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1532823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意向性的缘起、概念、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心智哲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本文基于心智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借鉴、吸收前人 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对“意向性”的缘起、发展脉络、概 念、分类、特性、功能、语言表征特点、结构及意涵等进行 了带有系统性的探讨与回顾。心智哲学认为,心智活动与认知 才是其研究的对象,而意向性恰恰是人类极为重要的心智活 动与心智现象,是人的意识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而且是人 类认知的主要特征之一。文章认为,心智哲学对意向性的认识 对语言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作者简介:薛旭辉,西安外 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语言哲学、认知语言 学与语言研究、英汉对比以及翻译研究。1.研

2、究背景 20 世纪 以降,语言学与哲学呈现出相互初步融合的情形,哲学的语言 学化及语言学的哲学化趋势初露端倪。意向性在这一过程中 扮演和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通过从语言意向性向心 理意向性的过渡、延伸与拓展,意向性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代语 言哲学和心智哲学的交汇点(何爱晶 2012:135-140)。塞尔(转 引自于爽 2009:125-126)曾指出,如果说上个世纪的第 1 哲学 为语言哲学的话,那么,本世纪的第 1 哲学则是心灵哲学(又称“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前者不再将语言活动视为哲学直接面对的研究对象,而是将 其视作心智活动的直接反映

3、,心智活动与认知才是心智哲学 研究的对象(徐盛桓 2010:84-88),而意向性恰恰是人类极为重 要的心智活动与心智现象,而且是人类认知的主要特征之一。 意向性是人的心智的重要特征之一 (Jacobl997:77),是人的意 识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Husserll969:168-176),遂成为当代 心智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雷卿2013:28-34)。“意向性解 释” (intentional explanation)是以带有研究主体意向性的认识 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的解释(徐盛桓、廖巧云 2013:2)。自德 国哲学家、心理学家Brentano从19世纪末将意向性的概念 引入哲学领域以

4、来,国外众多颇具影响的心智哲学家或语言 学专家学者,尤其是其中的 Searle(1983/1998/2004)、 Husserl(1969)、 Fodor(1975/1987)、 Putnam(1975)、 Thomas Aquinas(转引自徐 弢 2001)、Jacob(1997)、Maturana&Varela(1971/1980)和 Priest(2005)等执牛耳者,从各 自的专业领域和研究视角出发对意向性进行了颇有建树的 研究,且研究成果颇丰;国内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其中特别值得 一提的是以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家徐盛桓(2009,2010a,2010b,2010,2011,2013)为代

5、表的研究者,如何爱 晶(2012;2014)、廖巧云(2012;2013)、雷卿(2008,2010,2012,2013)、李恒威(2007;2011)、李晓进(2012)、 王姝彦(2012)、吴松初(2010)、高新民(2008)等著名学者,以富 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视角对意向性问题进行了多层 次、多角度、跨学科的专题研究,取得了令学界耳目一新的成 就。归总起来看,中外学者对“意向性的研究基本体现在如下 两方面:其一是就心智状态指向、意向性的属性及特征的探究; 其二是对意向性和语言意义关系的关注与研究”(雷卿 2013:28-34)。诚然,尽管这方面的研究已难能可贵,但纵观我国 目前研

6、究的现状,尚嫌美中不足的是,目前涉及意向性研究的 学科范围还嫌较窄,大多数研究也就仅仅局限在哲学领域之 内,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涉足意向性研究的实属凤毛麟角。客 观地讲,“意向性” (intentionality)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他领 域的人们,尤其是外语界的广大学者对其知之甚少。因此,笔 者认为很有必要对意向性的缘起、发展脉络、概念、分类、 特性、结构、意涵及语言表征特点等做一全面系统的也即整 合性、全貌性的回顾、梳理与探讨,以有助于大家获得对意向 性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和系统性、全面性了解,也希冀能对我 们今后的意向性的跨学科的应用性研究,尤其是对作为人类 心声的语言的研究有所助益。2.心

7、智(心灵)哲学与意向性“20 世纪后期,分析哲学内部发生了鲜明的认知转向,哲学的研究 范式、进路和视阈随之发生嬗变,这直接导致了分析哲学的重 心由语言哲学转向了心灵哲学” (王姝彦 2012:26-32)。心智 哲学和认知科学相互渐趋渗透与融合、二者紧密相关。前者 将认知科学的认知研究作为自身着力的支撑点,具体追问、探 究人类的心智、意识之奥秘以及心智、意识同身体尤其是同 大脑之间的关系(徐盛桓2010a:30-36)。在此背景下,意向性问 题便自然浮出水面,成为相关研究领域不得不直接面对的一 个焦点性问题,而该问题的追问与探究也在当代心灵哲学中 找到了新的理论生长点(王姝彦 2012:26-

8、32)。对意向性的研 究是心智哲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等 学科的共同兴趣。近 100 年的哲学研究呈现出从逻辑实证主 义到分析哲学,到语言哲学,再到心智哲学这样一条大致的运 行轨迹和发展脉络(徐盛桓 2010:84-88)。心智哲学系哲学研 究在当代西方发展起来的一种较为崭新的哲学形态。当代此 种形态的心智哲学在其研究中透露出极为浓厚的涉身哲学 意蕴。徐盛桓(2010:84-88)认为,心智哲学把语言活动视为心 智活动的反映,强调心智活动本身才是心智哲学研究的对象, 是人的认知活动的核心内容。而意向性正是人类认知和心智 活动的最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心智哲学的热门理论之一(徐盛

9、桓 2011:1-12)。徐盛桓(2011:1-12)对在心智哲学视域下进行语 言研究可能用得上的心智哲学的理论,即意向性、属性二元 论、心物随附性和心理涌现属性及其关系进行了图解(参见图1)和梳理,颇有价值。3.意向性的意涵3.1意向性的缘起及 发展脉络 3.1.1 意向性的产生、发端及发展脉络人类发现,在 全然由物质构成的实在世界却愣是蕴含着一个难以想象的 意识系统,而且意识活动还生发出意向性来。那么,人们不禁 要问,生命系统的意向性及意义最初究竟是如何产生呢?对此, 学者李恒威(2007:70-76)进行了独具建树的开拓性研究,认为 意向性事实上远不是一个单纯的对象“指向性” (dire

10、ctivity) 或“关于性”(aboutness)问题。他的研究结论认为,在 Maturana &Varela(1971/1980)的自创生理论(Self-making Theory)对生命本质的叙说中,意向性内在于生命自治地构造 和维持其同一性的自创生过程中,并呈现为“外探以求内摄” 的形式或“顺应以求同化”的活动或能力,即一种“为我” (for myself)的自主开放性。与此同时,此种开放性特征也创造了心 智体的生命与其相耦合(coupling)的环境之间的意义关系(李 恒威2007:70-76) 。心智体的意向性的光芒所到之处,意义便随 之产生。追根溯源,有研究显示,中世纪拉丁语“i

11、ntentio” 一 语为“Intentionality” 一词的出处或源头,其含义是“指向” (pointing to)、“意在(intendedness)某个目标或事物事件事态 (雷卿 2013:28-34)。王姝彦(2012:26-32)认为,在此之前,一些学 者的研究就已触及意向性的相关问题。作为心智哲学核心理 论之一的“意向性” ,其概念问题的发端和涉猎最早可追溯至 中世纪经院哲学乃至古希腊的柏拉图(Plato)(427-347BC)和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32BC),或许更早一些。有研究 显示,意向性问题始成一哲学术语和哲学问题还是缘于 T.Aquinas(

12、1225-1274)(转引自徐弢2001:5-8)的使用和表述:心 灵系意向活动的惟一发生场所并且经由自身的意向活动对 实在的或者虚拟的意向对象进行内部建构(王姝彦2012:26-32)。他就心灵的此种内在对象所划分的“理智的意 向”的表现形式,从根本上触及了意向性的基本特性“关 于性”或“指向性”。“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意向性问题的 哲学研究渐成一较为完整、稳定的问题域并为 Brentano 在全 新意义上构建起意向性学说打开了启迪性的视域。”(王姝彦 2012:26-32)早在 19 世纪(1874 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布 伦坦诺(Brentano,18381917)就将意向性话题引

13、入当时的哲 学和心理学研究,并对其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化建构,遂被公 认为是将意向性引入现代哲学的第一人。他把意向性界定为 心理现象的一种特征,从而使“人”同“物理现象”区分开来 (肖坤学 2012:4-7)。李晓进(2012:142-151)指出:“布伦坦诺的 意向性理论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出发点。胡塞尔创造性地发展 了他的意向性理论,并使意向性不仅成为现象学的三大 决 定性发现之首(Zahavi2005:148),且最终成为广义现象学运 动内的核心研究课题。”建基于布伦塔诺原初深邃思想的基 础之上,胡塞尔创造性地就意向性问题秉持新的观点认为:意 向性系人的意识的“本质属性”与“核心内容” (Hu

14、s-serl1969:168-176)。而对意向性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 深入、完整叙说的尚属上世纪美国著名心智哲学兼语用学家 塞尔(John Searle)。他在以往的关注和研究中,聚焦于意向性 同人类语言活动的密切关系并加以考察,进一步指出意向性 实为心灵的一种重要特征,通过此种特征人的心理状态指向 或者关涉、意指、涉及、论及、针对世界上的事物事体事件 事态或情况(塞尔 2006:65;转引自徐盛桓2013:174-184;肖坤 学2012:4-7)。塞尔(Searlel998:81)认为,意向性就是表示心智 体的心智能够以种种形式指向、意指、意欲、关于、涉及世 界上的物体和事态等的一般性的

15、名称。在Searle看来,全部哲 学运动都是围绕意向性的各种理论建立起来的(何爱晶 2012:135-140)。 Brentano 之后,有鉴于 Husserl、Frege、Russell 等学者经由不同哲学进路着手就意向性这一问题长期所做 的耕耘、思考、尝试、涉猎及探究,最终成就了关于意向性问 题的现象学和分析哲学两大研究传统(王姝彦 2012:26-32)。 这就是国外意向性的发端及早期涉猎和研究的大致脉络。3.1.2 意向性与意识、感知觉、觉知、意图的关系意向性总是 和意识、感知觉、觉知、意图这些概念如影相随、相生相伴 的(何爱晶 2012:135-140)。胡塞尔(转引自何爱晶2012

16、:135-140)认为,意识的本质属性就是意向性。意识是人脑 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是感知觉、思维等等诸种心理 过程之总和(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 2002:2379)。李恒 威(2011:95-103)则把意识精辟地定义为:所谓意识就是指 “我”于第一人称的当下体验中的那份对某一事物的觉知 (awareness)及其自觉知(self-awareness)。概言之,意识的本性 及觉知及自觉知。觉知是人类个体知道自己身体的一次一动 一停的状态,知道动和停缺一不构成一次觉知。看来,意识与 觉知近乎是一对同义词。何爱晶(2012:135-140)认为,意识的 基本结构一般而言可表述为:我-意识到-(X)”。这一结构 说明意识结构在呈现客体(某物)意象(o bject image)的同时也 拈连着主体“我” (“ I” )。在这里看来,正是因为该结构里有 对象 X 的存在,才使意识和意向性能做出大致粗略的区分。 “意向性是人的意识的一项核心内容,是一次意识活动的发 端,并贯穿于这一活动的整个过程” (肖坤学 20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