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1526629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通信原理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通信原理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通信原理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通信原理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2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2DPSK基本原理1.2DPSK信号原理2DPSK 方式即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相对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现假设用表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并规定:=0表示o码,O=n表示1码。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 2PSK信号是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直接去表示相应的数字信号而得出的,在接收端 只能采用相干解调,它的时域波形图如图2.1所示。图1.1 2DPSK信号在这种绝对移相方式中,发送端是采用某一个相位作为基准,所以在系统接 收端也必须采用相同的基准相位。如果基准相位发生变化,则在接收端回复的信 号将与发送的数字信息完全相反。所以在实际

2、过程中一般不采用绝对移相方式, 而采用相对移相方式。定义A为本码元初相与前一码元初相之差,假设:A=09数字信息“0”AO=兀T数字信息“1”则数字信息序列与2DPSK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下:数字信息:1 0 1 1 0 1 1 1 0 1DPSK信号相位:0兀兀0兀兀0兀00兀或:兀00兀00兀0兀兀02. 2DPSK信号的调制原理一般来说,2DPSK信号有两种调试方法,即模拟调制法和键控法。2DPSK 信号的的模拟调制法框图如图121所示,其中码变换的过程为将输入的单极性 不归零码转换为双极性不归零码。图1.2.1模拟调制法2DPSK信号的的键控调制法框图如图122所示,其中码变

3、换的过程为将输 入的基带信号差分,即变为它的相对码。选相开关作用为当输入为数字信息“0” 时接相位0,当输入数字信息为“ 1”时接pi。图1.2.2键控法调制原理图3. 2DPSK信号的解调原理2DPSK信号最常用的解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极性比较和码变换法,另一 种是差分相干解调法。(1) 2DPSK信号解调的极性比较法它的原理是2DPSK信号先经过带通滤波器,去除调制信号频带以外的在信 道中混入的噪声,再与本地载波相乘,去掉调制信号中的载波成分,再经过低通 滤波器去除高频成分,得到包含基带信号的低频信号,将其送入抽样判决器中进 行抽样判决的到基带信号的差分码,再经过逆差分器,就得到了基带信号

4、。它的 原理框图如图1.3.1所示。图1.3.1极性比较解调原理图(2) 2DPSK信号解调的差分相干解调法差分相干解调的原理是2DPSK信号先经过带通滤波器,去除调制信号频带 以外的在信道中混入的噪声,此后该信号分为两路,一路延时一个码元的时间后 与另一路的信号相乘,再经过低通滤波器去除高频成分,得到包含基带信号的低 频信号,将其送入抽样判决器中进行抽样判决,抽样判决器的输出即为原基带信 号。它的原理框图如图1.3.2所示。图1.3.2差分相干解调原理图二、建立模型1. 差分和逆差分变换模型差分变换模型的功能是将输入的基带信号变为它的差分码。逆码变换器原理 图如下:ab微分整流 脉冲展宽逆码

5、变换器(a)原理方框图2. 带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的模型带通滤波器模型的作用是只允许通过(fl, fh)范围内的频率分量、但将其 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低通滤波器模型的作用是只允许通过(0, fh)范围内的频率分量,并且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在Matlab 中带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的模型可以用编写程序来模拟。3. 抽样判决器模型抽样判决器的功能是根据位同步信号和设置的判决电平来还原基带信号。在Matlab 中抽样判决器可以用 simulink 中的模块来模拟。它的模型框图如图所示 它的内部结构图如图2.3所示。抽籽判決器TiiggeiedSubsysteiL图 3.3

6、抽样判决器4. 2DPSK调制与解调总原理框图数字信号输人差分编码噪岀2DPSIC冲2 晶分振颇图2.4.22DPSK调制与解调总原理框图三、仿真1. 仿真程序clear all; close all;fs=4000000;k=20000;fc=200000;t=0:1/fs:4000/fs;p=21;s=randint(1,p,2);m=s(ceil(k*t+0.01);%设定系统的抽样频率%设定数字基带信号的频率%设定正弦载波频率%仿真时间范围%设定需要产生的码元个数%将基带生成时域信号figure(1)subplot(311) plot(t,m); axis(0 10e-4 -0.2 1

7、.2); grid on;title(数字基带信号);b=randint(1,p,2); %将生成的基带转换为差分码 for i=1:pif (i=1)if (s(i)=0) b(i)=0;else%通过模二加实现差分码的转换b(i)=1;endelseif (s(i)=b(i-1) b(i)=0;else b(i)=1;endendn=b(ceil(k*t+0.01);%将差分码生成时域信号subplot(312)plot(t,n);axis(0 10e-4 -0.2 1.2); grid on;title(差分码)x=(n-0.5).*2car=sin(2*pi*fc*t);%定义载波dp

8、sk=x.*car;%2dpsk 信号的载波调制subplot(313);plot(t,car);axis(0 10e-4 -1.2 1.2); title(正弦载波);figure(2)subplot(311);plot(t,dpsk);axis(0 10e-4 -1.2 1.2);title(2DPSK 信号);grid on;vn=0.05;noise=vn.*(randn(size(t); %产生噪音 subplot(312);plot(t,noise);grid on;title(噪音信号);axis(0 10e-4 -0.2 0.2);dpskn=(dpsk+noise);%调制后

9、加噪subplot(313); plot(t,dpskn);axis(0 10e-4 -1.2 1.2);ti tle(加噪后信号);grid on;%带通滤波器 fBW=40e3; f=0:3e3:4e5; w=2*pi*f/fs; z=exp(w*j);BW=2*pi*fBW/fs; a=.8547; p=(jA2*aA2);gain=.135;Hz=gain*(z+1).*(z-1)./(z.A2-(p); Hz(Hz=0)=10A(8);a=1 0 0.7305; b=0.135 0 -0.135;dait=filter(b,a,dpskn); dait=dait.*10;figure

10、(3) subplot(311);plot(t,dait);axis(0 10e-4-1.2 1.2);title(通过带通滤波后输出);grid on;%2dpsk 相干解调cm=dpsk.*car;subplot(312);plot(t,cm);axis(0 10e-4 -1.2 1.2); grid on;title(通过相乘器后输出);%低通滤波器 p=0.72; gain1=0.14; Hz1=gain1*(z+1)./(z-(p); a1=1 -0.72;b1=0.14 0.14; dit=filter(b1,a1,cm);dit=dit-mean(dit);subplot(313

11、);plot(t,dit);axis(0 10e-4 -1.2 1.2);title(通过低通滤波器后输出); grid on;%抽样判决器H=1;L=0;Z=0;len=length(dit);%z 即为阈值for ii=1:lenif dit(ii)= ZVs(ii)=H; elseVs(ii)=L;endendfigure(4) subplot(311)plot(t,Vs)title(解调后差分信号)axis(0 10e-4 -0.2 1.2)grid on;c=randint(1,22,2);%产生解调后的差分码元for f=0:19c(f+1)=fix(Vs(f*200+50)+0.

12、2) endd=randint(1,21,2);for l=1:21if (l=1)if (s(1)=0)d(1)=0; elsed(1)=1; endelseif (c(l)=c(l-1) d(l)=0;elsed(l)=1;endend y=d(ceil(k*t+0.01); subplot(313); plot(t,y);axis(0 10e-4 -0.2 1.2); title(码反变换输出);%定义差分译码后的码元%得到差分译码后的码元%基带信号与解调后的信号对比subplot(312)plot(t,m);axis(0 10e-4 -0.2 1.2);title(原始基带信号);%误

13、码率与信噪比关系figure(5)grid oninitial_snr = 0;final_snr = 16; %snr 信噪比snr_step = 0.25;snr_in_dB = initial_snr:snr_step:final_snr;for i = 1:length(snr_in_dB)snr = 10A(snrn_dB(i)/10);%将信噪比单位dB转化一下Pe(i) =erfc(sqrt(snr); %2dpSK 相干解调endsemilogy(snrn_dB,Pe);%信噪比取对数,单位变为dBtitle(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ylabel(误码率)xlabel(输入信噪比

14、)grid;2.仿真截图:2DPSK信号噪音信号X1加噪后信号X1通过带通谑浪后输出通过相乘器后输出00.10.20.30.40.0.60.70.80 号 1xia通过低通滤波器后输出心得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更加系统的了解了理论知识,将在课本上学到的原理学 以致用,掌握了 2DPSK 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 2DPSK 调制解调系统的工作过 程,学会了使用仿真软件Matlab,并学会通过应用软件仿真来实现某些通信系 统的设计,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加强了动手能力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还让我知道了,平时所学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实践的话等于 纸上谈兵。课程设计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延伸,它的目的主要是要在设计中发现问 题,并且自己要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