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案 粤教版必修3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1542138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案 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案 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案 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案 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案 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之《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案 粤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一、知人论世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苏轼(1036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在散文上有极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是豪放派代表,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书法

2、上也有较高的成就。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苏黄米蔡”。 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二、学习课文: 1.补充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 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乱石:陡峭不平的石壁。群山。释名:“山体曰石”。 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周瑜。唐代诗人杜牧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指的是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

3、有的典故。 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摇船的工具。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有的本子作“强虏”或“狂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2.讲读上片。 (1)一、二句有什么作用? 大江赤壁,起兴点题。(2)三、四、五句点明什么,写赤壁为何要用“人道是”来写? 怀古的内容“周郎”“赤壁” “人道是”三字用得极巧,点明此处赤壁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诗人只是借此抒发感情,并不想做考据家。(3)六、七、八句写赤壁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夸张、比喻。渲染雄奇壮丽、气势磅礴的氛围。烘托

4、英雄人物。(4)总结上片内容。 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3.讲读下片。 (1)上片重写景,下片“遥想”一词接应上文,心往神驰,八百多年前的周瑜就在作者描写的赤壁雄奇壮丽景色中出现了。阅读下片前六句,讨论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198)乔玄把自己美丽的次女嫁给周瑜,不久吴主孙权又拜周瑜为大都督,这时周瑜才二十四岁。“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

5、概。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岁)十年,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 (2)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1. 以美人衬托英雄。2. 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3)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轻有为英气不凡? 周瑜苏轼年龄3447婚姻美女相伴屡遭不幸外表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位东吴都督团练副使机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抒写了怎样的人生感慨?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 (4)总结下片: 缅怀周郎,建功

6、立业;感伤身世,祭奠江月。4.总结这首词的艺术特点和思想感情。 (1)艺术特点(表现手法) 一、对比衬托。“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二、虚实结合。(2)思想感情。 借古代英雄周瑜的年少有为,感叹自己事业无成、时不我待。5、总结古诗鉴赏方法1、从题目入手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4、分析表现手法5.作业: (1)这首词塑造了词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这首词塑造了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古代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无成的形象,创造出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

7、境,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的抑郁感情。(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将这句词改写成一段写景的话。要求字数不少于50字,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作文素材之苏轼一、苏轼资料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维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维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

8、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维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寻求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重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巨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巨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巨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气、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必然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

9、刻板,浑是率然纯粹的真脾气,真品质。苏轼扩张了词反响社会生活的功效,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 、贬居生活等,扩张了词境,前人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之评。(一)、以健笔刻画 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 ,如: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二)、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 个性。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

10、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贬谪后孤高自赏,不肯随人俯仰的情绪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想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二、以“苏轼”为素材的作文1全国乙卷话题:蒙受挫折和放大苦楚四川考生风,可以穿越荆棘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光辉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起头落魄,漂泊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

11、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咆哮、回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 的荆棘林。顷刻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苦楚,唯有忘怀。因此让人顿悟。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千岁月,无人见得了。2湖北卷话题:买镜湖北考生寻觅那片理想 中的明镜黄州赤壁下的游船下,苏轼正在与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你在照了哪面镜子之后,才抉择拥抱东方之既白而鄙视官场仕途的奋斗倾轧?”不愧是豪爽派祖师,苏轼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头一看,见一轮明月高悬苍天,不禁再次泄了气;所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苏轼以明月为镜,明是明了,却又怎么买得下来?忏悔之际,苏轼兀自在身旁说下去:“曾

12、几何时,觉得身沉宦海;与月对饮,方知我心必依旧。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月镜映照出这许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高歌大江东去”3重庆卷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对他充溢盼望的家人,和他共历艰巨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爽、淡泊、豁

13、达 、豁达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射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的长河。重庆考生诗人明月黄花4陕西考生我的快活妙方很多人在艰苦面前抬不开端来,更谈不上有快活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活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 这位巨大的文学家,当他和毛病 被贬时,毛病 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 快活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然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 的一笔。5、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 匮乏,精力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受住,化为和顺的何须;湍急的

14、河流于河口处放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璀璨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骚客。6、人有意气,才干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 可见一斑。7、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刹那之间沉入滚滚波涛 之中,消散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怀,忘怀那些失意、悲伤,忘怀那些仕途的不得意。8、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

15、?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夸耀 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蒙受小人泼来的污水,蒙受贬谪后,忘怀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苦楚失意抛之脑后,铭记 着世间之标致。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爽?9、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善壮烈的是苏轼。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低沉他高昂 的意志,生活 上的清贫 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凝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爽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 磨难纪念苏轼,让我了解了在艰苦逆境中应维持有奋勇向前的心10、苏轼这个曾经光辉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起头落魄,漂泊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咆哮,回旋,然后带着撕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