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基本资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154543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山基本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蓝山基本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蓝山基本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蓝山基本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蓝山基本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山基本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山基本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概述1.1 地理位置蓝山县地处东经 111 54 15 112 27 08,北纬 25 01 02 25 37 08,位于湖南省南部边陲,南岭山脉中段北麓。东接临武,南界江华与广 东省连州市相连,西邻宁远,北毗嘉禾。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55公里。全县 土地总面积为 1807.0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0.85%。1.2 历史沿革蓝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竹管寺横江砠出土的石斧、石凿、石箭和陶片等 文物证明,早在夏商前,县境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乃虞舜帝南巡过化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县境属楚。汉高祖五年(前 202)建县,名南平,隶属桂阳郡。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并入临武县。唐

2、高祖武德四年(621)复置南平县,属 郴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以境内“山岭重叠,荟蔚苍萃,浮空如蓝”而 更名为蓝山,属桂阳郡。宁真宗景德三年(1007),属桂阳监。元属桂阳路。明 洪武元年(1368),属郴州。二年,属桂阳府;九年,属衡州府桂阳州。清属桂 阳州。民国3年(1914),属衡阳道, 11年直属湖南省;26年,全省分为9个 督察区,蓝山属第八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蓝山先后隶属郴县专区、 湘南行政公署、郴州专区、零陵专署、永州市。1.3 行政区划1995 年,蓝山县实行撤乡并镇,全县划分为 9乡6镇。即塔峰镇、竹管寺 镇、楠市镇、毛俊镇、新圩镇、所城镇、祠堂圩乡、土市乡

3、、太平乡、大桥乡、 浆洞瑶族乡、荆竹瑶族乡、紫良瑶族乡、汇源瑶族乡、犁头瑶族乡。因园艺场合 并到新圩镇,农林茶场由原来的6个减为5个。为便于开展工作,凡在原乡镇基 础上合并的乡镇,均设2至3个办事处。表 11 蓝山县 2000 年各乡镇(场)所辖行政村(居委会)情况 单位:平方公里、人乡镇场名面积人口所辖行政村、居委会名称塔峰镇14269118山湾、竹源、龙泉、牛承、五里、新民、古城、城腹、洪田、 果木、一里、两江、东侧、社门、和平、塔峰、东村、东北、 西南、西外、新民路(居委会)城东北路、东正街、西正街、 环城路、城东南路、古城路、富阳头、半洞、岭脚、宝岗、 福镇、高阳、中洞、西埠头、花果、

4、糯江、东江、源头、早 禾、曙光、水口、排田、箭岭毛俊镇165.739835俊溪、沙溪、井头、栗江、洋田、西岭头、朱家、毛塘、寺 湾、鹊峰、漕源、清溪、溪洞、鹿溪、三溪、龙江、秧田冲、 栗树脚、邓家围、镇东路、镇西路、原种场、和家田、云峰、 归龙、漕溪河、刘家、杨家洞、沙坪、小磊、羊尾、西海、 礼河、火市、八甲、七甲、八甲、牛栏塘、马山下、小江洞、 排下、岩丘、大汉、井湾、杨梅山、苗昌岭、社下、岸头、 百叠岭、昌头坪、溪林、雷家岭、罗家、牛路脚竹管寺镇86.933153竹市、五坊塘、二美塘、排楼脚、成家村、唐复、上丰头、 上头安、李子荣、背子冲、杨美洞、桃源坝、廖伏荣、荷叶 塘、岐石脚、朱凤塘、

5、岩、黄泥井、新街、老街、总市、 大坪、万山、颜贵林、信卿、小泉、近江、白曜、蒋家洞、 刘景福、金银塘、下坊、界头、源桐、文星、大富头、石毫 尾楠市镇88.929412楠市、朱家、下洞、石坪头、梁家、曾德和、白竹塘、肖家 岭、,大元井、上下村、 下、元家冲、,均德、文顺、.大元里、 镇东、镇西、二0二、正市、田心、盘石、芹菜、蓝后、甘 溪、塘背、石泉、环连、福兴、朋佳洞、熊家、上源、子荣、 希政、子塘新圩镇141.941673新圩、龙家坊、下清涵、楼下、下清水、竹山、神溪、涵江、 田家、双河、岸山、滨溪、关溪、彭家、尧仁、厚冲、水冲、 板屋、石虎、邹家、杨家坊、山下、江溪洞、田心、水源、 唐家、

6、李家、水尾、株木水、老屋里、田心铺、同乐、南湾、 大塘、毛江、上源洞、下源、小富岭、东联、五都、傅家、 麦田、牛形、可富所城镇16923921所城、山田、廖家庄、黄泥铺、东山、高良头、枧下、良村、 长铺、万年、青布、幼江、团元、岩洞、联营、军屯、夏 洞、上洞、大河边、峡源、上尾菜、二合、半山、小坪源、 东路、林布太平圩乡73.527433太平圩、下坪山、沿山、钟家坊、永桥、小佳田、詹家坊、 楼溪、虎形、栗木爻、薛家、下岐、桐木林、大洞、石曾、 上奎、渣湾、梅溪、里田、观洞土市乡107.432399洪观、六村、大方、塔溪、塔黄、泉塘、李德会、坦头、贺 家、八五、均田、高家、郑家、道福、二广、朝廷

7、岗、泉塘、 土市、洞头、马袅、湾田、锡楼、社背、爻山、四村、蒋家、 埠头、西江、岐山、上泉洞、红石、新安、神山、车冲、涩 源、古院、新村、东车、上东、下陈祠堂圩乡76.220380祠堂圩、龙田、大兴、洞庭、宅头、岩头坪、潘家、大基、 坪石头、水头、大井头、栗木下、大和塘、冬茅山、邓岩腹、 蓝屏、山口、石坝、背山、桃园、吴家塘、新铺、小水洞、 桐木坪、肖家山、虎溪、黄十岭、崩塘、东塘脚大桥瑶族乡83.48303乔市、沙子岭、源头、小目、堡城、呈垒源、舜水、桂源、 蓝江、大冲荆竹瑶族乡181.73885荆竹、新寨、沙落、石壁、大坦、蒲林、十里、友爱紫良瑶族乡55.72868高源、坪源、桐村、良村、

8、竹林汇源瑶族乡51.12814大源、湘源、湘兰、荆竹坪、源峰犁头瑶族乡39.42626犁头、山背、新屋地、毛栗坪浆洞瑶族乡78.34966上浆洞、下浆洞、茶山、大坪头、小洞、枫木山、甲背岭、 水杉林、史家荆竹林场153.2浆洞林场93.2263南岭林场19.3948栗歧岭、坪石头2.2 地貌2.2.1 基本特征蓝山以山地著称,南部山区属南岭山系。界岭、香炉石、野狗山一线属九嶷 山区。县内海拔 800米以上山峰349座,其中1000米以上山峰258座。境内地 貌为两侧山脉凸起,中间凹陷,向东北和西北两处开口,形成南高北低向北倾斜 的“丫”形地貌轮廓。全县最高峰海拔 1826米,位于紫良乡的界岭;

9、最低处为 大洞乡境内的月田村,海拔 188米。地势起伏大,高差1636米,比降3.3。 主要山岭脉络清楚,呈南北走向。南部山岭高大,连绵重叠,植被繁茂,森林资 源丰富,是县内传统林木产地;中部及北部山丘岗平交错,耕地宽广,溪河纵横, 土壤肥沃,是全县粮食、油茶、茶叶;烤烟及其它经济作物主要产区。2.2.2 地貌分区县境分为北部山丘区、中部岗平区、南部山地区。北部山丘区包括田心、新玗、旱禾、大洞、太平玗、土市、洪观、南岭林场、 正市、祠堂玗、蓝屏,以及火市、竹管寺、楠市的一部分,面积 435.06 平方公 里,占全县总面积24.09。其中水面占1.81,溪谷平原占 15.36,溶蚀平 原占0.2

10、9,岗地占 14.41,丘陵44.29,低山4.78,中低山19.06 。 全区有 13 条支流流入钟水,水系发达,地势开阔,是县内粮油及经济作物主要 产区。中部岗丘区包括塔峰、龙溪、竹管寺、总市、楠市、原种场、毛俊、火市等 乡镇的大部和洪观、祠堂玗、正市的一部分。面积 179.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 面积的 9.94。其中水面占 3.69,溪谷平原占 48.24,岗地 46.79,丘陵 0.77,低山 0.51。岗地平原为粮食、经济作物产区。南部山地区包括汇源、所城、大麻、紫良、大桥、荆竹、浆洞、尚屏,荆竹 林场、浆洞林场、黄茅岭茶场,以及塔峰、竹管寺、总市、祠堂玗、蓝屏、毛俊、 田心等乡镇

11、的一部分。其面积为 1191.4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65.97 。 该区域水面占 0.68,溪谷平原1.81,溶蚀平原0.06,丘陵2.58,山地 94.87,宜于松、杉、楠竹生长,是县内用材林之主要产区。2.3 气候2.3.1 气温蓝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热量丰富,生长季节长, 但春秋两寒明显;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年日照多,但春季日照少,南部山区 更少;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垂直和地域差异大,小气候明显;春湿、大风、暴 雨、火南风、干旱、冰冻每年均有发生;局部地区冰雹危害较大。19581987 年 30 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 1587 小时,日照率 35% 。全县历

12、年平均蒸发量 1327.9 毫米,其中7月蒸发量236.6毫米。全县年平均气温17.8C。一年中,1月最冷, 月平均6.3C; 7月最热,月平均28C。大部分地方热量能满足农作物三熟制需 要。2.3.2 降水全县年平均降雨量 1527.6 毫米,比全省多99.2 毫米,为全国多年平均降雨 量的23.6 倍和世界大陆多年平均降雨量的1.49倍。年雨日175天左右。日平均 气温大于10C期间,降雨量1234毫米,占年降雨量的81%。但年内降雨量分配 不均。 46 月降雨量 637 毫米,占年降雨量的 42%;7 月降雨量只有114.3 毫米, 易造成干旱。由于雨量分配不均,故县内时有洪灾和干旱发生

13、。县境有两个降雨中心:一 在浆洞、尚屏,一在荆竹林场三分石地区,年降雨量均在2000 毫米以上。洪水 暴发时间多集中在每年 47 月,即“清明水”、“端午水”。自明嘉靖二十三 年(1544)至1987年发生的26次较大洪灾中,出现在春夏季的达22次,占84.6%。2.4 水文2.4.1 地表水县境河流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流域,主要属长江流域湘江水系,是春陵水、 潇水发源地。南部葫芦岭一带是珠江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之一。全县 5公里以上河流69条,总长度849. 50 公里,其中积雨面积在50 平方 公里以上者有舜水、俊水、钟水、琛水、大源河等12 条。2.4.2 地下水全县有地下河 3条,泉井13

14、66处,较大泉井 370口,地下河及泉井年排泄 量 3024 立方米,约占每年全县大气降雨天然补给量 3.38 亿立方米的 9.2% 。泉井分常流井和雷公井两种,涌水量随季节降水量变化而变化,一般为春小 秋大,雷公井则春有秋渴。3 资源3.1 森林3.1.1 基本情况蓝山县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北麓,萌诸岭九嶷山系贯穿全境,地貌特点以山地 为主、属中山、中低山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热量丰富,光能充 足,适于植物生长。蓝山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据83 年农业区划考察,全县有乔木、灌木共86 科,210属,583种。其中有栽培价值的有 58科,253种。有实用推广价值的有 180种。计划用材林

15、128种,防护林 34种,薪炭林31种,经济林60种(其中 木材 37 种)。属国家省重点保护的有水杉、银杏、金叶白兰、福建柏、黄杉、 香杉、红豆杉、三尖杉、不莲、鹅掌楸、白克木、杜仲、楠木、檫树、华南栲、 南岭黄檀等 16个珍贵树种。稀有观赏树种有红山茶花、斑竹、罗汉竹、紫竹、 铁坚油杉等。境内经济林品种繁多,面积 22194公顷,占全县面积的12.2,占有林地 面积的 21,主要有茶、油桐、山苍子等,果树有柑桔、奈李、核桃、板栗、 蜜桃等。药材有杜仲、厚朴、黄柏、天麻等。3.1.2 森林资源现状全县林业用地 142836 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78.6。有林地面积和疏 林地面积80113.1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 74357.1公顷,占92.8,疏林地面 积 5756 公顷,占 7.2。经济林总面积 22194 公顷,其中油料林占 91.9 ,特 种经济林占 0.6,果木林占5.5,其它占1.9。竹林面积 9176.2 公顷,主 要为毛竹,占 97.7。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 3011176 立方米。林业用地及木材蓄积量情况见表 31 和表 3 2 。3.2 矿藏县境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已探明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