虫大麦虫饲养与黄粉虫饲养的模式很接近,大麦

15、虫传统饲养模式简单、省工,但在繁殖过程中,强调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 大麦虫的传统饲养模式对于以工厂化生产为中心,推动社会分散养殖逐步集中而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仍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下面分5个方面予以总结:1.虫种大麦虫目前在我国种源比较稀少!养殖技术多数被少量个人或企业所掌握垄断。所以引种要对种源进行实地考察后方可确定。好的种源决定着商品虫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通常把体格大,色泽鲜艳、体态饱满的成年幼虫挑选出留做种虫来培养,可在培育种虫的饲料种适量添加些精饲料象玉米粉、小麦粉、大麦粉等。挑选种幼虫可用接近四目的筛网对幼虫进行过滤,四目以上的成年幼虫均可留做种虫。2.饲料大麦虫食性杂,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饲料的营养成分是幼虫生长的关键。若以合理的复合饲料喂养,不仅成本低,而且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繁殖率。在传统的饲养实践和公司所掌握的材料中,均介绍以麦麸、玉米面为主,辅以青菜叶的饲料模式,饲喂成本较高,对工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工农业有机腐屑)的全面开发利用重视不够。若能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材料加工制作成大麦虫幼虫饲料的话,可大大提高大麦虫养殖的经济效益。3.饲养设备传统大麦虫饲养设备较简单,规格杂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