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152588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熟悉“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惊奇、闻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索、擅长动脑、不懈追求的珍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究巨石由来的过程,领悟李四光是如何思索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是怎样把内容写详细的。 【教学预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图片、童年故事。 2.生字、新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1.你见过大石头吗?假如你见到一块大石头,你

2、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闻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惊奇的大石头。 2.过渡: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想知道的许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 3.李四光简介(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李四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留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状况。 (1)认生字: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沟通自己的识字方法。 (2)指导生字书写: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看总结应当怎样写。 (3)教师点拨下面的词语。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

3、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讨论,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进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终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溶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特别严寒,世界上的很多地方被冰川掩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限。 3.教师播放课文范读,学生听读,思索: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挨次写的? 三、自由朗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

4、、作业设计 1.教师点击课件,学生随堂完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其次课时 一、稳固新词,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2.分组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感受体悟 1.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一起前往现场,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请大家自学其次自然段,要求如下: (1)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 (2)李四光和伙伴们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3)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这是为什么? 2.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

5、先想到的是问教师,李四光是怎么问的?教师是怎样答复的?李四光听后是怎么想的?同桌之间对问对答。 引导学生思索:听了教师的答复,李四光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3、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最终这个疑问得到解决吗?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终两自然段。 读后沟通: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巨石之谜的? 教师主要引导: (1)李四光思索这个问题想了很多年; (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3)李四光回家乡特地考察了这块大石头,最终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4)对这块巨石的讨论引导他发觉了什么重大成果? 带着问

6、题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适度拓展 1.总结: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的地质大事,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动世界的讨论成果,貌似寻常的大事不寻常,奇怪的童心所发觉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保持剧烈的奇怪心,遇事多提问,多思索,不懈追求,去揭开一个个奇妙之谜。 2.我们知道李四光和大石头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学问? 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2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把握状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觉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7、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局部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沟通。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风光、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叙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绽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其次、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头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其次、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沟通。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仔细上课的状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用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

8、家乐观开动脑筋答复教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洪亮,声音抑扬顿挫 c.假如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仔细,课文朗读得这么悦耳,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宁静,体会仿佛是四周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美丽的读书声吸引,悄悄地观赏,不忍打扰。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沟通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漂亮的民族小学,多么得意的学生!参观完毕了,让我们说上几句

9、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竞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爱哪一局部?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爱的局部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存 把描写窗外宁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沟通。 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诱、舔”等11个字。 2.依据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并练习情感朗读。 3.明白命令的公布者,本身要有很强的纪律性,能拦住诱惑,以身作则,才能使命令更好地施行

10、。 重点难点 重点:依据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它当时的心理,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并进展情感朗读。 难点:发挥想象,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在二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今日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一块奶酪(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熟悉的字把它圈出来,遇到难读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依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 2.检查预习,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 后鼻音:强;鼻音声母n:恼;多音字:sho稍息(口令);sho略微(略微的意思)。 3.全班沟通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

11、:诱、强、稍、豫、跺、执 熟字换偏旁:舔添恼脑 4.出示词语稳固识字:嘀咕、迷人、淌口水、舔一下、毅力、顽强、纪律、拽着、犯罪、禁令、恼火、稍息、嗅嗅、迟疑、跺脚、合拢、聚拢、执行 理解词语 嘀咕:小声说,私下里说。迟疑:拿不定办法。 迷人:吸引人。嗅嗅:闻。执行:实施;实行。 三、品读课文,体会心理 1.默读课文,说一说,你喜爱这位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于蚂蚁队长动作和语言描写的句子,划上横线,体会蚂蚁队长当时的心理,并在旁边作批注,写出你对蚂蚁队长的看法、观点)。 2.小组内争论沟通。 3.全班争论沟通。(教师点拨、引导、总结) 蚂蚁队长的语言描写: a.公布命令(语气坚决

12、、干脆) “今日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罚扫地三天。” “照样罚扫地三天。”(“照样”就是照着蚂蚁队长自己公布的命令来做,显示出蚂蚁队长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重读“照样”,读出蚂蚁队长以身作则的决心。) b.消失诱惑(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 “丢掉,实在太惋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读出迟疑的语气)。 “休息一会儿!”(读出思索的语气)。 “大家分散开,哪里凉快就到哪里休息。”(读出较强的命令的语气)。 “留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立定!原地休息!”(读出剧烈的命令的语气)。 c.战胜诱惑(语气坚决) “留意啦,全体都有!稍息!

13、立正!向后转!齐步走!”(读出战胜诱惑,下定决心的语气)。 “这点儿奶酪渣是刚刚弄掉的,丢了惋惜,你吃掉它。执行命令!” 蚂蚁队长的动作描写: a.那块奶酪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只小蚂蚁当助手。(重读“太大了”,显示出奶酪大,重读“只好”显示出蚂蚁队长会想方法,有组织力量。) b.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往前拽着,或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拽”是拉、拖,牵引的意思。重读“拽”体显出蚂蚁队长在用力地运奶酪。) c.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从“低下头”、“嗅嗅”显示出奶酪很香,蚂蚁队长很想吃。) d.可是,他迟疑了一会儿,最终一跺脚(“迟疑”是拿不定办法的意思。“一跺脚”显示出蚂蚁队长战胜诱惑,下定决心,不吃奶酪渣。) 4.蚂蚁队长为什么让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渣,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四、演读故事,练习稳固 1.师生合作,分角色表演。 2.课堂练习:读文中蚂蚁队长的话,读出祈使句命令的语气。 人教版语文上册三年级教案4 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