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主题】牛顿第一定律【学习时间】1课时【课程标准】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很好的素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学和力学知识基础上,首次将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本课内容在初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面平衡力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教材比较注意科学地编排内容,它把理论联系实际,还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能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安排学生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第二课
2、时要理解惯性的内容。【学情分析】通过实验并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总结事实,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这方面要注意强调。【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具体事例,知道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4、通过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能力。【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3、4、5、6检测目标1的达成。2、通过问题7、8、9、10、11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教师整合说明和问题12检测目标3的达成。4、通过问题8、9、10、11检测
3、目标4的达成。【学习过程】一、 导入新课:(教师根据学生看到的演示实验,在设置问题,引发深入思考)出示斜面、小车演示:(1)、用力拉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2)、停止用力,小车停止。问题1:什么原因使小车前进?问题2:能否说物体运动必须受力?问题3: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3)、将小车放在斜面上,放手后让小车滑下。问题4: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吗?问题5: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问题6: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虽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拉力,但仍然继续前进,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4)教师总结:学生形成两种不同结论分别代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运动不需要历来维持。(板书他
4、们的观点)问题7: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虽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拉力,但仍然继续前进;虽然能继续前进,却不能一直运动下去,这是为什么?(5)教师总结:阻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教师创设问题,转化成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同时,进行了合作、交流、思考,同时知道了自己应支持谁的观点)问题8: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让学生充分猜想后,总结:斜面坡度,小车质量,小车起始高度,水平面的阻力。)问题9:研究小车在水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阻力的关系,你应该如何设计实验?(学生猜想,小组讨论,分享猜想设计的依据和研究方案。)教师总结:运用控制变量法必
5、须让其他因素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即在同一斜面上用同一小车在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分别在不同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进行多次试验。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试验。教师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分析:问题10:三个表面相比,哪个阻力最小,哪个阻力最大?问题11:小车在木板上运动得最远,在毛巾表面上运动得最近。其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更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更小,前进的距离更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所受阻力将非常小,速度减小得也将非常慢。进一步推理问题12: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通过比较推理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后用自己的话说出实验结论,得到运动和
6、力的关系,并指出自己支持两位谁的观点。三、教师整合说明(根据推论引出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明确它不是实验结论)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板书课题)-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内容)四、教师强调说明:(让学生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2)“不受力”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3)“总保持”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只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4)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它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来的,但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是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五、小结【板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亚里士多德(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 (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2)(3)(4)(5)