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154089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秘密考试结束前凯里市第四中学二零一八届五班第一学期半期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 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由考生自己留存。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选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 门槛(kn) 举箸(zh) 溃退 (ku) 锐

2、不可当(dng)B. 要塞(si) 瞥见(pi) 惊骇 (hi) 惟妙惟肖(xio)C俨然(yn) 箱箧(qi) 镂空(lu) 谬以千里(mio )D阡陌(qin) 伧俗(cng) 寒噤(jn) 选贤与能 (j)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皇失措转弯抹角走投无路 糟踏B锐不可挡振聋发聩情寓于中 烦躁C.情由可原众志成城穷愁潦倒 赃物D.杯盘狼藉得意洋洋锲而不舍逃窜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得分 阅卷人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丁作是很多人

3、魂牵梦萦的事。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遇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福州,每到晚上和空闲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到乒乓球馆或羽毛球馆挥上几拍,成了时尚。B“三坊七巷”自晋、唐代形成。于清至民国走向繁荣,见证了闽都福州城市。C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D福州市的许多中小学生积极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灾区的重建。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时期。B、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

4、情。C、老王一文通过写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D、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25 字以内,不含标点)(3 分)我们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2005 年至2008年,可再生能源增长51%,年均增长14.7%。2008 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5 亿吨标准煤。农村有3050 万户用上沼气,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 多万吨。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

5、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7、按要求填充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选4题作答,多选以前4题为准)(1) 春望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2) 汉乐府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描写环境幽美的句子是: (4)大道之行也中概括描绘大同社会主要特征的主旨句是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动态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8、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

6、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 (国家) (作者)的小说, (作品)主人公是 9、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3分)我的孙子哟,这么热还军训,别晒坏了!“小祖宗”军训10、一个顾客在酒吧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吧的老板:“你们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老板很惊讶,急忙问:“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1)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1分)(2)顾客话中有何言外之意?(1分)二、阅读与探究(62分)(一)阿长与山海经(17分)大概是太过于

7、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1、仔细品味加点的词语,

8、说说它们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2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12、简要说说第段和第段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13、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2分)14、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2分)15、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3分)16、“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3分) (二)文言文阅读(16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9、,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陶后鲜有闻( ) 、濯清涟而不妖( ) 、亭亭净植( ) 、宜乎众矣( )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9、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20、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2

10、分)21、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凯里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2125题。(20分)三袋米的故事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张满了笑意。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

11、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粗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

12、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不敢吱声,低着头一瘸一拐地离开了食堂。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么背来的,就怎样背回去!”母亲似乎早有预料,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腿,露出一双肿大的僵硬的变形的腿。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

13、了学校”校长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这位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囊囊的麻布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麻布袋,情绪激动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儿子疑惑地往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

14、间最温情的一幕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儿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选自文章阅读网,有删改。)2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什么主题?(4分) 23.本文语言优美、清新自然。请你从第自然段画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品析。(4分)答:我选( )处: 24第自然段:校长为什么说这三袋米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2分)25第自然段:“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出儿子当时的“那份震撼”。(2分)26、“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父(母)爱的感受。要求情感真挚,不少于50字。(4分) (四)淡 竹 (1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