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152021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 【篇一】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 一、找地名,初读解题 (李叔同的送别引入古诗。) 1、(课前播放幻灯片送别)才华横溢的李叔同先生创作的这首送别,在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中尤其脍炙人口,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离情别怨”可以说是永恒的旋律。今日,我们将要送别的是千古传唱中的哪一曲呢? 2、读题,你从诗歌题目中明白了什么?理解“使”。解读“安西”: 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3、初读全诗: (古诗幻灯片。) 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诗歌,留意把生字读准。 找一找这首诗里还有哪些地方名?解读“渭城”: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阳关”

2、: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一样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这几个地名跟送别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细细地体会这首古诗。 二、知诗人,以画解诗 1、师:是谁送元二使安西?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一些什么? 2、课件显示王维简介: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读王维的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你是从诗歌的哪几句中看到的? 雨: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 板书: 雨 客舍:客中送客。 板书: 客舍 柳:“留”的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板书: 柳 我们来读一读王维诗中的这幅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 三、品诗意,三叹“故人” 1、师:王维和元二是什么关系?从诗歌哪个词中直接可以看出? 板书: 故人 2、师:再读读古诗,和同桌争论一下,诗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 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读出他们是好朋友。 师:(板书:酒)(播放课件)“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愿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离别的酒,友情的酒,祝愿的酒,连心的酒) 引读这是一杯()的酒生接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师:读读整首诗,再想想,元二和王维看到哪些景物,离别的愁绪

4、会更浓? 透过客舍的窗外,他们看到了(指板书:雨) 师:女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透过客舍的窗外,他们看到了(指板书:柳) 师:男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指板书:客舍)王维为送友人,从长安一路送到离长安城三十里外的渭城,在此地的客舍摆上一桌酒席为朋友饯别。客舍,原来只是旅客的暂留之地啊,自己都漂泊在他乡,却要在这里送别朋友,怎能不伤感别离齐读“劝君”。 4、师: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愿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安西有多远? (课件显示地图。) 师指地图:安西在远离中原的新疆,那时的安西时局经常动乱担心。 渭城又在何处? (

5、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阳关呢? (汉朝设置的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一样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从渭城经阳关到安西,有多远? (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若是元二用当时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到安西。阳关以西,千里迢迢,人烟荒凉。) 师:自古人生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缘由,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由于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而此次朋友远离故人,奉命出访千里之外,此一去,当然也能得胜回朝,衣锦还乡,然而长途跋涉,其困难苦痛,何以想象?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切换到幻灯片。) 师:或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黄沙满天。 或许渭城

6、这儿生气勃勃,安西那儿却满目荒芜。 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的家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切换到古诗课件。) 师:想到朋友马上远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这种难分难舍的心情化作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想到朋友马上远去塞外荒漠,孤身漂泊,前途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心情化作生读“劝君”。 5、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门外的马车就要起程了,朋友之间就说最终几句话吧!快快把它写下来,可以是元二对王维说的,也可以是王维对元二说的。 (背景音乐。) 板书: 依依惜别 6、指名朗读依依惜别的话。 四、明古风,体会别意 师:你在课外还搜集了哪些送别诗? (课件别诗观赏。)

7、 人生自古伤离别配乐诵读别诗。 【篇二】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 教学目的 1.熟悉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喜爱之情,培育课外主动积存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 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预备 课件、学生收集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 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由于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

8、,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谢汪伦) 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殊的难受。今日,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情吧。 4.师板书课题。(20送元二使安西) 二、学习古诗 (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依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 (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题目应当怎么解释?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访安西:安西都护府 (2)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 (3)齐读

9、课题。 (4)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 (5)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王维的生平呢? (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诗人。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知道了诗题和,现在就请同学们依据学古诗的其次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 渭城朝雨浥轻尘, 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 浥:潮湿(留意字型)

10、轻尘:尘埃(留意“尘”字的“小”没有勾) 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潮湿了道路上的尘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新:焕然一新。 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 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当时所看到的景物。 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请。 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 更尽:再饮完。 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师:从这句诗中,你观察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释: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

11、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多诵读,悟诗情 (1)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 师:学完古诗,应当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 (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3)汇报:哪个小组情愿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 三、练习 比比谁的反响快 1._,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_。 3

12、.浥这个字读_。 4.柳树的颜色是_。 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 6.这首古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同学们反响都很快,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四、课外拓展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日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五、总结 一首简短的古诗,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盼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感受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生字书写本。 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篇三】五年级下册课件:送元二使西安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喜爱,培育课外主动积存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体会送别元二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诗导入,营造气氛。 同学们,送别是古诗词中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